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荒原》
艾略特的代表作,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作品基本主题是通过人类去自然生殖力来表现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荒凉,死气沉沉,也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全诗捕捉了一片危机四伏、凄凉惨败的荒原般“时代精神”,并指出只有依靠宗教才能使这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复活。“荒原”是贯穿始终的意象,它象征着心灵的枯竭,与依靠昔日——宗教仪式等活动——的再生源泉形成对比。诗稿完成以后,诗人把它交给庞德,庞德对它作了修改,删去一半篇幅,最后得以定稿。全诗共433行,分为五部分,诗行长短,韵律不一,诗人本人加了注释。五部分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连续性,但全诗又因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而具有艺术上的和谐统一。1) 选用两位人类学家的象征,一是杰西·L·魏士登关于古代宗教仪式专著《从祭仪到神话》,另一个是詹姆士·弗雷泽的《金枝》。艾略特运用了鱼王的故事,鱼王的土地受到诅咒而缺水成为荒原,鱼王和他的人民也丧失了生殖能力,只有寻找圣杯的少年来到,才能使符咒解除,消除人民的灾难。在中世纪作品中,寻找圣杯象征着寻求真理,“荒原”中,这种追求变成了对生命之水——拯救荒原,使荒原再生的源泉——的追求。2) 各种韵律、选词、意象融合在一起,取得一种特殊效果,这样安排不为告诉读者什么,而是使这种效果溶入感情和情绪的总体之中。3) 运用历史与现在的对比来表现现在的特殊性,与詹姆士·乔伊斯在《尤利西斯》和庞德的《诗章》中方法相似。4) 运用文学作品中引语和摹仿突出过去和现在文化状态的对比,全诗至少引用或摹仿了35位作家。在艺术构思上,艾略特深受但丁《神曲》的影响,把当时丑恶、污秽的社会比作阴森恐怖的地狱。诗人笔下的伦敦始终笼罩在死气沉沉的悲哀气氛中,“荒原”上的人们由于缺乏信仰,精神枯竭而变得荒淫无耻,罪恶深重,不能自拔,人类无可奈何,一切都在崩溃。但上帝定会出现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现代人。人们忏悔,顺从上帝意旨,真正生活在基督教精神中,在神秘世界上找到了宁静,寄托。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写人们由于失去信仰而精神极度空虚,无所事事,醉生梦死,恰似行尸走肉。第二部分“奕棋”,诗人借用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一场面,回顾一类昔日的荣光,又因无止境的欲望,带来灾难。然后转入现实一时无精打采,不知明天怎么打发的男女在肮脏的酒馆里闲聊、下棋,两个伦敦下层妇女在说东道西,表现出人们没有真正爱情,没有道德感,责任感,因纵欲而未老先衰。第三部分“火的布道”,风中摇曳的残叶代表人生的飘忽不定,人们拼命挣扎。要抓住什么,却只是幻梦。诗人沉浸在对往日缅怀中,却无法摆脱现实,他无能为力,只有冷眼观望,看着这“并无实体”的伦敦城,和城中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较短,交代了商人弗莱巴斯在欲海沉浮一生的下场,告诫人们要引以为诫,要坚定信念,以求心灵得救。第五部分“雷霆说”,雷霆代表上帝,干渴难忍的人们等待着雨水的滋润,饥渴的灵魂盼望着再生,雷霆带来了荒原复苏的信息,人们只有顺从上帝,坚定基督教信仰,心灵就能得到宁静。《荒原》一诗在技巧上体现了艾略特的诗歌理论,诗人用庸俗生活和喧嚣街市中的具体形象——枯树、干石、死气沉沉的钟声、苍老的面孔。支离破碎的帐蓬,崩塌的桥梁等——表现现代人精神的空虚、贫乏、社会的堕落这一思想,诗人大量使用典故,引用其它作家,加深扩大了诗的含义,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又把各种不同的事物意象情景堆放在一起,头绪繁多,造成一种杂乱无章的效果,而现代社会正是颠三倒四,杂乱无章的。诗人通过神话典故,说明全诗主题,神要死而复活,给人民力量,给大地生命,艾略特以此说明现代社会的荒凉是带有普遍性的,是人类发展循环中心必然要出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