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旷在貌》经典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旷在貌》经典解读

白石旷在貌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都是对人生的洒脱。

都是面对人生态度的乐观和旷达。

王国维说苏轼的旷达在骨子,在神;而姜夔的旷达在面子,在貌。

苏轼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姜夔有:“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大江东去,是时间之流逝,生命之消亡更替,多少风流人物,也难敌时光之磨砺。

何等之悲壮,却又是何等之洒脱。

酒祓清愁,花消英气,酒和花都是消磨意志之物,姜夔告诉我们的是,纵情花和酒,他就解脱。

醉酒之后便忘忧愁,面对长江畅想历史,心境自然开阔。两个词人都在寻找叫自己解脱的方式,不同的是,姜夔的解脱是借助于外物醉酒和赏花,但赏花,似乎在才子的风流里还有另外的一层纵情声色的暧昧之意。

苏轼的解脱是心灵的,只有解决了自己内心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宽容博大。

姜夔的解脱是暂时的,醉酒只是短暂的忘却,赏花若无真诚怜悯之心,也就无法认识到花美之真谛。

心灵解脱,才能达到审美的天真,才能拥有一颗童心。所以说,苏轼的旷达是骨子里的,在他的文字里,有一颗宽广的心,可以感受到不凡的气质。

犹如与人接触,日久见人心,文字也是如此。

姜夔的文字,无一不是写自己的清高,人们向来觉得古今只有他格调最高,姜夔的确是格调最高,清冷高绝。

但是他永远在清冷高绝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再也下不来了。

苏轼的文字,都是他心理的变化,《赤壁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的不断认识和解脱。

人人皆为凡夫俗子,若是内心不成长的话,文字就会显得憋屈和生硬。

一个老是保持一个调子的人,一定是不愿意叫别人察觉出他的内心,不愿意敞开心扉说明不能够面对,不能够面对就是在逃避、在掩饰,逃避的同时,还要用清高、高绝的姿态,为自己讨一个好名声。

所以,王国维很鄙视地对姜夔说:“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实质上,这就是装。

装,就是不真诚,字到情不到。

【注】

王衍,字夷甫,西晋政治家,以清谈老庄而闻名天下。

阿堵物,阿堵,即“这个”,后代称“钱”。

营三窟,指事先安排避祸求安的藏身之所,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