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泥森林般的城市,楼房、车辆、街道、行人,密集杂糅,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穿行其中,如同蚂蚁般辛劳。衣冠楚楚的人,文明,有礼,舒适,一个个活成了精。人们聚居享受生活的日子,就那么神仙似的高高在上吗?
走在城市迷宫里,过去现在和未来,高端与低俗,无我化,存在感,随人的身体移动和指尖跳跃与世界同行,让人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茫茫人海,陌生的脸相对无言,虽是人潮汹涌,却咫尺天涯,情感走向荒漠化。匆匆讨生活的人们走在大街、地铁、办公楼、工厂、商场,在不斷转变和应对面临的问题,为生存而不懈打拼。有时,人们栏杆拍遍,也不见温暖的应答,有时,脑海浮现寻不见自然山野的离思愁绪。城市里聚集多年的精神慰藉,在时光之中慢慢消散了神秘,无限的惆怅如过江之鲫纷纷出逃。
我们先回到城市的最初。城市,也称城市聚落。《辞海》上释义: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从古至今,城市人气旺盛,文明因城市而发展。城市是城和市的组合词,古来,城市的形成,因“城”而“市”,或因“市”而“城”,筑建一座美而功能齐全城市,极大地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命定的依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顺畅和美的,因而,中国古人建城往往注重风水。中国的风水学由九天玄女创始,战国时较为完善。风水为相地之术,又称堪舆,堪指高处,即天道,舆指低处,即地道。风水是古代之秘术,有藏风得水之说。《葬书》释曰: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谓之风水。风水用抽象的“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即按自然的秩序,采取自然的行动,以便获得平安和快乐。风是元气和场能,水是流动变化,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和谐。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息和风水,不管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人们对风水的研究,都是追求旺人、旺气的结果。居好地,占好水,生气勃勃地繁衍,是人们的美好追求。
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林立,数不胜数,其富足繁华的巨大象征力,没有了以往的深刻性。破败萧瑟不应该是历史遗产应有的状态。中国兵马俑、埃及金字塔等等城市文化资源有着不可限量的内涵和价值,暗合了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道”。世界水城“威尼斯”,从中世纪起就是繁荣的贸易中心。作为全球的旅游胜地,那种延续至今的水城气息依旧。小船“刚朵拉”在城市中穿行的声息,莎士比亚喜剧中“威尼斯商人”的拜金气味,仿佛还在,威尼斯欧洲会客厅的魅力依旧不减。
英国皇宫的纸迷金醉,法国酒吧的浪漫多情,耶路撒冷的虔诚朝拜,中国故宫的奇珍异宝,美国城市的摩天大楼,泰国佛寺庙宇的巍峨秀丽等等,城市建筑千奇百怪。天才的设计和建造,不一而足的各种功能,令人叹为观止。城市把人的优缺点放大,也把地球上人的最高智慧发挥到极致。
城市由人精心打造筑建而成。大都像人一样,有着不同的面目和气息。阳刚、甜腻、清新、肃杀、酸腐、宁静、喧嚣等等。城市的内里外在,给人不同的感受。四围的环境,众多人和物的气息,构成了城市细部,塑造出一个城市的独特气息,密集繁华抑或拥塞郁闷,古旧清冷抑或温馨自在。
后泡沫时代的城市,在新常态下,工业化的地景,以混凝土森林绵延不断的方式抵达天空。它们遗世独立了很多年,曲折的叙事,在向晚的尘嚣抑或是雾霭的灰白里沉淀。城市的公园里,一束朝阳攀上酒杯,爱着迷离的美。夕阳斜照的木座椅,往往承载着爱情和沉思,幸福的小魔法师会把孩子们的笑声洒在草地和球场上。
春夏秋冬,蓝紫绿黄、褐赭粉白错落其间,工业商业的忙碌喧嚣,落叶不扫的小资气息,酒吧咖啡的慵懒浪漫,占据城市不同空间和寸金之地。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地下管网,街道空间的物理重建,互联网、GPS、各种传输信号,如同看不见的大网,覆盖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不管愿意不愿意,人居城市,人便是城市的一分子,城市把每个人的气息一网打进,奋起进取,随波逐流或挣扎颓废,全由自己自由选择。
到迪拜,可以看到人造景观和城市建筑是现代城市化的极致。无中生有,城市魔术师般呈现在眼前。人造景观勾勒出一幅世界地图,岛屿群有三百多个,造价超过30亿美元。摩天大楼豪华炫目,迷乱中有人神不辨的念头。这种感觉,正如诺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疲惫的愤怒,炙热的退让。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宁寂的房间。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穿过一座没装备的森林,我慢慢走入我自己。”诗人用深度的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与之共同感受到一种绝望和希望。上帝无动于衷,上帝也只能在沙上书写。而现代人则是在海上书写,书写出神奇幻彩一座城。在迪拜,金钱的气息,魔幻的气息,超时空的气息,让人不相信眼睛。时尚奢靡谄媚现代人的感官,疯狂迷醉秒杀人们淳朴本真的内心。
我们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在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看到:膨胀的城市让我们日益陌生,建、拆、加载、抽离,城市的历史感支离破碎,地点感茫然莫辨,方向感一路消弭,灵魂捆绑在城市之内,博弈,平衡,妥协,坚持,城市的规划师和建筑师,用历史、未来、希望进行云计算,用职业素养和担当,弹拨城市的纹理,调配城市空间的容量,雕琢每一个节点、边缘、建筑品质,为城市的人们计算生活节奏,培植幸福的人文气息,让人的灵魂和城市共成长。在城市的瞬息万变与安如磐石之间,书写人性的篇章,向资本申明良知,向权利讲述真理,为残弱者提供温暖的庇护。
我们还看到:现今工商业的重足踏破乡村原野,城市的巨手挥扫山海湖泊,地平线之上,甚至大海之上,城市天女散花般扎根。地上,高楼道路广场雕塑教堂霓虹众多,地下,管网密布,水、电、暖、气管线交错。地铁、商城、车库、防空设施等等,许多地方都是人为装修装饰过的;暗淡的变成闪亮,生硬的变成温软;混沌丑陋的,经过千刀美容呈现妖魔化的美。灯红酒绿里,人的感官被迷醉、被欺骗。城市被人为虚空的美,一键锐化或放大。城市流光溢彩的表象里,主观化的虚构大于真实。一些城市气息,变得让人无法忍受,雾霾、铜臭气、冷漠感,充斥在现代化的城市里。
我们要怎样才能回归城市最初的美好,要怎样才能保持人类初心的那种祥和?城市的安宁舒适渐渐远去了,城市里人们从容淡定的日子,因为快速发展而退却疏离了。虽然人们在城中躲避了寒风料峭,冰雪扑面,栉风沐雨,但人与山野大大地分开,不接地气,不知稼穑。城市里的空气是暧昧的,谁也分不清是什么味道,各种味道杂糅,人工的味道多,天然的味道少。
我在想,城市结构的金字塔顶端里,可住着天马行空知晓宇宙运行规则的“神”?人们是否愿意把对宇宙及天地的敬畏心求索心存储于值得朝圣的安静处——心灵纯净、天趣本有、智慧充盈、天人一统的地方。我们期望在建造城市之初,能够感知到高出我们生存维度的“神”,如同我们人类默默注视组织严密的蚂蚁世界一样。
蚂蚁在二维空间生存,人类在三维空间生息繁衍。蚂蚁王国在人的注视下生存,而蚂蚁看不到人的世界,人的生活状况。人的重足踏过它们的家园城堡,它们感知不到人的善意和恶意。人动动一个小手指就要了蚂蚁们的命,不管它是平凡的工蚁,还是尊贵的蚁后。蚂蚁们无法事前感知到人类的意愿,是赐予食物,给予隔空的帮助,还是暴力毁坏窝巢,毒药灭杀的惩罚。我们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家园,是不是“神”手指尖上的那个蚂蚁王国呢?我们怎样才能在“神”的默默注视下,建设自己的家园而不受高层级智慧的钳制呢?也许,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助力,让我们打破被钳制的空间,享用广袤的宇宙。那时,城市就与人一样获得生命感,走上与人同生共存的路。我们希望人类的各种作為,不会冒犯掌控地球,掌控宇宙和大自然的“神”。我们更期望人类的生存维度,随着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助力,越来越升级,进入更高的层级,有更广阔的感知。
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城市和乡村已经没有本质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和乡村中穿行,体验便捷的生活和生态的美。城市不应是人性的荒漠,拜金者的天堂,应该是普罗大众的生息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明晰了方向。城市为所有人付出,为所有劳动者提供住处和食品,也提供精神上的温暖和庇护。城市为未来付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人为城市的发展而不遗余力,怀着一颗尽善尽美的心,去建造建筑和营运,使之成为人们寄住身心的大爱圣殿。
城市的空间是可知可觉的,从地下到天上。这是建造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每一个走进城市的人,能够洞察到一棵花草树木的心事,一股清泉的诉说,一滴清水的轮回;能够感知到一栋楼台的诗意,一个街角的风情。人在城中,众多心相合成的亲切呼唤,城为人存,就是空和实的因缘相聚。如果想山川了,让车票和机票,成为伸向远方的时间之箭,交通便捷是城市的特长和美。
我们呼唤城市不死,人类永远。每一声的呼唤都蕴含归去,每一声的呼唤都包含来兮。人们出世的寂寞和入世的喧嚣,都存于城中吧。城在人心里有不老的沧桑,人在城中有美丽的传说。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希望人和城市都不迷路,人不弃城,城能容人;希望人与城市在高处轮回,城市与人一同自由生长。
城市的气息氤氲在我们左右,我们生于此,居于此,也在此书写讲述一代代人的故事和业绩,传承并延续人类精神的自由。我们为城市的浑浊气息所累之后,却绝不放弃城市,不间断地用物质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拥抱可见和不可见的两个世界,拥抱那些破碎和完整,丑陋和美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