德国农民战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1524-1525年发生的西欧中世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斗争激烈的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人民革命运动。它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着十分明确的物质的阶级利益进行的斗争。十五世纪后期,德国的资本主义因素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矿业和纺织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在商业方面,许多城市日益繁荣起来,如南部的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等。在国际贸易方面,德国地处东西欧交通要冲,是欧洲国家商业联系的重要环节。但是,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德国的经济分散以及政治上的分裂,而受到严重阻碍。直到十六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上的分散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政治上的不统一。当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七个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中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帝国骑士,在全国分成三百多个大小不一的“国家”。大者有数十万人,小者仅有数十人,各霸一方,混战不已。国内分崩离析,交通阻塞,关卡林立。这种政治分裂又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德意志经济发展道路上,还有一个严重的障碍,就是罗马天主教会。德意志是罗马教会最忠顺的奴隶,整个德国成为罗马教会的主要榨取的对象。罗马教廷每年通过德意志教会搜刮的财富竟达三十万金盾,因此德意志有“教皇的奶牛”之称。

德意志的经济分散和政治分裂状况,促使德国的阶级关系趋向复杂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压在农民头上的是整个社会阶层:皇帝、诸侯、官吏、贵族、僧侣、城市贵族和市民。市民中的中产阶级,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他们在政治上是散漫、软弱的阶级。城市居民中的下层群众即城市平民,是旧封建行会的没落成分和正在萌芽的近代无产阶级最初先驱者成分的混合,有强烈变革现状的要求,但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受苦最深。封建势力的掠夺奴役,使农民的状况不断恶化,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铤而走险,向教会和世俗的封建主进行斗争。1493年,阿尔萨斯地区出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秘密组织“鞋会”(在旗帜上附有一只有带子的农民的鞋为标记)曾几次组织起义,因泄密而失败。十六世纪初,士瓦本地区出现了取名为“穷康拉德”的农民组织,于1514年举行起义,但失败了。此后,在士瓦本和莱茵河上游,鞋会和穷康拉德的活动继续展开。当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点起宗教改革的燎原烈火后,农民和城市平民带着自己的要求投入了运动,他们相信向一切压迫者算帐的日子来到了。当路德背叛人民,倒向诸侯一边以后,人民的宗教改革家闵采尔继续把运动引向深入,宣传要把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造结合起来,号召人民以暴力手段对现存社会来个大扫荡,并在世上建立“千载王国”。闵采尔联络各地的革命教派,组织秘密的“基督教同盟”,发动人民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作坚决斗争。闵采尔传播的革命火种在农民中间燃烧起来了。

1524年,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爆发,在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形成三个起义中心。1524年夏,士瓦本地区首先爆发起义,组成了三千五百人的武装队伍,其中不少是闵采尔信徒。他们以《书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要求:用暴力推翻封建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1525年春,士瓦本地区已有六支起义队伍,总数达三、四万人。起义军首领在门明根集会,通过《十二条款》:要求废除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归还被领主侵占的公地,减轻劳役、地租和其他徭役,要求有选举本地区牧师的权利,取消小什一税等,主要反映富裕农民的利益。由于起义队伍内部意见分歧,各自为战,诸侯军队的司令官特鲁赫泽斯采取欺骗和镇压两手策略,于4月底击溃了士瓦本农民军的主力。1525年3月末,法兰克尼亚爆发新的规模最大、斗争也最激烈的农民起义。他们占领了几百个城堡和寺院,惩办了农民最痛恨的地主恶霸。起义军的领袖罗尔巴赫统率的黑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法兰克尼亚许多中小城市的城市平民积极支持农民,城市中产阶级想利用农民运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罗尔巴赫农军中,反映市民阶级利益的文德尔·希普勒取得了领导权,迫使罗尔巴赫和盖尔离开起义队伍。1525年5月,起义军攻下海尔布琅,希普勒向在这里召开的农军会议上提出一个纲领,即“海尔布琅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纲领提出,在德国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让骑士从没收的教产中分得土地,骑士和市民的代表有权参加帝国会议,废除国内关税,统一度量衡,取消城市贵族对商业的垄断,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即一次交纳相当常年租额二十倍的赎金来摆脱封建义务。期望通过改革在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是这个纲领的基本思想。正当起义军首领辩论这个纲领时,特鲁赫泽斯的军队赶到这里,市民为敌人打开城门,希普勒逃走。诸侯军队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到1525年6月底镇压了法兰克尼亚的起义。萨克森和图林根地区的农民起义最为坚决,是闵采尔活动的中心地区,成为德国农民战争的顶点。1525年3月,闵采尔领导缪尔豪森城的平民和矿工,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成立“永久会议”。起义烽火延及周围地区。闵采尔力图实现其建立“千载王国”的理想,但形势却要求新政权迎战封建领主和教会等反动势力的反扑。闵采尔号召农民和矿工共同反击日渐逼近的教俗诸侯的联军,组成了八千人的武装队伍,布阵城郊御敌。1525年5月16日,八千义军在弗兰肯豪森附近与诸侯军队决战,终因力量悬殊,五千名义军惨遭屠杀。闵采尔受伤被俘,遭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壮烈就义。三个中心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德国农民战争基本结束,个别地方的起义军坚持战斗到1526年,甚至更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