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散文全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925年1月18日

【导读】

孤独的雪升腾在无边的旷野上

冬天里,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或许就是一场雪吧?回想一下,你记忆中雪的景象。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用龙眼核做眼珠,偷母亲的胭脂涂嘴唇,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如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可能生活在南方。

雪花纷飞,如粉,如沙,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旋风忽来,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弥漫太空。如果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生活在北方。

两样不同的雪,你更喜欢哪一个?《雪》是《野草》的名篇,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鲁迅虽然喜欢南国雪的“滋润美艳”的柔软,但更喜欢北国雪的“不粘连”“蓬勃奋飞”和“旋转升腾”的坚硬。因为,这更符合鲁迅一贯坚毅、战斗的精神。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措辞就很含糊了。”“那时”是指1925年,查资料看看发生了哪些事?联系《‘野草’题辞》,再反复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你是否觉察到鲁迅内心深处还秘藏了其他情感?“含糊”的情感需要“慢读”,有时也需要联系、拓展阅读。

《鲁迅日记》中的几则资料对你的阅读或许有帮助:

1924年12月30日:“雨雪。……下午霁,夜复雪。”

1924年12月31日:“晴,大风吹雪盈空际。”

1925年1月1日:写下了围绕“衰老与死亡”“失望与希望”展开的散文诗《希望》(重点句子“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翻译裴多菲的诗,为厨川氏《苦闷的象征》给王铸写信(鲁迅于1922年着手翻译,并用作大学讲义)。

……

1925年1月18日:写下了《雪》一文。

再看,鲁迅于1934年10月9日写给萧军的一封信:

“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我希望你脱离这种颓唐心情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鲁迅的孤独和苦闷,也能看到鲁迅的失望和希望。《雪》用了哪些“技术”?有没有融入这些情绪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