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合影点燃的忆想》蔡飞跃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2017年的泉州秋色渐浓,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编辑部告知2018年《散文百家》创刊30周年,嘱我写一点感言。《散文百家》有恩于我,从什么地方落笔我得好好思量。

書房的案前摆放着一张合影,上方标注着一行文字——《散文百家》全国首届“新亚之夏”散文笔会留念,这张八十多人的“全家福”,定格着2004年6月邢台笔会的美妙瞬间。参加这样大型的笔会我是第一次,这张合影显得珍贵。编辑们的热情,让我有回家的感觉;作家们的友爱,让我有了归属感。让我终生难忘的是,我作为作家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思绪及此,心跳加剧,我决意感言从这次笔会展开。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抄录在本子上的发言稿,引发我重温2004年邢台笔会日程。开幕式6月14日在新亚大酒店举行,我的发言慷慨激昂:“我曾参加《散文百家》函授班的学习,我的第一篇散文十年前在《散文百家》发表,我平生第一次的“散文小辑”也是《散文百家》推介的,我是《散文百家》的最大受益者,我对杂志社的编辑们充满感激之情。《散文百家》创刊了十多年,已成为全国名刊。在我的家乡福建泉州,很多人是从《散文百家》认识邢台的。为此,我们应该为它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我讲的是实在话,感恩是我表达的中心思想,尽管我的闽南口音很重,我仍相信能引起与会作家的共鸣。

在这次笔会上,有幸聆听了几位主编的讲座;有幸认识了许多文友,尽管相处只有五天,但由于互动频繁,至今我与各位主编及部分作家的联系仍在继续。他们都是我前行的标杆。

这次笔会对我来说是一次鼓劲的笔会,加快了我的创作步伐。每每文学聚会,我总是说如果没有《散文百家》的扶持,我也许还在文学的门外徘徊。

我的文学创作始于《散文百家》,当你知道我迈入文学门槛颇费周章,就会理解我感激《散文百家》的心情是多么真诚:我是一名建筑从业者,从建筑院校毕业后,无论是在国营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一直从事与建筑有关的职业。但我热爱文学,中学时代就偷偷织起作家梦。参加工作在省属建筑公司当施工员,为了在本职岗位站稳脚根,暂时藏起当作家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时间我承担的几幢工程都是省优质工程,单位领导认为我施工的工程信得过,便有意识地让我在更重要的岗位历练。

1984年,福建省把承担的援外任务交给我从业的建筑公司。27岁的我,把握住机遇,服从组织召唤,从泉州前往西非贝宁共和国参加援建棉纺织厂。我们享受的是专家待遇,生活富足时间也充裕,晚上常常闷得慌。于是选书为伴,打发寂寞的时光。书不愁来源,中国驻贝宁大使馆文化参赞处藏书丰富。那两年,我阅读了数量可观的《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刊物,并且从容地浏览了《非洲史》和蔡东藩的系列演义。

有了一些文学积累,我暗地里尝试散文创作。节假日专家组经常组织观光,异国风情深深把我震撼,我好奇地把这些观感记在几本笔记本上,当时对散文的概念还很模糊,作品像记流水账,见不得阳光,只能孤芳自赏。

1985年年底回国后,我仍然担心学习写作会被人说不务正业,业余时间偷偷地阅读文学书籍,在建筑工地上表现得老老实实,一直创造条件争取评上中级技术职称。于是凭借自己的文字功底,对自己的施工经验加以提练,先后有十几篇技术论文登载于《建筑》《建筑技术》等国家级建筑权威刊物上,有的论文被选入重点文集。

到了1991年,由于申报的硬件厚实,顺利通过工程师评审,也是这一年,我被提任分公司副经理,享受副科级待遇。这时,自认为重拾文学梦没啥顾忌了。但是,抽屉里那十几篇写于贝宁的习作如何提升是个难题,渴望有名师帮忙点拨。当我偶然看到《散文百家》散文创作辅导中心招收函授学员,又激动又欣喜,赶紧报了1992年那一期,指导老师是李景森。我的结业作品《贝宁南部之旅》经李老师把脉,被发表在1993年第3期《散文百家》。这篇处女作的发表意义重大,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李老师也成了忘年交。第二年,《散文百家》又发表了我的《寄语贝吉树》。

于是,我一鼓作气地写下去,几篇散文陆续在《天津工商报》《散文》和山东的《当代散文》发表。时任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志泽知道我的创作情况后,把我的《贝宁初录》发表在由他执行主编的《泉州文学》,他说我第一篇散文能在省级刊物《散文百家》上发表,起点高,这样的例子泉州很少。我心中有数,志泽先生是在鼓励我,自己的文章还不够成熟,能够被采用,无非是编辑感到非洲题材新颖而已。

沾了《散文百家》的光,我很快加入泉州市作家协会。1997年,在没有作品结集的情况下,我被批准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散文百家》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的《十亩榕》等五篇作品以“蔡飞跃散文小辑”为题发表在2000年第7期,编辑在编后记写道:“蔡飞跃的本职工作是在地面上‘盖楼’的,但他业余里又在纸面上筑起了一片片‘文字殿堂’,可谓双声夺人。”同年10月7日,《文艺报》发文《在紫陌上行吟》,对我的散文进行比较系统的评析。正是《散文百家》不遗余力的推介,紧接着《福建文学》《散文选刊》《美文》在2001年和2002年先后推介我的散文小辑,我在泉州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2004年6月的邢台笔会,我与山东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李登建的相识也是一大收获。他问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了没有,我说,还不够成熟不敢申报。他热情地为我打气,说以我在全国的影响力,获批应该没问题。我采纳他的建议,回泉州后当即整理报送入会材料,2005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个目标是很多写作者的追求,我居然实现了。我益发相信,邢台是我的福地。

目前,我有不少虚名——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丰泽区文联副主席,丰泽区作家协会主席。很多人知道, 我是从《散文百家》起步的。二十多年来,编辑部每年发表我的作品,举办笔会都邀请我参加。记得2009年7月,《散文百家》又邀请我参加在邢台举办的太行山采风,活动中认识了许多作家。我们一起交流座谈,一起观赏“大行山最绿的地方”,我还被杂志社聘为特约撰稿人。更为荣幸的是,7月6日晚上,还应邀参加了中国邢台首届太行山艺术节的开幕式。宏大的场面,精湛的表现艺术,至今不能忘怀。压力也是动力,我珍惜得之不易的荣誉,未敢放松文学创作这根弦,不改初心坚守自己喜欢的事业。

我太爱《散文百家》了,我对它设置的栏目全都喜欢,我也乐意把这份喜欢与文友们分享。在我们泉州市丰泽区作家协会,每年都为骨干会员订一份《散文百家》,区域内有十几位作家的作品在这份刊物上刊登。2013年第5期,在“全国各地散文作品联展”栏目,集中刊发丰泽区六位作家的散文,提高了丰泽区作家的知名度,会员们对《散文百家》都很尊崇。

倏忽间,《散文百家》已然度过30个春秋。在这块散文园地里,得益于几代编辑的修枝剪叶,许多文学新苗茁壮了,更多的散文高手的写作技艺炉火纯青。祝愿更多的读者、作者关注这本散文名刊,最后,必须向这本创刊30周年的名刊道一声祝福:祝《散文百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葆魅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