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祠灵山河伯(谏上·十五)》原文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祠灵山河伯(谏上·十五)》原文鉴赏

齐大旱逾时。

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

群臣莫对。

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

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浴雨乎?祠之何益!”

景公曰:“今为之奈何?”

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

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注释】 ①祟(sui岁):鬼神作怪。 ②少:稍微,略微。赋敛:征收敛取财物。祠(ci词):祭祀。 ③河伯:河神。 ④暴(pu)露:置身在露天地里。 ⑤时:当作“莳(shi是)”,移栽植物。



【今译】 齐国大旱时间久灾情重超过往常。

景公召集群臣问道:“天不下雨很久了,民众都面有饥色。我让人占卜过,说作祟的是高山大河。寡人打算稍微再赋敛些财物用来祭祀灵山,可以吗?”

群臣没有一个答话。

晏子进前道:“不可。祭祀灵山没用。那灵山原本是拿岩石作身躯,用草木当头发的。上天长久不下雨,头发将要枯焦,身躯将会发热,难道灵山就不想下雨吗?祭祀灵山有什么用!”

景公道:“不这样,那么我想要祭祀河伯,可以吗?”

晏子道:“不可。河伯是以水为国,拿鱼鳖水族当臣民的。上天长久不下雨,水泉会干涸,百川要枯竭,国家快亡了,臣民也将死灭,难道河伯就不盼下雨吗?祭祀河伯有什么用!”

景公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晏子答道:“国君如果能够离开宫殿去到露天地里,同灵山河伯一道经受旱灾造成的忧患,这样会有希望下雨吧!”

于是齐景公来到野外暴露在天地间,过三天,天果然下了大雨,民众全都得以赶雨栽种了。

景公乐道:“好啊!晏子的话,怎么可以不采纳,那是有恩德的话呀!”



【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诙谐入情理,石亦点头,泉应抚掌。用韵(灭)应前(竭)。”

明·姜思睿《诸子鸿藻》:“婴亦知赋敛是祟乎?”引杨慎(评晏子说灵山、河伯)“奇文奇情”。

民初·张之纯《诸子菁华》:“破除迷信,体恤民力,与臧文仲之谏焚巫虺事异而意同。”



【总案】 春秋以来,早期的无神论思想,在与传统的天命思想与鬼神观念的对立中逐步发展起来。许多晏子故事里就闪耀着古代无神论思想的光芒。作品里的齐景公扮演的总是双眼望天、迷信鬼神的蠢汉,而晏子则是巧慧多智、敢于破除迷信的智者。

这篇故事里,晏子运用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把灵山、河伯描绘成旱灾的“受害者”,并同人们一样渴望着天降大雨。显然,这故事继承了神话对自然力与自然物作拟人化表现的艺术方法,并按着假想,给自然物披上了人间生活的外衣。故事的情节是虚妄的,想像是幼稚的,但就是在这虚构的故事中,有力地说明了山川并不是神,它不能为人类兴云作雨,祭祀灵山河伯去求雨,是毫无益处的活动。这样便破除了对山河的迷信,还山河以无神的自然的面目。故事写景公“暴露”,感动上天,普降喜雨,这也是幻想中的故事情节,它很可能是从成汤祷于桑林而祈雨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