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赵威后问齐王使者(齐策四)》原文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散文·战国策·赵威后问齐王使者(齐策四)》原文鉴赏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乎?民亦无恙乎?王亦无恙乎?”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乎?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也,哀鳏寡,恤孤独(11),振困穷(12),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13),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4),无恙乎?彻其环瑱(15),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16),胡为至今不朝也(17)?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18),子万民乎(19)?于陵子仲尚存乎(20)?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21)。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 ①齐王:即襄王法章。赵威后:即赵惠文王妻,孝威太后。 ②书:指齐王书信。发:打开。 ③岁:一年的收成。无恙,没有病、灾。恙,传为毒虫。 ④苟(gou,音狗):假如。 ⑤处士:学而未仕者。 ⑥食(si 音四):给东西吃。 ⑦衣(yi,音义):给衣穿。 ⑧不业:不使其在位而立功业。 ⑨叶阳子:齐国处士。 ⑩哀:怜悯。鳏(guan,音关):老而无妻者。 (11)恤(xu,音序):抚恤。 (12)振:救济。 (13)息:生。 (14)北宫:复姓。婴儿子,名。北宫婴儿子:齐国孝女。 (15)彻:去掉。环:耳环。 瑱(zhen,音振):玉制耳饰。 (16)率:引导。 (17)朝:入朝。古时女子为命妇后始能入朝。(18)王(wang,音旺):称王。 (19)子:用如动词。 (20)于(wu,音屋)陵:地名,今山东邹平县东南。于陵子仲:齐人,即《孟子》中之“陈仲子”,齐国人。 (21)索交:求交。

【今译】 齐王派了一个使者去问候赵威后,带去的书信还未开封,赵威后便向使者问道:“年成好吧?百姓无事吧?君王平安吧?”使者听了,不太高兴,说道:“臣奉命出使问候威后,现在您不问候我们君王,而先问年成与百姓,难道卑贱者在前,尊贵者在后吗?”威后道:“不是的,但是如果没有年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王?所以,能舍本逐末地问候吗?”威后于是又进一步问道:“齐国有位处士叫钟离子,他好吗?这个人的为人,是让有粮的吃上饭,无粮的也吃上饭;让有衣的穿上衣,无衣的也穿上衣。这是位帮助君王养育百姓的人哪,为什么至今不给他个职位,使他建功立业呢?叶阳子还好吧?这个人的为人,怜悯鳏夫寡妇,抚恤孤儿孤老,扶助穷困,周济贫乏。这是位帮助君王繁衍子民的人哪,为什么至今不给他职位,让他建功立业呢?那位叫北宫婴儿子的姑娘好吗?她摘下了首饰,年纪大了仍不出嫁,以便赡养父母。这些做法都是引导百姓重视孝心哪,为什么至今不把她封为命妇呢?这两位处士未能就职立业,一位女子未能受封入朝,那么靠什么来称王齐国、治理万民呢?于陵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的为人,上不向君王称臣,下不操持家事,中不求交于诸侯。这是把百姓引向无用的道路,为什么至今不杀掉它呢?”

【集评】 清·金圣唷《天下才子必读书》:“前一气连出三‘无恙耶’,中又三次散出三‘无恙耶’,后又特变作一‘尚存乎’,又两结‘何以至今不’,两结‘何为至今不’。又逐段各结‘是其养民者也’、‘是息其民者也’、‘是率其民出于孝情者也’、‘是率其民出于无用者也’。章法越整齐,越参差;越参差,越整齐,真为奇绝之文。”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通篇以民为主,直问到底,而又文法各变,全于用虚字处著神。问固奇,而心亦热。末一问,胆识尤自过人。”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唐荆川语:“一篇皆问,讳辩所祖。”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直穷到底,有问无对,显是屈子《天问》之作,此外未见嗣音,体变得奇!二士一女,忽作一束,於陵子仲单叙,局变得奇!通云‘无恙’,只当一片呢喃寒温耳。至於陵则变文云‘尚存’,怪其不杀,俨然子舆氏好帮手,意变得奇!全篇以民字作主,逐段点入,暗合孟子‘民为贵’之旨,则奇而正矣!此媪胆识,当时无两。”

【总案】 本文所叙述的“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的思想,与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如出一辙。这种思想尽管带有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但由于它重视了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具备进步意义。

文章提出论点和阐述论点的方式很独特。它首先以句式相同的三个同句暗示了治国理政必须“以民为本”的论点,在受到质问以后,又以三句反问层层递进地强调了论点的无可置疑。文章接下去又围绕论点,以对“民”的态度为基准,分析了齐国钟离子、叶阳子、北宫婴儿子和于陵仲子的品质,并对齐王处置这四个人物的方式提出了异议,一正一反地论述了不坚持“以民为本”就难以“王并国、子万民”的道理。此外,文章在论述时,使用了不少排比、反复、诘问等修辞手法,从而收到了析理透彻、气势逼人的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