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海斌《过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女儿大学毕业那年的国庆节长假,正在家中准备考公务员,为了鼓励教育她专心复习,我跟她讲自己高中时要坐人力渡船过河读书的故事,女儿觉得新鲜好奇,希望体验我当年求学的过河路,以放松备考心情,我欣然答应。

从抚州城内出发,大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金溪县与临川区交界处的下马山脚下。下了车,看了一下周边,想找回学生时代的记忆,除了金临渠的水经过水闸咆哮如雷撞击堤岸的声音,周边再也没有过去的影子。记得以前是从这个码头过河,码头边的沙滩上有路人踏出的脚印沙子路,奇怪的是,今天这里的沙滩一个脚印也没有。带着疑问向河中央和对岸望去,过去的大篷渡船也不见了踪影,只见河中央有一个老渔翁正在悠然自得收放渔网。我拿出当年读书的干劲,吼开嗓门大喊“过河哟、过河哟……”可不管怎么喊也没有人应答。我和家人商量,如果过不成河,就从渔翁船上买点现捕的生态河鱼回去,也不枉此行。“买鱼哟、买鱼哟……”连喊了几声后,那只小船渐渐靠到了我们这边的岸边。他问我们要买鱼?说是船上没有秤,要买鱼就要坐船到对岸村的家中去。十月份,抚河的水比较浅,等我们三个人坐上船后,船舷差不多要与水面齐平,渔翁看水都快要进到船里,就说分两次过河。我单独先过河,在船上与他聊聊天,问怎么没有原来的大篷渡船?老人告诉我,老渡船早已停止运营,国家从老百姓的安全考虑,已经在抚河上实施了“渡改桥”工程,现在过河不再用渡船,有车子的人直接开车过桥到河对岸很方便。

老渔翁摇着单桨不久就来到了河中央,河面的河风拂起清澈的浪花,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粼粼波光。突然一阵急风吹过,卷起了一层层浪花向小船涌来,小船随着涌动的河浪上下荡漾,使人觉得有点害怕。过去每当抚河水涨起来后,撑船的竹篙吃水深度不够,大渡船不能摆渡,只能用这种单桨的小划子船逐个将人运过河,如果一不小心,摆渡人和过河客都有落水危险。我自己过去为了求学,在摆渡的乡亲们帮助下,高中的三年就是这样走过,才有机会考上大学,走出了小村庄。当年,从陆路由老家嵩湖乡到就读的湖南乡中学的路程是坐船过河路程的5倍,过河求学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每隔几天,两岸乡亲都会过河赶圩,摆渡人会固定在渡口摆渡,给我们学生过河带来很大的方便。如果不是赶圩日,摆渡人会离开渡口去做农活,但对我们过河的学生,只要听到“过河哟”的呼喊声,不论风霜雪雨还是河水猛涨,摆渡人都坚心守护好学生们过河,从未发生过因河水上涨河床变宽而涨价的事情。

大约过了近30分钟,我上岸了,顺便坐在锃亮的洗衣石上,顶着高大的柳树荫,看着从老家流下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情不自禁想起了两岸乡亲无数次过河的往事。

“爸爸,这船坐起来好危险,再也不敢坐了。 ”女儿的叫喊声将我从思绪中带出,我与返回的老渔翁接着聊天。他告诉我,现在虽然没有渡船,但是,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城里已经有人到村庄里走访调查,说是要利用汪家渔村的渔民生产方式开发乡村旅游,还有不少抚州城里的游客到村中游玩,对村里渔民的生产方式表示十分关注。他还介绍说,乡政府干部已经到村里开过会,要严格控制村民违规建房,市里已经将这一带纳入了抚河风光带旅游规划。从他的笑谈中能看出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也从心中祝福老乡日子越来越甜美,亲眼见证了老渡口的汪家村民当年摆渡营生的过河梦已经转变为现在的生态旅游梦。

这次的过河游体验后,从女儿说的“好危险,再也不敢坐了”那句话,我感觉到了女儿体验到我当年求学的艰辛。我也经常跟她讲起当年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能够跨越抚河的障碍,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顽强地过河追梦,从而跳出农门,成为本村的第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的故事。女儿在我的讲述中也更加懂事起来,复习备考变得更加自觉和专注,在经过紧张勤奋的备考后,考入了沿海的一个单位参加工作。令人感慨的是,抚河不仅养育了两岸的百姓,而且正演绎着两岸百姓新时代过河追梦的美丽故事,自从女儿远赴外省参加工作后,我也从心中祝福女儿在他乡继续传承抚河两岸乡亲过河追梦的故事。

最近, 《信息日报》报道了老家在抚河边上的郑泉水老乡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该报道如下:据悉,郑泉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系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出生于抚州金溪县的一个小镇浒湾镇,家门口有一条河,为江西省第二大河抚河,由于当地闭塞的环境,郑泉水只知道汽车、建筑、桥梁,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架一座桥,让家乡的人可以到河的对岸去。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为实现这个梦提供了可能。

抚河两岸的乡亲正在朝着美丽中国梦的目标,演绎着不同过河追梦的美好故事,成千上万从抚河两岸走出的学子,正在他乡传承着祖辈过河追梦的故事。

(谭海斌 江西省抚州市文联主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