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资治通鉴》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王瑞明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编年史,是宋代史学的伟大成果。赵宋统治者为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巩固其封建统治,非常重视史书的编写工作。当时没有一部通贯古今、合乎要求的通史著作。《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读完一遍,很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容易掌握线索及要领。司马光有鉴及此,他立志要编写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把有关国家盛衰、民生休戚的一些大事都编写进来,对于“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更加注意网罗。

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司马光将自己编写的从战国到秦二世的《通志》八卷进呈英宗,得到赞誉和鼓励,并命设置书局把这一工作继续做下去。司马光在皇帝的支持下,秉承皇帝的旨意,经过十九年的苦心孤诣,编年史完成。神宗看后极为欣赏,以其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特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写《资治通鉴》的主要助手有刘攽(bān般)、刘恕和范祖禹。刘攽负责两汉部分,刘恕起草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十国史事,唐代的历史由范祖禹执笔。这三人皆精通史事,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刘攽的《东汉刊误》,颇受好评;刘恕对魏晋以后事,考证差谬,最为精详,著有《五代十国纪年》及《通鉴外纪》;范祖禹著《唐鉴》十二卷,被尊为“唐鉴公”。他们在《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中,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先由司马光写出提纲,不仅有总提纲,而且还有每年的提纲,尤其对重要年代的提纲抓得很紧。他的助手根据提纲排比材料,以年月日为“丛目”,再将编入的材料逐条进行修订整理而写成“长编”,原则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最后由司马光修订润色定稿。范祖禹写的《唐纪》六百卷,经司马光删定为八十卷,删繁就简,言必有据,文字精炼,条理清晰,功力极深。其残余文稿留存洛阳的,尚堆满了两屋,有人查阅其中数百卷,未发现一字草书。这种一笔不苟的精神,极其可贵,充分反映他们治学态度的严谨。司马光把自己宝贵的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书的编写工作,他在进书表上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担任这部书的文字检阅的,是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60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从战国到五代的兴盛衰落,按年编次,根据史事的发生、发展、了结的过程,分先后层次叙述,时间概念非常清晰。特别是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事,头绪纷繁,以时间先后为序,年经国纬,就显得井井有条了。《通鉴》取材范围极广,举凡正史、杂史、笔记、小说,无不“左右采获,错综铨次”,采用杂史三百余家。赵宋朝廷在龙图阁、天章阁、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总称三馆。宋太宗建置秘阁,选三馆书珍藏。后三馆皆废,而以秘书省代之。)所收藏的一些珍贵图书,经特许皆可借阅,还借阅了很多私人藏书。搜集的史料很多,所谓“简牍盈积,浩如烟海”。由于参考资料极其丰富,往往一件事用三四处材料综合写成,内容充实,天文地理、礼乐历数,无不详备。在思想论点中,书中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思想租主张,如选贤任能、信赏必罚,反对阴阳术数及迷信鬼神等。这些是构成其为历史名著的因素。《资治通鉴》是一部有用的史料书,文笔生动,写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以几千字勾划出了三国重要人物形象,写得有声有色,从刘备与诸葛亮的结合写起,接着写了诸葛亮对形势的敏锐观察,同时对鲁肃、周瑜的英勇气概进行了描绘;在描绘周瑜、黄盖火攻曹操“北军”时,出奇制胜的情景,跃然纸上:“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再如写淝水之战,苻秦军一败而不可收拾的情景时说:“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阵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这类精采的描绘,充分说明《资治通鉴》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宋神宗赞扬它是“典型之总会,册牍之渊林”。清代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对原来各种记载中分歧较大的史事,则只选择证据分明、情理近实者修入正文,如唐代的租、庸、调,其中“调”的数字,说法不一,为避免以讹传讹,就撇开具体数字而写为“调,随土地所宜,绫、绢、絁、布。”司马光对问题的处理非常审慎。他完成《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后,剩下的一些材料,另行编录,辨其谬误,说明其舍此取彼的理由,写成《通鉴考异》三十卷,说明编修《资治通鉴》的史料来源,以解读者之疑,并为后人作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为了便于读者检阅《资治通鉴》,还编出《通鉴目录》三十卷,仿年表体例,从目录中可知某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又可从目录中检阅原书。但《目录》太简,为弥补这一缺陷,他又写《通鉴举要历》八十卷,这是比《目录》稍详的《资治通鉴》节本,可惜久已失传。

《资治通鉴》一书的研究,成为一项专门学问,称为“通鉴学”。宋代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一一考其异同沿革,叙述历代军事据点,要而不烦。朱熹根据《资治通鉴》,提纲挈领,写成《资治通鉴纲目》,每条以提要为“纲”,叙述为“目”,新创“纲目体”史书,极受封建统治者重视。宋末元初,胡三省花了三十年,为《资治通鉴》作注,每遇一难字,即注出音义,精审宏博;他对《资治通鉴》进行校雠,将《考异》及《目录》中的历法、天文和他的注,分别附入《通鉴》本文,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胡三省的注,对《通鉴》不完备处进行了补充,对错误处加以纠正,对历代的典章制度,考证详备,还有地理考证;凡牵涉以前史事的,注明事见何卷何年,而牵涉以后的,又注明为某事张本,前后照应,引起读者注意;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考异》上的问题也作了辨正、补充。所引史料皆注明出处。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学术价值甚高。

胡三省对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隐微之意,进行了发掘,如对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一节,他流露出亡国之痛。明末清初,严衍历时三十年,详俭十七史,为《通鉴》纠正谬误,补拾缺遗,著《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这是他呕心沥血的著作,他称这部书为“学识的记里碑”。

《资治通鉴》之所以长期为人们所重视,不少人以毕生精力对它进行校助、辨正、注释,“通鉴学”的研究日益繁荣。因为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休通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编纂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标志。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隋唐五代部分,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所征引的史书,大半已经亡佚,它保存下来的史料就非常珍贵了。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封建史书,全书贯穿着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宣扬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在内容的安排上,详于政治,略于经济,文化部分更显薄弱,这都是本书弱点和局限性的表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