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莒县老党员红色群体精神寻访》是青年作家姜成娟近年来创作推出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精品力作,作品聚焦了山东日照市莒县的23位建国前老党员和当代4位“本色精神”传承者,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和宝贵品质,细致刻画了老一代基层党员的英雄群像,是一部宣传传承“本色精神”的好作品。作品一经出版,就在文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热烈关注。当前,文艺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了安排部署,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笔者看来,《本色》就是这样一本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题材精品佳作。
一是题材新颖宏大。“老党员红色群体精神”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富有时代精神和历史厚重感。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十分丰富的革命历史教育资源。沂蒙革命老区、冀鲁豫革命根据地、胶东昆嵛山等早已被世人熟知和歌颂。莒县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片红色热土,一大批建国前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出生入死;在建设时期响应党的号召,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几十年坚守信念,默默奉献,始终保持着宁静朴实的生活态度。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和伟大精神,体现着党的本色和优良传统,值得大力书写和宣传弘扬。然而,在《本色》这本书出来之前,对莒县这片热土上的这些老党员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感人事迹进行完整性地宣传和弘扬的文学作品还很少,可以说《本色》是第一部反映莒县革命建设生活内容的长篇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集中反映莒县老党员感人事迹的长篇文学作品,可谓是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二是主题鲜明。莒县建国前老党员“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的有益借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作品以文学的形式,用大量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丰富翔实珍贵的资料,宣传弘扬了老党员们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淡泊的本色精神,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学习、传承、践行、弘扬红色精神,扎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为民造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三是生活丰富。近年来,莒县县委县政府对建国前老党员的事迹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性的挖掘整理,通过面对面的采访、实地拍摄、收集实物等措施,征集到20万张图片、3万分钟视频资料和大量珍贵实物,整理典型事例近60万字,并开设了“本色——老党员红色群落展览馆”,这为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和历史资料。而据笔者所知,作者本人是土生土长的莒县人,同时她又是建国前老党员的后代,对这片土地、这些真人真事既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又多次返回莒县,在沭河两岸、在莒中平原、在莒北山区进行深入地走访调查、寻访采风。而这些故事和素材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生活基础,是任何虚构都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这部作品具备了非同一般的生活底蕴。
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笔者认为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首先是在场性的问题。“在场性”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具体来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通过“去蔽”、“揭示”和展现来达到“无遮蔽状态”。我国当代在场主义的出现和兴起,主要是在散文领域,在场主义散文运动在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在《本色:莒县老党员红色群体精神寻访》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在场散文的创作理念融入到报告文学的创作之中,一改过去报告文学创作通常采用的第三人称旁观者的手法,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承担起为历史做证明的使命,将自己融入作品之中,在客观地深入采访、刻画人物、安排结构的同时,直面老党员们的感人事迹本身,经常采用“我在想”、“我明白”、“我想到”、“我的眼泪”等叙述方式,旗帜鲜明地介入对当下现实、老党员的生存处境和作者主体的所看所思所想,去除了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作家心灵、现实状况和老党员生存处境的遮蔽,使得作品直接呈现出老党员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最原初的经验,从而达到了一种驱魅、去蔽、敞亮、本真的效果。
第二是虚构与非虚构的问题。虚构与非虚构从报告文学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这一体裁长谈不衰的话题。对报告文学由名称到内涵再到艺术建构的非议、质疑、批判和否定之声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已经不绝于耳。近年来,有批评者对报告文学展开了否定的攻势:他们认为“有一种文体确实正在衰亡,那就是: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之名及其所指,终将会消亡。”他们的理由是报告文学的叙事伦理(逻辑)不成立,用一位论者的话说就是:“它既承诺客观的‘真实’,又想得到虚构的豁免,天下哪有这等左右逢源的便宜事?”在笔者看来,虚构并不是文学的本质,如果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鲁迅先生所讲的“吭吆,吭吆”开始算文学的诞生,那么文学最初的原点还是真实。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至于真实还是虚构,并非文学的本质,非虚构也并不代表不具备文学性。“带着镣铐跳舞”不是也不应该是报告文学的特征。报告文学作家以科学、宽容与开放的态度,通过语言、结构、视角甚至是合理适度的想象来实现其文体富于艺术性的建构,一样可以充分显示出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同时,中国当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发生的事件,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比最精彩的小说还要离奇动人。另一方面,在当下精英文学遭遇“全媒时代”,面临边缘化、圈子化和小众化困境之时,有的作家或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而严肃的报告文学作家仍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准确找到最具表现价值、最能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本质的角度,用优秀的作品记录历史,讴歌时代,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他们是时代的尖兵。《本色》写的全是真人真事,沒有虚构。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鲜活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书写了建国前老党员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他们为民族大义奉献,为人民福祉操劳,战争年代勇于奋战,和平年代敢于争先。作者在创作时,不断地在历史的回述和现实的寻访中穿梭勾连,不仅使作品有了纵深感和立体性,更用一种久违了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展示了老党员们的坦荡胸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挖掘了老党员们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强有力地向我们证明了人性里依然还有崇高,而且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都一直坚定地存在着。可以说,这部作品既是为老党员们雕塑立传,同时也是在为作者自己、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灵魂的归宿。这样的作品,是不需要虚构的。也正因为这种不虚构的真实,才更可信,更有说服力,读来也更让人感动,给人以精神的洗礼和直面困难、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
第三是人物形象刻画的问题。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认为,写人物是报告文学作为文学的首要任务。然而,报告文学在刻画人物时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和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同时,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又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这就需要作家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鉴别力,需要语言和思想的综合表现力。《本色》这部作品选用的都是最有现实针对性的材料,聚焦了莒县23位建国前老党员和当代4位“本色精神”传承者,他们中有一生守望的闵瑞香,有宁可离婚也不退党的薛贞翠,有战争年代的英雄,有建设时期的楷模,有大公无私的好干部,有大爱无疆的热心人……“是党的人,就要听党的话!”“革命一辈子,死也是党的人!”……这些人物的面孔都很淳朴,话语都很朴实,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那么平凡,并不显赫,初衷很朴素,入党动机也很简单,不像某些革命题材作品里的人物那样“高大全”。然而,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通过生动形象的细节和充沛饱满的感情,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将那种坚定的理想,永恒的信念,无论面临怎样艰苦的斗争与考验,他们都始终站在党的一边,不曾退缩、不曾动摇的质朴和高贵扎实记录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用27名老党员,为我们竖起了27座高高耸立的丰碑。用无数个普通而又感人的画面,绘成了一幅“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图,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正如作品引言里讲的那样:“我们需要一种精神的礁石和标尺。焦原曾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文人气节的标志,那么今天,我们也需要一种新的精神焦原。”“……那是一个值得书写的群体,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当下,都有意义。”“这些建国前的老党员们,他们有热血,有灵魂,有信仰,在任何年代,不管什么制度,在任何国家,忠诚、信仰、为民族和国家而牺牲,都应该被认可,被纪念,被记住!”《本色》就是这样一部为时代英雄立传的有关生命、信仰和本色的赞歌, 是一部照进历史、照进现实、照进未来的“时代文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精神追求,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制胜法宝,也必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