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翻译与解读
治人事天01莫若啬02。夫唯啬,是以早服03。早服谓之重积德04。重积德则无不克05。无不克则莫知其极06。莫知其极可以有国07。有国之母08,可以长久09。是谓深根固柢01,长生久视之道02。
今 译
治国安邦,改造自然,没有比节俭更重要。只有节俭,才能早得天道。早得天道,叫为民厚积德。为民厚积德,就能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不会有终极。不会有终极,就能保有国家。保有国家而遵循天道,就能天长地久,这才是国家深根固柢的长生久存之道。
评 议
本章讲节俭、积德,是治国安邦的长生久视之道。对此问题,老子分五个层次来阐述。其一,老子认为执政人君治国“事天”,节俭是头等要务;其二,只有做到节俭,才能为民“重积德”,受到人民的拥护;其三,为民“重积德”,受到人民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其四,无往而不胜,才能保有国家;其五,保有国家,遵循大道,才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一句,自古至今即有不同的解读。“治人”,谓治国安邦,这没有歧义。“事天”,就有不同训释。“事”,为动词,或谓“用也”,或谓“治也”。“天”字,或释为“天道”、或释为“自然”,或释为“身”。韩非《解老》曰:“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河上公亦曰:“当用天道,顺四时。”唐代成玄英释“天”为“自然也”。将“事天”释为“遵循天道”,不合逻辑。将“天”训释为“自然”,符合老子本意,但却未被大多数治老学者接受。多数学者皆认为“天”是指修身养性而言。虽然,河上公在训释“天”时曰:“当用天道,顺四时。”但他在训释“啬”字时又曰:“啬,爱惜也。治国者当爱惜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惜精气,不为放逸。”《吕氏春秋· 先己》曰:“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治其身而天下治。”又《吕氏春秋· 本生》曰:“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高诱注曰:“天,身也。”奚侗曰:“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则精不亏。”老子是非常重视修身的,如《老子》第五十四章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所以,把“事天”训释为“修身”,也能勉强讲通。
应看到,老子也是非常重视“天道”的。老子认为“天道”比“人道”公正、公平。例如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又曰:“天之道,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老子》第七十七章)所以,不仅古代治老学者对“事天”有不同训释,即使当今的学者,亦有不同训释。如高亨说:“遵循天道。”(《老子注译》)我认为把“事天”训释“遵循天道”是讲不通的。老子重视“天道”,认为“天道”公正、公平,是从一般道理上而讲。在治人“事天”的特定句子中,不能把“事天”训释为“遵循天道”。
唐代成玄英把“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天”释为“自然”,是非常正确的。众所周知,自古至今,自然灾害经常会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作为执政的人君,不仅要“治人”,同时也要治理恶劣的自然环境,以避免给人民造成灾难。在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理恶劣的环境,祭天祈福,即是其中的一种举措。所以,老子劝导人君在“事天”时,也要重视“啬”,不要奢泰。老子的“人生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这也说明老子把节俭,当作治国的思想和法宝。老子把俭视为治国的法宝,也是继承先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左传·鲁庄公二十四年》即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所以,陈鼓应先生把“治人事天莫若啬”一句中的天,训释为“养护身心”,并且说:“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并非专指财物上的,乃是特重精神上的‘啬’,即是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老子注译及评介》)这种看法,虽然也勉强能讲得通,但是,我认为,不如把“事天”诠释为治理自然环境更为合适,更符合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句的构思逻辑与语法结构。“治人”与“事天”相对成文,亦相对成理。而把“治人”与“事天”,理解为治理人民、养护身心,是把此句皆解读为“治人”,实在不合逻辑、不合情理。显然,在“治人事天”相连的同一句的四个字中,是指两件事而言。这也是最明显不过的了。
注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