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要道章第十二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1],莫善于孝;教民礼顺[2],莫善于悌[3];移风易俗[4],莫善于乐[5];安上[6]治民,莫善于礼[7]。礼者,敬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驯服,再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所谓礼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敬’字而已。”
【注释】
[1]亲爱:和睦。
[2]顺:顺序,这里指长幼之序。
[3]悌:敬爱兄长。
[4]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与习俗。
[5]乐:指音乐。
[6]安上:使在上位的人安于其位。
[7]礼:礼节。
【解析】
通过对要道的具体说明,希望天下后世的为首长者,能明白要道法则的可贵。如果加以实行的话,它取得的效果将会是无法估量的。所以,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建立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标准,统治者提倡孝道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典例阐幽
孝子寻父
清朝雍正年间,慈城人钱象正离家前往东北采购药材,家中留下妻子和幼小的儿子钱秉虔。
钱象正一走就是几年,开始还时常托人捎来一些消息,但是到了后来就毫无音讯。钱家的日子渐渐难过,母亲靠着给人家洗衣服来补贴家用,小秉虔帮人家放牛。可他每天放牛归来时都要站在村口翘首张望,渴盼能见到父亲的身影,然而希望却次次落空。每到夜里,他常常看到母亲因思念父亲而偷偷哭泣。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秉虔再也无法忍受失父之痛,决心前往东北寻找父亲。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征求母亲意见时,母亲连连摇头,她怎能放心让这个13岁的孩子孤身前去遥远而寒冷的东北呢?小秉虔寻父心切,多次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结果,母亲经不起儿子的苦苦哀求,只好含泪点头同意了。小秉虔便拼命给人家干活,积蓄母亲一段时间的粮食和自己的干粮,然后在母亲泪眼模糊的千叮咛、万嘱咐之下,拜别母亲,背上包裹,踏上了千里寻父之路。
一路之上,小秉虔跋山涉水,留窑宿庙,日夜兼程。随身所带的一点钱和干粮很快就用光了,他就沿途帮人家打短工换点口粮。有时候饿极了就采些野菜、野果充饥,从未偷窃人家地里的半点庄稼。有一次,他错吃了有毒的野果,幸好被人救活。在一个雨夜里,他迷了路,四周一片漆黑,害怕极了,边走边哭,但一想起远在天涯、生死未卜的父亲和望眼欲穿、以泪洗面的母亲时,不觉又增添了勇气,振作精神,继续赶路。
不知涉过多少山水,经历多少苦难,小秉虔终于到了林海雪原的东北地界,在冰天雪地里,他把所带的衣服都穿上,还是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寻父的坚强意志支撑着他,使他在没膝的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
也许苍天不负苦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四处打听,小秉虔终于在一处废弃的破屋里找到了父亲。父子俩人见面,抱头痛哭了一场。
原来,当年父亲在运送药材途中遇到强盗,财物被抢光,人被推下山崖而摔断了腿,摔坏了腰,后来靠着人家的救济才勉强活到了现在。
接下来,小秉虔终日上山打柴挑到市上贩卖,手掌结满了硬茧,脚掌磨起了血泡,却也只能勉强维持父子俩的生活。他想长此下来,就是累死了也无法攒够护送父亲回家的路费。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利用跟父亲学到的识别中草药的知识,决定攀登悬崖峭壁采药。以后的每天早晨,悬崖上都能见到小秉虔采药的身影。有一天,他冒死爬上无人敢登的“狼牙峰”,竟然挖到两颗特大的名贵老山参。他把老山参卖给镇上一家药材店,得到不少钱。他捧着这些钱,喜极而泣,因为护送父亲回家有希望了。
小秉虔买了一辆手推车和一些衣服、干粮,把父亲和破旧的行李装在车上,用力推动车子,摇摇晃晃地踏上回家的道路。
一路上,小秉虔尽力照顾好父亲,有点吃的,总让父亲先吃饱,自己才吃剩下的。每逢夜间露宿野外,便用破床单遮盖父亲,自己则蜷缩在小车旁睡觉。有一次,他们在一座山林里迷了路,转了一整天,饿得头昏眼花,好不容易挨到半夜里才碰见一个守林老人。老人看到这对可怜的父子,十分同情,赶忙给他们煮吃的,让住的。天亮时还送他们许多干粮,把他们带出这座山林。父子俩对这位好心的老人千恩万谢。
有一次,父子俩在山里遇到了一匹恶狼,小秉虔急忙背起父亲拼命逃跑,恶狼穷追不舍。眼看无法逃脱,小秉虔赶紧放下父亲,就地捡起一根树枝,大吼一声,挺身上前与恶狼拼命搏斗。可他年小力弱,哪里是恶狼的对手,不消片刻,恶狼就把小秉虔扑倒在地,张开大口向他的咽喉咬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嗖”的一声,飞来一箭,恶狼应声倒地。小秉虔惊魂未定,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位猎人在这危急关头射死恶狼,救了他父子的性命。小秉虔马上从地上爬起来,一头扑进猎人的怀里放声大哭。两年来的辛酸苦难随伴着泪水像决堤一样倾泻出来。猎人听完了父子俩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和敬佩,把随身所带的干粮全数送给他们,然后护送他们走出了山林。
冬去春来,父子俩终于回到了江南。此时已囊空如洗,初春的江南野外又很难找到食物,小秉虔只好沿途从池塘、沟渠里面抓鱼、捉虾、摸螺来充饥。
历时将近三年,受尽千辛万苦,父子俩互相搀扶,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颤颤抖抖地来到家门口,小秉虔顿时忘却了浑身的伤痛和劳累,大声哭喊着:“娘,我和父亲回来了!”随后就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门槛上。
母亲闻声出门一看,一下了被惊呆了。她赶忙唤醒了儿子之后,紧紧抱住这对衣衫褴褛,面容枯槁,没有人样的父子放声大哭。一家人悲喜交加,拥抱着哭成一团。乡亲们闻讯后都纷纷赶来,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能翻越千山万水,历尽苦难把残废的父亲从2000里外的东北找到并护送回家。大家不禁对小秉虔惊人的毅力和感人的孝行敬佩不已。
后来,当地官府闻知此事,查实之后,即把小秉虔举为“孝廉”,并奖赏他家不少金银和良田。由于乡亲们为小秉虔的孝行深受感动,皆称他为“钱孝子”,并为他在慈城南门建造了孝子坊和孝子祠。
钱孝子千里寻父的故事,从那时起便在民间流传至今。
久病床前的孝子
“乖,吃糖……”王国强将一根绿色棒棒糖剥去糖纸,递给轮椅上的母亲。
“吃完糖,蹬500次好不好?”王国强轻轻抬起母亲的腿,示意着。
专心吃糖的老人,直摆手。
“好吧,那就蹬300次。不能再少了,不然就不能吃糖啦。”王国强笑着说。
老人慢慢伸出大拇指弯了弯,表示“同意”。
这是44岁的王国强和他68岁的母亲之间的一段对话。
“从前,我们是母亲的孩子;现在,母亲是我们的‘孩子’。”说这话时,王国强拿着毛巾细心擦去母亲嘴边的糖水,眼里充满了柔情。
时光倒流回2004年的那个深秋。
当年11月1日,王国强的母亲因头疼住进了医院。老人一向身板硬朗,以为在医院待上几天便可回家。不料,没过几天脑动脉瘤突然破裂,紧急实施手术抢救后,老人捡回了一条命,却成了植物人。主刀医生告诉王国强,即使出现奇迹,病人也只能终生卧床,连坐轮椅都别指望。
如同晴天霹雳,王国强和弟弟王永忠看着病床上昏睡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小时候,父亲在部队工作,母亲独自辛苦拉扯弟兄俩,严冬里给他们暖脚,风雨中背他们上学……此时,兄弟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
作为长子的王国强,立即召开家庭会议,进行细致分工。他和弟弟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护理;他的爱人和弟媳,则分上、下午到医院轮流“值班”。大到手术治疗,小到两小时一次的翻身、按摩,全靠两对夫妻白天黑夜无微不至地照料。
病重的母亲靠鼻饲管进食。为了给母亲足够的能量,王国强兄弟精心制订食谱,鸭血、黑鱼、老母鸡、鸽子肉、水果、蔬菜,一天8顿,都用粉碎机细细研磨后喂给母亲,先后竟用坏了两台粉碎机。
与此同时,一家人只要有空就在母亲耳边轻声呼唤,“陪”她聊天,让她“听”优美的音乐。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母亲终于一路闯过了出血关、手术关、颅内水肿关、发热关等重重难关。而其时,医疗费已高达14万元。由于全家人只有王国强一人有固定工作,所以经济异常紧张。为了筹措医疗费,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友借款,甚至做好了卖房的准备。
所幸的是,在住院八个月之后,母亲病情基本稳定,可以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王国强这个林海集团的高级技工,用一双巧手为母亲做了专用的床和学步架,甚至还设计制作了一副轮椅。这个轮椅靠背可以平放变成床,坐垫下方可以放便盆;两边的扶手能够倒下,便于将病人抱起。此外,踏板上还安装了拆卸式锻炼机,可以让病人运动腿部肌肉。
许是一家人的坚持感动了上苍。回家三个月左右,突然有一天,王国强发现母亲的眼睛在频繁地眨动。他试着切了一小片西瓜放入她嘴里,结果竟看到母亲慢慢咀嚼起来。“我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因为咀嚼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损伤病人来说意义太大了。”王国强说。
从那一刻起,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王国强和弟弟齐心协力帮母亲进行功能恢复,只要天气许可,就将她从四楼背下,搀她练习行走。
转眼间,五年多的时光飞逝而过。在家人悉心照顾下,王国强母亲现在虽不能说话,但能在儿子的搀扶下,下楼走动,也会自己吃饭,并且恢复了部分情感意识,不光能写出家人名字,还会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哩。
医学专家评价,王国强一家简直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
如今,“久病床前的孝子”王国强兄弟,已在市区林机大院2000多户居民中家喻户晓。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王国强和弟弟尽己所能、恪守孝道的事迹,折射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动人光辉,也为现代孝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11年坚守父亲最后的夕阳
曾经有网友这样问黄薇: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主持老年节目能够这样游刃有余?黄薇回答说:我把电视机前的老人都当作了自己的父母,和父母交流是一件多么舒服和亲切的事儿,所以做节目就很顺畅啊。
黄微对待自己的父母更是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把父母看成一对属于自己的“老宝宝”,平时亲得不得了。
然而,就在11年前,曾经健康硬朗的外交家父亲因中风偏瘫了,从此行走、活动不再方便,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了他最后的日子,几个月前因癌症晚期永远地离开了黄薇。
从11年前父亲倒下的那天开始,黄薇就在心里许下了一个誓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病中的父亲。
父亲偏瘫导致身体的整个右侧都不能活动,所有动作都得依靠身体左侧。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所有事情,都需要人照顾,一天24小时都得有人在身边伺候。平常人吃饭只需要20分钟,而父亲却要花两个小时才能把饭吃完。这个时候,黄薇在一旁看着父亲自己用勺子往嘴里送饭,一边笑着说:“爸爸,饭吃得越慢越好,也越有营养。”而给父亲洗碗的时候,想着父亲艰难进食的样子,她却偷偷地哭了起来,“不是我们不喂,是父亲不让我们喂他,他自己觉得他还能坚持。”
但在父亲面前,黄薇始终保持着脸上的微笑,用无声的激励使父亲笑对病魔。父亲每走一步路都感觉到非常困难,从床上下来走到窗户边上要费很大的劲儿。为了父亲多走走,黄薇会扶着他下床,这时父亲全身的力量都会压在她的肩上,但瘦弱的她却从没一句怨言。他架着父亲一步步地走,嘴里一直鼓励地说道:“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就这样,在黄薇细心的照顾和无数的鼓励下,父亲从最开始在搀扶中最多能走1米到后来能独立行走10米,再到后来能绕着屋子走一个圈。黄薇还买来许多小红旗,每当父亲多走点儿路的时候,她就往墙上贴一面小红旗以示表扬。
父亲身患中风躺在床上的十一年里,黄薇想尽一切办法,为父亲的康复四处奔走。她只要听说哪有治疗偏瘫的偏方或老中医,总会在第一时间里去寻找。她买来无数关于中医护理和按摩理疗的书籍,从一个医学上的“文盲”到后来竟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舒缓经络。
黄薇为了父亲,想到了很多细节。她将家里布置得十分的整齐,看不出半点的繁杂,为的是让父亲取东西的时候,顺利而又保持好的情绪。她总是想出各种方法逗父亲开心,在父亲生日前几天,她先将红包封好分发给亲戚朋友,等到生日那天,大伙带着红包给老爷子祝寿,每年收受红包的数量都在增加,病中的父亲会为此高兴很长时间。
但黄薇的努力最终也没能留住父亲,在父亲的弥留之际,黄薇贴着父亲的脸说:“老爸,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女儿,如果这辈子做得不好的话,下辈子我一定补上。”
告别完父亲后,黄薇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流着泪说:“妈妈,你现在是我唯一的老宝贝了。”
【原文】
“故敬其父,则子悦[1];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
【译文】
“因此,尊敬他的父亲,儿子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会高兴。
【注释】
[1]悦:高兴。
【解析】
“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呼唤,这种呼唤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化的。从现在开始去做一个真正的孝子吧,不要为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典例阐幽
事母尽孝,为国尽忠
林大钦(1512-1545),字敬夫,号东莆。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山兜村(今潮安县金石镇仙德村)人。
林大钦从小家境贫寒,却非常孝敬父母。天资聪敏的他,每门功课对答如流,在潮州一带被称为“神童”。他设法向藏书万卷的族伯借书学习,博览诸子百家经典著作,12岁时的文章习作,竟与苏东坡的文章风格近似。当时,澄海县隆都陇美村的黄石庵先生曾到山兜村任教,见林大钦聪颖出众,又虚心好学,十分器重,便带林大钦回陇美村就读。
林大钦1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更为困苦。为谋生计,他到附近塾馆任教,并经常帮人抄书以补贴家用。成家之后,林大钦与妻子竭尽孝道,用心奉养母亲,深受邻里赞扬。
明朝嘉靖十年(1531)秋,林大钦得中省试举人。
次年春,林大钦上京赴考,名列榜首,得中状元,深受嘉靖皇帝器重,授职为翰林院编修。
他刚任职于翰林院,就把母亲和恩师黄石庵接到京城奉养。恩师黄石庵也因此被皇帝钦赐为进士。为进一步报答师恩,林大钦请旨在陇美村建造“状元先生第”(至今宅第基本完好)。大门石匾上镌刻“黄氏家第”,并有“门人林大钦题”的落款,门联为“状元先生第,进士世范家”,均为林大钦手笔。
再说林大钦母亲到京不久,便因水土不服,一病不起。林大钦尽心尽力遍请名医为母诊治,却毫无起色。
嘉靖十二年(1533),揭阳县进士翁万达(后官至兵部尚书)出任广西梧州知府,常与林大钦书信往来,林大钦曾在信中对翁万达说:“老母卧病,侵寻已七八月,此情如何能言。今只待秋乞归山中,侍奉慈颜,以毕吾志尔。”在与卢文溪编修的信中说:“老母体较弱,北地风高,不可复出矣,只待乞恩归养。”
是年秋后,林大钦终于以“老母病较弱,终岁药石”,奏请“乞恩侍养”,而获准护送老母返回潮州。
林大钦初回归潮州时,没有安居之所,经常向人借宅暂居。后来为老母安享晚年而为母建造府第。然而,又恐“土木之华,豪杰所耻”,再加上能力有限,导致工程迟迟没有进展。
在此期间,朝廷多次召唤林大钦回朝复职,林大钦始终“视富贵如浮云,温饱非平生之志;以名教为乐地,庭闱实精魄之依”,而屡辞不就。母病数年之间,林大钦事母至孝,有明朝天启年间户部侍郎林熙春对其形容说:“母安则视无形,听无声,纵寒暑不辞劳瘁;母病则仰呼天,俯呼地,即神鬼亦尔悲哀。”
1540年,林母病逝。林大钦悲痛至极,万念俱灰,由于哀伤过度,随后一病不起。至于母亲的府第也就视为废物,半途停建,落得个“府存墙而无堂屋,门存框槛而无扉”的凄凉景象。
而后数年之间,林大钦基本是在病榻度过。他哀母的情景,林熙春形容为:“母死则骨立支床,吊人殒泪;母葬而跪行却盖,观者蹙眉。”他本人在《复翁东涯》信中也说:“自失承欢,忧病漂泊。杜鹃之愁,日夜转深。望云兴悲,对鸟泪下。居则若有所望,出则侗然不知所往。”时之揭阳县进士,官拜行人司司长的薛侃和潮阳县进士、官拜户部主事的林大春皆为他所作传,都提到他在葬母归程中因悲伤过度咯血而病倒。
林大钦卧病期间仍十分关注当地民生,他不止一次地给潮州知府龚缇去信,不厌其烦地要龚知府顺时令,重民事,申孝悌,崇节义,省器用,恤孤寡,治沟渠,修传舍,清径路……
当时,蒙古俺答部侵略北部边境,战事连年未息。1544年二月,翁万达由四川按察使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赴西北前线指挥战事。
林大钦对此又担忧,又兴奋,特此去信表示慰问,并大谈用兵之道。可见其关心时政之心未泯。
154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林大钦病逝。
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是邓小平同志的继母,出身贫苦,身世坎坷,仅仅比小平同志大五岁。虽是继母,但是小平同志一直把她当做亲生母亲一样看待,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和她生活在一起,与继母所生的弟妹们也相处得十分和睦。
夏伯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贫穷的船工家庭。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直辛苦度日。长大后她嫁给了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期待着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结束自己困苦的生活。无奈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第三个女儿邓先群出世还不到一年,丈夫就先她离开人世。子女还不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丈夫却已不在,一个女人要在孤独无助中养活四个孩子,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不幸。继母贫寒的家世和坎坷的人生令邓小平十分同情。他懂事地承担起家里的重任,对弟弟妹妹更是关爱有加。邓小平从青年时期就追求进步,夏伯根老人虽然不懂政治,但她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支持儿子参加革命。她自己也曾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过好几名共产党员的生命。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朴实的继母,邓小平特别敬重和爱戴。
15岁的时候,邓小平离家顺长江南下,经过重庆,走出四川,留学法国、苏联,后来又回到国内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可谓戎马一生。直到29年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解放大西南时,才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老家。后来,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他决定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也是弥补自己多年在外不能照顾老人的遗憾。
老人听说儿子回到了家乡,非常的兴奋,她家也不要了,田产和房产也不要了,急忙收拾东西,把大门一锁,提着一个小包裹,坐着船就来到了重庆,从此就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当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后,也将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让老人安享晚年。
夏伯根老人一生充满了曲折,晚年的幸福安慰了老人一生的苦难。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老人的心情十分愉快,同样她也保持了勤俭持家的品德,尽可能帮助孩子们做一些家务活。邓小平夫妇上班以后,就由老人来照顾家里的孩子。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都是夏伯根老人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顾,其乐融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同邓小平夫妇相依为命,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那时妻子卓琳的身体不好,母亲又年事已高,邓小平为了不让她们受累,就一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他都亲自做。老人不忍心看着儿子过度操劳,总是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儿子的负担。她为家里养了一些鸡,还趁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的时候,在家里操劳家务。夫妇俩回家之后总能吃到老人为他们准备的热乎饭。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时,已经98岁高龄的夏伯根当时已患了老年痴呆症,基本上认不出人了,但一直都还吃饭。可是奇怪得很,就在那天,她既不吃饭,也不喝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先她而去的儿子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2001年春,夏伯根老人辞世,享年101岁。
对父母常存一颗感恩的心
出生在西子湖畔,一袭旗袍,舞台上裙裾飞扬,歌喉一展,清丽婉转。吕薇,这位有着“军中花仙子”美誉的时尚民歌手,将孝道演绎得尽善尽美。对父母,吕薇总是心怀感激,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父母的恩情。
吕薇出生在越剧世家,父母都是浙江越剧院的演员。从小,吕薇就表现了很高的文艺天赋,但父母并不打算让她秉承家业。那时幼小的吕薇觉得父母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后来当她在文艺圈摸爬滚打之后,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也才明白了当初父母的用心。
大学毕业后,吕薇在杭州当了两年音乐教师,期间她参加了全国民歌大赛并夺得了二等奖,从此在北京开始了演艺生涯,也成了“北漂”一族。在北京的日子十分辛苦,住在租来的单身宿舍,每天在北京城里来回转悠演出,她格外想念家中的父母。
连续十几年,在除夕之夜,吕薇的歌声飘进千家万户。在最初的几年,由于父母都在杭州老家,不能陪着老人一块儿过年,让吕薇心里充满了内疚感。但每到春晚结束后,她总会急着往家赶,去和父母团聚。后来,为了好好照顾父母,她将老人接到了北京。
吕薇说永远忘不了1996年的除夕夜。那一年,她将父母接到自己在北京的宿舍里,这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在北京一起过年。那晚,父母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女儿的精彩表演,非常高兴。但晚会过去好几个小时后,吕薇还没有回家。因为宿舍没有电话,吕薇身上也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尽管父母非常着急却联系不上她。原来,晚会散去后,吕薇因打不上出租一直在路边等了好几小时。到了胡同口,吕薇心急火燎地一路小跑着赶回家,她怕在家里的父母担心。在漆黑的胡同里,在瑟瑟的寒风中,吕薇霎时感受到,自入歌坛以来父母无时无刻的担心自己,她了解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之情。到了宿舍,刚一进门,母亲便迎面扑来,抱着她仔细端看,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流。那是二十多年来,吕薇第一次看到母亲流泪,吕薇也明白从此以后不能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1997年,吕薇因患有阑尾炎需要做手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动完手术后才告诉父母。但第二天清晨,当她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父母就在病床旁边,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握着父母粗糙的双手,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吕薇忍不住泪如泉涌。她说自己手术的时候再痛也没哭,但看到父母的时候,她变得非常脆弱。
也许经历过这些,吕薇更加懂得珍惜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十年来,吕薇常常外出演出,但无论去哪儿每天与父母的电话沟通从未中断过。她时常提醒自己要心怀感恩,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自己也要用心去体贴父母。
【原文】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1],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1]。”
【译文】
“尊敬一个人,而千千万万的人感到高兴。所尊敬的虽然只是少数人,而感到高兴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为‘要道’的理由啊!”
【注释】
[1]寡:少。
[2]要道:关键。
【解析】
只要尊敬一个人就会得到众人的推崇,这就是孝道的伟大之处啊。若加以引申的话,那就是:通过一个突破口,而赢得全局的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窍通百窍通。
典例阐幽
苦啼鸟的由来
在宁波,有一种褐色的小鸟,它的叫声带着“爹爹呀!”“爹爹呀!”的凄凉哭腔,令人听起来十分心酸,人们便把它命名为“苦啼鸟”。下面讲述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极为悲凉的苦啼鸟故事。
从前,宁波西边的大蓬山里住着一个心地善良、手艺精巧的老石匠。他终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四处奔波与劳作,一晃就年近60,还孤身一人。
有一天,老石匠从东山收工回家,路过东岙岭,忽然听到附近似乎有婴儿啼哭的声音,便循着哭声寻去,果然在路边的树丛下,他看到一个裹着襁褓的女婴。老石匠抱起女婴,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有人前来认领。他想把女婴放回原处,又恐遭受毒蛇猛兽的伤害,他只好把她抱回家中。女婴饿得哇哇大哭,老石匠便抱着她四处寻找有奶水的女人讨口奶吃,顺便寻找女婴的父母。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仍毫无结果,老石匠只好把这个苦命的女娃子收养下来,给她取了个名字叫苦莲。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数年后,小苦莲长成一个乖巧漂亮的小姑娘。她见年老的爹爹每天干活回家都累得腰酸背疼,她便立即给爹爹搬凳倒水,擦背捶腰。苦莲的小手敲在爹爹的背上,却甜在老石匠的心头。随着年龄的长大,苦莲每天上山拾柴,挖竹笋,捡蘑菇,拿到集市换钱,为爹爹买来鱼肉酒菜,尽她一点微薄的能力孝敬爹爹。老石匠看在眼里,乐在心头,经常对人说:“苦莲是老天可怜我,给我送来的好女儿。”后来,苦莲听说养猪能赚钱,便积攒些钱买来一头小猪养起来。猪舍又脏又臭,老石匠不愿意漂亮的女儿干这脏活,而苦莲却干得乐此不疲。老石匠的衣服脏了,苦莲给他清洗;破了,苦莲给他缝补。老石匠干活回家,苦莲早已做好饭菜在等他。天气渐渐地冷了,苦莲用攒下的钱为爹爹缝制一件新棉衣。半夜里,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手还不停地做针线活。爹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脱下自己的破烂棉袄披在苦莲的身上。就这样,父女俩相依为命,上慈下孝,虽贫亦乐。茅屋里时时传出欢乐的笑声,充满着和谐、温馨的气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苦莲18岁那年,她到山溪边洗衣服,不小心踩着了一条毒蛇。毒蛇猛地张口在苦莲的小腿上咬了一口。苦莲大吃一惊,赶紧撕下一破布条扎紧伤腿,强忍伤痛走回家中,刚到半路,便双眼一黑昏倒在地。这时,碰巧邻居阿强打柴路过这里,见此情景,急忙把苦莲背回家中。
此刻老石匠正在附近干活,闻讯之后,又惊又急,马上丢下手中活计,赶回家中,一见女儿昏迷不醒,小腿已肿胀发紫,知道是被剧毒的白花蛇咬伤,若不及早救治,恐怕性命难保!老石匠立时急得老泪纵横,心中暗暗叫苦!原来,自家平时备用的治疗蛇毒的特效草药刚巧被乡亲们用光,采这草药必须登上大蓬山险峻陡峭的最高峰,此时外面又正下着大雨,登山比登天还难,怎么办呢?老石匠不顾受感染的风险,赶紧俯下身子,张开嘴巴,将女儿伤口里的毒血一口一口地吸出吐掉,再用“牛鼻酒”灌进女儿口中,暂时缓解了蛇毒的蔓延发作。经过一番简单的急救治疗,老石匠确信女儿一天之内尚无危险之后,决定火速攀登大蓬山,采集根治女儿的草药。阿强见老石匠年已高迈,放心不下,要求陪同前去,老石匠决不同意,只是教导阿强母子好好护理苦莲,便披衣戴笠,急忙冒雨出门。
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碗口粗的树干在风雨的呼啸中摇摆,崎岖陡峭的山路又湿又滑,老石匠心急如焚,跌跌撞撞地向高峰拼命爬上去。他已不顾一切,只知道女儿此刻的生命是在与时间争夺,倘若出了差错,自己怎么活下去啊!
且说阿强母子焦急万分地在家中一边守护着苦莲,一边盼望着老石匠快快采药回来。可是一等再等,等到午后还不见老石匠的影子。一种不祥的预感不禁浮现在阿强的脑海中。他急忙招呼邻居几个小伙子,沿着大蓬山险峻崎岖的羊肠小道,大家分头呼唤着,寻找着……
将近傍晚时分,苦莲忽然醒了过来,一听阿婆说起爹爹上午为她冒雨上山采药,至今未回时,不觉心慌意乱,挣扎着爬起身,操着一根拐杖,踉踉跄跄地嚷着要出去找爹爹,任凭阿婆怎么阻拦都拦不住。就这样,苦莲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当天傍晚,阿强等人终于在大蓬山下的溪流中找到了老石匠,可是他已经死了,手里还紧紧地抓着那些为苦莲采到的救命草药。大家禁不住放声大哭,随后合力把老石匠的尸体埋葬在当年捡到苦莲的地方,并为他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坟墓。
说也奇怪,老石匠的坟墓落成之日,半空中忽然飞来一只褐色的小鸟,盘旋在坟墓的上空,口里不停地啼叫:“爹爹呀!”哀鸣许久,不愿离去,此情此景催人泪下。大家都说这小鸟是苦莲变的,它正四处叫唤着,寻找着她的爹爹,而且头上那块白色的羽毛就是给老石匠带的孝。
从此以后,当地人就把这种鸟称为“苦啼鸟”。
忠孝双全的总司令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朱德青少年时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后来,他为了解救四万万水深火热的中国劳苦大众,离开了双亲,投身于革命事业,与毛泽东并肩作战,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日理万机,但时刻不忘父母恩德,写了一篇《回忆我的母亲》的文章,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深沉的爱和高尚的品德。此书在新中国成立后编入了全国中小学生课本。
朱德小时家庭十分地贫苦,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家里贫苦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8个。母亲为把8个孩子养大成人,经常天不亮就起床、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就这样整天劳碌着。
朱德到了四五岁时就在母亲身边帮忙,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学会种地。每天从私塾回家,悄悄地把书包放下,就去挑水或放牛;在农忙时,整天都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他家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红薯、青菜等杂粮饭。尽管用的是菜子榨出的油煮菜,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津津有味。若赶上丰收的年景,还能缝上一些新衣服,布料用的是自家生产出来的“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一套衣服往往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母亲性格和蔼可亲,从没有打骂过儿女,也未曾与任何人吵过架。因此,尽管在如此大的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也都相处得十分和睦。母亲非常怜悯贫苦的人,虽然自家穷,却还时常周济更穷的亲戚。母亲也很节俭,有时父亲吸点旱烟,喝点小酒,她也尽力告诫孩子们不要效仿。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在儿女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结尾中写道: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当时地方上的土豪劣绅,衙门差役横行乡里道、欺压百姓,逼得朱德双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德考中科举,而后他远赴顺庆、成都等地读书,其学费东挪西借,共用了200多块光洋。
1909年,朱德考上了云南讲武堂。
1937年11月,朱德一个外甥从四川老家来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告诉他家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株连迫害,现家境非常困难。朱德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遂于11月29日在山西洪洞县给他的好友戴与龄写了一封信: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顾及他们。唯有老母,年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朱德二哥之子)收。此款我也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不足300字的信,既有报国之志,又有孝母之情,更有勤廉之德,200元难倒总司令,大孝为国便是如此。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了朱德。
记者问:“在您一生中,对您的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识字课本。”朱德答道。
“您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她的床前给她端一碗热水。”
“您想在您的身后留下什么样的荣誉?”
“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
而后,康生把这次采访的外电通讯稿呈给毛泽东,并别有用心地问:“主席,您看了有什么想法?”
“大老实人一个!”毛泽东毫不含糊地说:“您给我看这个干什么?要搞朱德名堂吗?朱德这个人我是了解的,不要搞得疑神疑鬼。”说完把手一挥,康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引自张掌然《交际艺术品评》)
尽孝需用实际行动来表现
葛优是演艺圈里公认的大孝子。但在他自己看来,为父母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他说自己离孝子的标准还差很远。
在母亲施文心的笔下,葛优父子被她亲切地称为“老噶”与“小噶”。葛优走上演员这条道路,或许是源自从小对父亲的崇拜与其职业的向往,后来在昌平农村养了两年猪后,几经努力凭借取自实践的经验,以名为《养猪》的小品考上了全总文工团。从此,在中国演艺界,葛优的名字随同他的作品一样,一路辉煌地闪耀在荧幕上。
即使是登上了世界级电影节的影帝宝座,即使是多年的贺岁片中的“葛式幽默”使千万人为之拍案叫绝,葛优一如既往,保持着淡定的微笑,随性的话语。侍奉双亲的举动,也在真情流露的问寒问暖中,折射出一颗普通的却又异于常人的孝心。
葛优说自己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事本就是天经地义,不值得向外人说道,不值得宣扬。但正是在这平常生活的点滴中,葛优始终能够做到使父母身心愉悦,一个个细节闪耀着孝心的光芒。
2005年,是葛存壮老人夫妇结婚50周年,作为儿子,葛优为了给两位老人特殊的日子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花尽了心思。他亲自动手设计布置场地,在墙上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贴上大红的喜字,整个看起来像是要举行一场浪漫婚礼。在亲朋好友纷纷庆贺两位老人的同时,葛优当起了摄影师,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在双亲的背后,用手中的镜头记录那值得回忆的一个个瞬间。
葛存壮老人经常翻看着一张老旧照片。照片上,葛优手持一把梳子,轻轻地来回缕着父亲花白的头发,生怕手生用力重了,极力想让父亲感觉到舒服。这张照片是葛优在医院探望父亲时被亲友无意中拍到的。那一次,葛优正在电影拍摄现场,得知父亲生病住院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向摄制组请假,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照看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葛优觉得无论什么时候,亲情总是放在第一位的,无论自己走得多远,心中的根是家,是父母。
葛优无论多忙,总要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在家和父母聊聊天,两代人之间无所不谈。看到现在的葛优事业顺利,父母心中更挂念他的身体。而作为儿子的葛优,心中挂念的也是父母的身体,最让他揪心的是两位老人睡眠不好了,血压高了,腿又疼了这些事情。让他欣慰的是,老爷子现在没事还能喝点白酒黄酒。葛优说,那是父亲的爱好之一。
葛优回家的时候,经常会不露声色地观察家中的一些情况,时常会为父母添置一些东西。而父母知道的时候,东西已经都送来了。就如戏中处事低调的他,葛优尽孝的方式也从不张扬,默默地尽一个儿子的责任。在外地拍戏时,葛优都会买些当地的小礼物,带回来给父母。他说不是北京没有父母买不到,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心一直挂念着他们。
1957年出生的葛优,8岁就会烙葱花饼,用蜂窝煤生炉子,用大盆洗衣服,19岁下乡喂猪,二十多岁开始演电影,走过了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经过的岁月。在几次的人生转折中,父母给他的影响不言而喻。谈及孝道,葛优更多的是感激,时刻在责备自己做得不够。也许,父母需要儿女做的,本就是那天寒里的一声问候,本就是那踏进家门的一片笑语。心中装着爹和娘,孝心已大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