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叶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有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呵!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
1925年12月26日
【导读】
刻意保存,可能是另一种死亡
鲁迅在1923年9月至1924年3月遭遇历时半年的大病,长期发热,咳嗽多痰,还吐过血。父亲死于肺病,他又是学过医的,便开始怀疑自己的病是肺结核。那个年代,这是不治之症,他一定看到了死亡的阴影。
《腊叶》是一篇折射鲁迅关于死亡问题的思考的作品,文章没有直陈自己对生死问题的认识,而是借助一片压干的枫叶阐发自己隐秘而深刻的思想。下面这则材料节选自孙伏园《鲁迅二三事》,或许有助你深入窥探鲁迅的心灵世界:
《腊叶》写成后,先生曾给我看原稿……我曾发过一次傻问:何以这篇题材取了“腊叶”?……“许公(广平)很鼓励我,希望我努力工作,不要松懈,不要怠忽;但又很爱护我,希望我多加保养,不要过劳,不要发狠。这是不能两全的,这里面有着矛盾。《腊叶》的感兴就从这儿得来,《雁门集》等等都是无关宏旨的。”这便是先生谈话的大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