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经《二十四忠》原文赏析与注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二十四忠

一 龙逢极谏

“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夏朝末代国君叫癸,因为他暴虐无道,所以把他称之为“夏桀”。他凭着自己的权利作威作福,为非作歹,丧尽了天良,对上天不敬,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对老百姓特别狠毒,对忠臣劝谏不听,倘若有人劝阻,必定处死,真是为所欲为,专横跋扈。

有一天,大臣龙逢就直接给夏桀讲以前的帝王是怎样治理天下的。龙逢劝谏说,古时的君主,非常懂得爱民,懂得节俭,对国家的财产绝对不敢随便浪费,因此能保国家之长久,而且帝王的寿命也是很长的。例如:尧帝活到一百一十六岁,在位九十八年,他的仁德可比上天,他的智慧可比神灵,接近他就能感到像太阳般的温暖,仰望他就好像是高洁的白云。他富有而不骄奢,尊贵而不放纵。有一天,尧帝下乡去巡视,刚好看到两个人犯罪正被押送。尧帝马上就跑过去问:“你们两个犯了什么错?为什么犯错?”这两个人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吃了,家里的父母也都没有东西吃,所以我们只好去偷人家的东西。”尧帝一听完,马上就跟士兵说:“你们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关起来。”士兵一听都愣住了,怎么可以把君王关起来呢?尧帝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他们并没有罪。一是我没有把子民教好,所以他们会偷人家的东西;二是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这两件事都是我的过失。”尧帝内心发出至诚的反省,马上感动天地,当场雨就下起来了。尧帝将帝位传给了舜王,舜王也非常长寿,六十一岁接替尧,登上帝位三十九年,也活到一百多岁。帝王的寿命长,就会国泰民安。尧帝过世时,天下百姓三年守丧,四方音乐不举,百姓没有饮酒作乐的。

龙逢接着又说,你今天用财太浪费,杀人不眨眼,人心已经散乱,这样下去,国家很容易灭亡,希望你能好好地改一改。

但是夏桀不肯听,还非常生气,龙逢劝谏后仍然站在朝堂上不动,夏桀大怒:“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呢?”龙逢劝谏无效,反被暴君夏桀斩首。

夏桀把天下所有的男人抓来当劳力,凿山穿道,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他筑了九巢,大的可以放船,无度奢侈,无论谁劝谏他都被他杀害,龙逢是最后一个劝谏希望他能回头的人,但事与愿违,没有挽救夏桀,结果第二年夏桀被商军活捉,流放到南巢亭山后,忧愤而死。从此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商朝的统治时期。

二 比干死争

“比干强谏,尽其忠诚,纣王淫泆,遂以死争。”

当殷商灭了夏桀之后,商的开国之君为汤王。汤是一个贤明的国君,以“仁道”治理天下,他曾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商朝开始非常兴盛,历经二十九个国君,立国五百余年,最后毁于纣王。

据《史记》记载,帝纣天资聪颖,反应灵敏,能说会道,臂力过人,能徒手跟猛兽搏斗。他的智慧足以拒绝他人的劝谏,口才足以粉饰自己的过错。在大臣面前炫耀才能,在整个天下吹嘘名声。

纣王的叔父叫比干,在纣王身边做少师官,看见纣王这样的荒淫游佚,叹着气说:“国君暴虐得这个样子不去劝谏,那就是不忠;为了怕死不敢说话,那就是不勇敢。国君有过失就应该去劝谏,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争,那么就对不起天下的百姓。”于是比干就到纣王那里去强谏。纣王生气地说:“听说圣人的心上有七个窍。”就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脏来观看。贤臣箕子大为恐惧,于是假装疯癫去做奴隶,纣又把他囚禁起来。太师、少师便携带着祭器、乐器逃奔周国。周武王于是率领诸侯讨伐纣王。纣王兵败,逃回城里,登上鹿台,穿上他那饰有珍珠宝玉的衣服,跳到火中自焚而死。周武王于是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杆上,又杀死妲己,把箕子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给比干建了坟墓,为后人做榜样。周武王把首都迁到镐京,建立了周朝。

忠臣为什么不怕死,因为心中有一个“仁”字,所以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天下人的生命。比干因为劝谏而死,因此孔子就把微子、箕子、比干同称为“三仁”。为什么把这三个人称为殷朝的“三仁”呢?因为:

微子看到纣王无道,就第一个劝谏,劝谏无效就隐身而退,逃出殷朝这个国家不再回来。孔子说他是人、身、名并全成名。

箕子也劝谏纣王,纣王把他关了起来,箕子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假装疯癫,受尽了屈辱,受尽了折磨,最后能保得自己的生命。孔子说他是人、身成名。

比干所选择的是强谏,非常激烈,最后是剖心而死。孔子说他是杀身成名。

孔子称他们为仁人志士,因为他们的心中只想解救天下百姓。尽管结果不同,但忠诚是一样的。

三 张良复仇

“张良狙击,为韩复仇,灭秦假手,从汉依刘。”

战国时候,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势力相当,但是最后秦国统一了天下,而六国中最早被消灭的是韩国。张良非常忠于韩国,一心想要复仇。

张良出生在韩国,他家族上面的五代人都是韩国的宰相。秦国灭韩国的时候,他当时二十岁,家里的仆人有二三百人,家境也相当富有。可是国家被秦所灭,国破家亡,张良为了报答深厚的国恩,弟弟死了也不肯多花钱安葬,在匆忙之中把所有家产全部卖掉,来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一心想要复仇。他到处去收买打听有没有大力士,可以把秦始皇击毙的。后来得到了一个大力士,暗暗地调查知道秦始皇行程要经过“博浪沙”,于是在这个地方埋伏,希望能击毙秦始皇,但是没有成功,只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查找谁是凶手,谁是主谋,于是张良便隐姓埋名在下邳(今江苏省宿迁县)隐蔽了很久。

后来张良遇到了汉高祖刘邦,就一心辅佐他,直到灭了秦国,张良就离开了刘邦,回到了韩国,立韩成为王,他当宰相。后来国王韩成被项羽所杀,张良又归于刘邦麾下,最后刘邦消灭了项羽,一统天下。汉朝建立,张良被封为留候。但是张良是一个懂得进退之人,知道刘邦对贤士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人,于是就离开了他。在汉朝统一天下后,韩王已经去世,张良就辞官学仙道去了。张良多次为刘邦谋略策划如何统一天下,其实他暗中还是忠于韩国,他假借刘邦来消灭秦始皇和项羽,无非是为韩国复仇。

四 纪信代死

“纪信诳楚,假作汉王,易服代死,救主荣阳。”

汉朝的将军纪信与汉王刘邦共守在荣阳城里。楚霸王项羽,即将攻破荣阳城,楚汉相争到了危急时刻,汉王无法突击重围。纪信看到这种情景,就请求和汉王换衣服。于是汉王就扮了一个普通的人从西城门逃走了。纪信穿着汉王的衣服,坐着汉王的车子,插着汉王的旗子从东门大声喊叫:“我就是刘邦!”围在旁的楚兵听了非常高兴,认为汉王出来投降,结果被楚人识破,用火烧死了纪信。后来汉王打下天下,做了汉高祖皇帝之后,就在顺庆(今四川南充)为纪信造了一座庙,叫“忠佑庙”。汉高祖诰词里面说:“以忠殉国,代君任患,实开汉业。”

纪信是以忠为国捐躯,代替刘邦来承受杀身之祸的,如果没有他当时的勇敢殉烈,汉朝就没那么容易建立。可谓忠、仁之至矣!

五 苏武牧羊

“苏武持节,啮雪餐毡,牧羝海上,一十九年。”

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其版图十分辽阔,活跃在北方草原的匈奴不时地侵犯边疆,汉朝也经常出兵反击他们。

后来匈奴的单于派使节向汉朝朝贡,希望能籍此拉拢彼此之间的邦国友谊。于是汉武帝决定派苏武向匈奴回礼,并护送他们的使节回去。

出使的那一天,苏武手中持着长长的“汉节”,那是邦国之间互相往来的信物,他带领着一百多人组成的和平使团,随着一声威武的号令,庄严而肃穆地启程。他们带着丰厚的礼物,放眼望去,那浩荡的队伍展现出无比的威德,要传达给远方匈奴的是大汉民族对于战争永远不再发生的殷切期望。

但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匈奴内部的一场叛乱。叛变的人和苏武的副使张胜曾经有过密切往来,结果不但张胜被连坐,连苏武也无辜地受到了牵连,被扣押在了匈奴,和平的任务尚未完成,即遭此劫难,让苏武非常痛心。

单于知道苏武为人忠贞爱国,于是想要借机劝他投降,就派遣卫律等人去游说,苏武义正辞严地说:“如果我忘恩负义,背叛朝廷,就算是活着,也没有颜面再回到汉朝!”说罢,抽出配刀,往自己身上刺进去。顿时,鲜血喷洒而出,他倒在了血泊之中。卫律大惊失色,赶紧冲上前去救他,医治了半天之久他才苏醒过来。

单于看到苏武的志节这么样的高迈,内心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就想用高官厚禄来收买他,请他为匈奴效力,但是均被苏武断然回绝了。后来,恼羞成怒的单于把他幽禁到了地牢里,想把他活活地饿死,逼他投降。

在寒气逼人的地洞中,身心交瘁的苏武躺在刺骨的寒冰上,疲惫地昏了过去。不久,难以忍受的饥饿使他苏醒过来,他爬到雪堆旁,将一把雪塞进嘴里又抓起汉节上的一撮毡毛,艰难地咽了下去。奇迹出现了,几天以后,苏武竟然没有死。单于被他惊吓坏了,以为他一定是个神人,若是普通人,不早就死了好几回了吗?

后来,单于把苏武流放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只送给他几只公羊,目的是要他像无法繁殖的公羊那样衰老、绝后、自生自灭,要他等到公羊能够哺乳才可以回来。

苏武拄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上牧羊,他常常抚摸着它,就像是见到汉王一样。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节上的毛早就已经脱落了,完成出使匈奴任务的使命感和忠于汉朝的气节,始终在支持着他一定要活着回去。

苏武就凭着这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吃着野鼠、啃着野草,艰难地活下去,希望还有那么一天,能重见曙光,返回大汉的国土。

六年过去了,有一次,单于的弟弟到北海去打猎,惊奇地发现苏武居然还活着。在这种严酷恶劣的环境中,人怎么可能活得下去呢?他被深深地感动了,默默地送来了一些食物和牲畜,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三年之后单于的弟弟去世,而苏武赖以生存的这些财物却全部被偷走了,又恢复到从前那种艰苦不堪的日子。

艰辛的日子又过了五年,单于派李陵来劝苏武投降。李陵是汉朝将军李广的孙子,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他被俘投降匈奴之后,一直都不敢去拜见苏武,苏武高尚的人格,始终令他感到自责和羞愧。而这次受命于单于,他只好硬着头皮去。

李陵恳切地劝他说:“在这种没有人烟的不毛之地,哪里有信义可言?有谁见得你的信和义,忠与贞呢?回到汉朝的希望太遥远、太渺茫了,人生那么短暂,就像朝露一样,你究竟是何苦呢?”苏武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做臣子的忠于他的君王,就如同做儿子的孝顺他的父母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儿子为了报答父母,就算是死了都在所不惜,更不要说这样的一点折磨了。我和父亲受封于朝廷,国家曾经给予我们非常优厚的恩宠,朝廷的深恩大德是我报答不尽的。今天就算是为国家牺牲,赴汤蹈火我都心甘情愿,请你不要再劝我了。”

李陵听了之后百感交集,一时悲从中来,痛哭流涕,他赞美苏武是一位真正的义士,并对自己的苟且偷生悔恨不已。回去之后,他送来了几十头牛羊,希望能改善苏武的生活。

不久之后,汉武帝驾崩了,当李陵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苏武沧桑的脸上乍现出深切的痛苦。他面向南方,扑倒跪地,放声痛哭,鲜血顺着嘴角流在了地上。从那以后,他终日悲恸的哭泣,谁都劝不了他。

数年之后,汉朝跟匈奴开始和亲了,苏武终于能够回到故乡,李陵流着泪,目送他消失在万里黄沙中。十九年前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使团,现在只剩凄冷的九个人,怀着无尽的伤感,踏上返乡的道路。

他回到长安,奉上太牢,泪流满面地拜谒了汉武帝的陵墓。朝廷有感于他的志节,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后来宣帝奉他为“关内侯”。苏武把财产全部分送给亲朋、故旧,自己什么都没有留下。他的妻子已经改嫁,儿子因被连坐而死,而他自己也已经白发苍苍了。

苏武八十多岁才去世。天下人对他敬仰不已,不但是在汉朝,在匈奴这样的国家,也赢得了匈奴人的尊敬。

许止净先生说,苏武的忠义精神真的是空前绝后、光耀千古。想想看,在冰天雪地的北海中,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是一无所有,他怎么可能活得下去呢?可是他不但安然无恙,而且一住就是十九年,这不就是他的忠诚和节义感动了天地,而得到鬼神冥冥当中的呵护吗?或者说,这种绵延不绝的力量,正是源于他心中生生不息的浩然正气。

孔子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又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正是苏武最最真实的写照。

六 日磾笃慎

“日磾杀子,恶其淫乱,愿副霍光,不使轻汉。”

汉朝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被汉朝俘虏后,专门为汉武帝养驾车的副马。他的长子是供宫里人玩弄的弄儿。有一天,其长子偶然和宫里的人玩得太过火了,日磾见了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就把儿子杀死了。皇上为他流了泪,但是心里很敬重金日磾。

后来想把金日磾的女儿娶到宫里,可是金日磾不肯。皇上晚年时生了病,嘱咐大臣霍光辅助太子。但是霍光非常看好金日磾,他说:“金日磾是一个行事谨慎之人,一定可以好好辅助太子。”霍光就把这个重大的责任让给金日磾,金日磾说:“我是一个外国人,假使我担当了这个责任,那么就会使匈奴国看轻了汉人,以为汉朝里没有人了。”最后,金日磾做了霍光的副手。

金日磾身为匈奴的太子,把汉朝作为他所忠贞的国家,实在很难得。

七 丙吉护储

“丙吉护储,闭门拒使,宣帝登基,不道前事。”

汉武帝时期,有个大臣叫丙吉,查办当时用邪术来诅咒人的案子。汉武帝相信用祈求平安的一些方法,比如用木头刻成小人埋在宫里,借以祈福来保护宫里人的安全,并且祈祷天下太平。

有一次武帝生病了,有人算出宫里有巫术诅咒皇上,于是江冲立刻请命搜查此事。其实在算出有巫术之前,江冲已受别人暗中指使,在太子卫据的住处地下埋了很多木头刻成小人来诅咒帝王及宫里面所有的人,借这个机会来诬陷太子(宣帝的父亲,他是个非常慈悲之人)。这时候太子生怕事情闹大,自己和相关的人有生命危险,于是,就起兵从外攻打到皇宫里想捕斩江冲,可是没有成功。在这一次战役当中,死伤数万人之多。这件事被传开以后,凡是有牵连的人都要被诛杀。当时也很流行观天象,武帝在生病的时候,就有人跟武帝讲,在京城里头的牢狱当中发出了紫气,这个紫气就是指天子之气,可能在牢狱当中有人将来可以做帝王。因为太子的孙子刘询当时只有几个月,也被牵连关在狱里。而丙吉主办此案,他看到这么小的太子是皇帝的曾孙,都要把他杀掉灭口,太可怜了,所以他不顾自己的生命,护送刘询出宫,抚养他。他对追杀的人说:“有许多人是无辜的,无辜而死就已经很悲惨了,何况是皇帝的亲曾孙。”被派来追杀刘询的人回去报告皇帝,皇帝才觉悟过来,幸亏丙吉全力地保护刘询,否则他都要亲手杀掉自己的曾孙。这个时候皇帝宣布赦免所有的人,不要追杀。

13年后,刘询登基,成为汉宣帝。而丙吉从不提当年保护他的事。尽管在当时这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他却施恩不求报,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八 朱云折槛

“朱云借剑,请斩佞臣,攀折殿槛,忠直无伦。”

西汉时,有一个人姓朱名云,原来居住在鲁地,后来移居到平陵。他人如其名,年少的时候就像侠客一样,云游四方,经常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举。由于他身材高大,有八尺之高,非常雄壮魁梧,且好勇善斗,因此以武力著名于当时。

当他潇洒地走过四十个春秋之际,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揽镜自照,才发现脸上刻满了风霜,猛然感到过去的日子就像一场梦,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一生不就空过了吗?人生重新开始,应该不算太迟吧!于是,他洗心易行,四处访求名师,期望能在后半生做有修有学的明白人。他师承白子友先生学习《易经》,通晓宇宙万物的自然道理。又追随萧望之将军学习《论语》,明白了修身治国的道德精髓。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图强、废寝忘食,后来他两种学问都学得颇有成就。经过几年的薰习,朱云的德行已为世人所称颂,又兼有义薄云天的侠义之气,更是人们心中真正的高士。

汉元帝时,朱云被推荐为御史大夫,却因权臣的阻挠未能就位。朱云从未把职位放在心上,他坚守的信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曾在权贵之家谈论《易经》,以深厚的学识令众人叹服;又因屡次上书直陈时弊,受到迫害而四处奔走。但这一切对他犹如浮云,他的气宇和志节吸引了与他有相同抱负的义士,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同舟共济。到了汉成帝时候,他仍然只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当县令,虽然官职很小,但他素来疾恶如仇,忠心耿耿,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与赞许。

当时,朝廷有一个奸臣叫张禹,身居高位,但贪得无厌,又善于谄媚。朱云做侠士的时候,对于一般平民的疾苦,尚且仗义执言,现在见到张禹这样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的佞臣,更燃起一股为国除害的决心。于是他郑重地上书朝廷,希望能面见皇上,陈述社稷安危的重大事情。汉成帝颇感意外,但也接见了这个地方小官,朝廷重臣位列两旁。朱云气度优雅,从容不迫地走进殿堂,他慷慨激昂地对汉成帝说:“今天朝廷内有一位大臣,上不能辅佐主上,下不能利益民众,身居高位,心心念念只想着多拿俸禄,孔子说:‘鄙夫不可与事君’,微臣愿借陛下的尚方宝剑,将此佞臣斩首示众,以激励其他的官员。”成帝惊讶地问:“此人到底是谁?”朱云斩钉截铁地说:“安昌侯张禹!”此语一出,满庭皆惊!众位大臣面面相觑,有人暗中叫好,有人替朱云捏了一把汗,汉成帝更是异常震惊。张禹则是露出冷笑,直视朱云的动静。

汉成帝龙颜大怒,喝道:“位卑小臣居然毁谤上官,辱骂帝师,罪死不赦!”即命左右把他推出去斩了。御史奉命强推朱云下殿,朱云非常激愤,众人交口称赞的英明皇上,却原来是非不分。他奋力向前,但被强行推到了金銮殿外,他死死抓住御殿栏懢不放,把殿外的栏槛都折断了。他大义凛然地高呼:“我能跟龙逢、比干在地下相见,我很满足了!只是不知道陛下和朝廷的前途会如何?”

汉成帝侧身跌坐在龙椅上,依旧怒火满胸,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见到朱云如此英烈,深为感动。他卸下自己的衣袍、冠冕和印绶,在地上连连叩头,恳求皇上收回成命,只见他叩头的地上留下了一片殷红的血迹。他不顾一切地大声说:“皇上,朱云性情狂直,早已天下闻名。他如果说得对,不能杀他;说得不对,也应该宽恕他。臣愿以死相保,请求陛下免他一死。假如您今天把朱县令杀了,您不就是成为暴君了吗?不就同商纣一样了吗?”辛庆忌的这一声怒喊,震醒了汉成帝,假如自己因为一时之怒而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忠臣,那岂不是要与商纣为伍,而成为恶名昭著的无道昏君吗?亏得这一声提醒!汉成帝转怒为喜,连忙命左右将朱云放了。

后来,随从准备修复被朱云折断的栏槛,却被汉成帝制止。因为这个被攀折断的栏槛,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受奸佞之臣的迷惑,同时也嘉勉像朱云这样忠直的谏臣。

朱云是一个地方县令,人微言轻,但他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看到当世竟然有张禹这样祸国殃民的佞臣,激发了他义薄云天的豪气,因而置生死于不顾,要求借尚方宝剑为民除害。他视死如归,内心无比敬佩龙逢、比干这样敢于死谏的忠臣,希望自己也能与他们一样,正义凛然,浩气长存。

汉成帝能在大臣的劝谏之下猛然醒悟,他非但不治朱云之罪,而且连被折断的栏槛也不再修复,以表彰这位忠直的大臣,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弟子规》讲到“过能改,归于无”,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平民,无不如此。

朱云经过这件事之后,心生退隐之意。于是他告老还乡,每天承着牛车到田里工作,空闲之时就教起了学生,生活悠然自得。人们经常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教学于田野之中,那就是远近闻名的朱云。而他一生的忠贞事迹与侠义精神,更是流芳千古,为后人所赞颂!

九 李善乳主

“李善乳主,哺养辛勤,虽在孩抱,如奉长君。”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李善的人,当过李家的老管家。他忠实老成、勤勉厚道,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侍奉主人。

在光武帝年间,瘟疫横扫淯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李府全家上下不幸都染上了瘟疫。短时间里,一家人大都接二连三地去世了,只留下了万贯的家财和出生几十天的婴儿——李续。空旷的房舍,只剩下孤儿凄凉的啼哭声,李家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刹那间成为了婢女和仆人争夺的对象,“利”字当头,他们铤而走险,随时都想杀害李家这个唯一的命脉和忠心耿耿的老仆李善,然后夺取所有的财产。李善望着这个孤苦伶仃的小生命,多少恍如昨日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眼泪不禁涔涔而下,想起多年来,李元夫妇一直都把他当成是李家的一分子,无尽的关怀和照顾令李善感动不已,而这种恩情,哪里是“感恩”两个字所能诉尽的!如今物是人非,受过李家深恩的李善,怎么能够在主人家里最艰难的时候,就这样离去呢?万般无奈之下,只有逃走,放弃一切家产,才能保护小主人。他带着熟睡的李续,连夜逃到了山阳瑕丘的深山中,开始了艰难的隐居生活。可是维持生计用的一切从哪里来啊?尤其这么小的李续怎么喂乳呢?李善不由自主地仰天长叹。

意志坚强的李善有着男子汉的坚定气魄,他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喝着山间的露水,啃着树上的野果,饥一顿饱一顿地活下去。可是婴儿还那么小、还那么脆弱,面对这个娇弱的小生命,到底要怎么抚养他、怎么照顾他呢?他开始感到无助和忧虑。李善跪在地上,哀伤不已,不断地磕头祈求说:“苍天啊!孩子生下来才几十天,如果没有办法活下去,我怎能对得起主人在天之灵呢……”说着说着,他伏在了地上放声痛哭,悲怆凄凉的哭声在深山中久久地回荡着。没有办法,李善就用自己的乳头给李续含着,想不到两乳竟能生出乳汁,李善看到这一幕,感激地流下泪来。一想到自己终于见到了希望,再想到自己终于得以告慰主人在天之灵,他忍不住跪倒在地,磕头礼拜,感恩老天眷顾他们这样孤苦无依的人(至诚感通,使自己身体的结构都改变了)。所以李续在李善细心哺乳照顾下长大成人。

山居生活的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男人,不但要耕种采集、煮饭洗衣,而且还要养育年幼的李续,那更是难上加难了。李善就像慈母一样,细心照顾小主人,尽管倍尝艰辛,但在他的呵护与照顾下,李续渐渐地长大了。每天,李善都会讲故事给他听,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在李善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李续也秉承了他淳厚善良的品格。

当李续还在襁褓中的时候,不管大小事情,李善都会在小主人面前,恭敬地向他禀报,因为他把李家唯一的命脉,看作是主人的化身一样地尊敬。所以特别地教导他,希望李续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将来能重振李家门风。

光阴如梭,转眼间,李续已经十岁了。李善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于是就来到官府击鼓申冤,希望能讨回公道。县令钟离意了解了李善忠义的节操之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为李家平反了冤情,收回了财产,谋害李续的佣人都受到了惩治,李善带着小主人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县令在感佩之余,决定把李善感动天地的事迹呈禀皇上,他相信李善忠义的节操不仅能够移风易俗,而且能够教化后人。光武帝刘秀非常感动,于是就礼请李善来担任太子舍人这个要职。

在古时候,培育太子是帝王特别用心的一件事。司马光曾经感叹地说,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昏君?这多半是由于他们当太子的时候,就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贤明的父王总是会精挑细选,把太子托付给真正贤德之人,让他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凡出入、应对、日常礼仪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都得到严格的调教和指正。老师会夜以继日地看顾太子,培养他的德行,进而奠定成为贤明仁君的基础,承担治理天下的重责。

后来,李善官拜日南(今越南广治)太守,途经淯阳,阔别了李家这么多年,回忆过去,历历如前,此时的李善百感交集,在一里之外,他仿佛已经见到了李元的坟墓,一时悲从中来,就命人停下了轿子,他卸下官服,换上粗布衣裳,缓缓地走向墓园。荒芜的小径,杂草丛生,李善提起一把老旧的锄头,开始卖力地清理杂草。他一步步地来到主人的墓旁,抚摸着残损不堪的墓碑,禁不住心中的悲恸,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哀凄,闻者莫不为之动容泣泪。

李善开始整理周围的环境,他把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筑起了炉灶,准备了丰富的祭品,来祭祀主人。他跪在主人的灵位前,非常伤感地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回来探望、祭拜你们,愿你们在天之灵都能够得到安慰……”几天来,他都徘徊不忍离开墓园,时时刻刻地追思恩主,有人不时见到李善抚着墓碑暗自抽泣。纵使今天他已经不再是卑微的佣人,而是令人尊敬的朝廷命官,但是他依然不忘本,依然感念李元当年关心照顾他的恩德情义,就好像自己仍然是往昔的李善一样,随侍在主人的身旁。

饱经沧桑的李善,深深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能够用“仁民爱物”的心来照顾大众,把地方治理得很好,得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后来小主人李续也很有成就,官至河间相。

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义是水乳交融、相生互通的。李善的美德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在于卑微之时,不但能忍辱负重,尽忠职守,显达之后,仍然对主人感恩戴德。千百年来,他的忠义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见贤思齐,不论身处任何环境地位,都能够做一个尽职尽责之人。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知恩报恩的不朽典范。

十 嵇绍卫帝

“嵇绍卫帝,独力依依,飞箭雨集,血溅御衣。”

晋朝的嵇绍,字延祖,谥号忠穆,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晋朝的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所写的《养生篇》等佳作,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嵇康才华横溢,以丝竹音乐闻名于世,像著名的《广陵散》是他的代表作。当时他和六位朋友经常聚集在竹林吟诗、畅谈,非常的悠闲。他们都是四方的贤达之人,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流俗的志节与追求,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由于遭受陷害,被司马昭杀害。他在临行前,十分从容,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嵇康临行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在场的人们都感到十分悲恸。

嵇康被杀害之后,“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对嵇绍一直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和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任,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音乐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秉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荡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官员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的飞箭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如此地从容而又忠烈!

动乱平定之后,左右侍从看到皇上的衣服,溅满了无数的血迹,就准备拿去洗,但是被惠帝拒绝了。他无限感伤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语不成声,至为悲切。战场上的那一幕还恍若昨日,而节烈的忠臣,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惠帝要永远保存这件血衣,作为对嵇绍永志不忘的追思。

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嵇绍不惜生命,坦然就义,独自保驾护卫,如此忠烈的壮举,其深厚的根源,正是源于内心至诚的孝顺之心,所谓“移孝作忠”,这正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南宋的文天祥,曾经在《正气歌》中赞美了“嵇侍中血”。多少年之后,就如同嵇康给儿子伴随一生的影响那样,嵇绍忠烈的精神,也曾深深激励过同是国之才俊柱石的文天祥,激励着他,在国家为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壮怀激烈,保卫国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十一 敬德瘢痍

“敬德忠主,赠金固辞,人言其反,解衣示衣。”

开唐名将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隋朝末年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大败唐高祖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五名唐将。后被秦王李世民战败,经劝降,他和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李世民,一些部将对尉迟恭也产生了怀疑,就把他囚禁起来,并对李世民说:“敬德骁勇绝伦,今既囚之,心必怨恨,留之恐为后患,不如遂杀之。”李世民笑着说:“如果尉迟恭真要叛变,他哪能在寻相之后呢?”于是令人释放了他,引入室内,赏赐了不少金银财物,并说:“大丈夫处世以意气相投,小小误会你不必介意,我怎能听信那些谗言加害于你呢!请多原谅。如果你真的想走,这些东西就算我送给你的,也不枉我们交往了一场。”

尉迟恭善于避矛,又能夺敌矛返刺。齐王李元吉知道后,请去掉矛头与之较量。李元吉多次突刺都不能中,反而被敬德夺走三次,内心感到莫大耻辱,但也发现尉迟恭确实是员猛将。齐王李元吉为了和太子李建成共同对付李世民,就用重金收买尉迟恭,尉迟恭很坚决地辞谢了。他们看这种办法不成,决计铲除李世民的这个羽翼,派人多次行刺。尉迟恭知道后,索性大开门户,安然而卧,刺客数次入室,始终不敢下手。继而元吉又在其父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恭,使他被下狱问罪。经世民多方面周旋,才免于被害。

贞观十三年(639)二月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问尉迟恭:“有人常说你要造反,这是什么原因?”尉迟恭说:“我能反吗?我跟从皇上征讨四方,身经百战,能够幸存,实在是锋镝余生。今天决心已定,还怀疑我反叛吗?“说罢脱衣扔地,露出身上枪箭伤疤。唐太宗是一个性情中人,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他看到敬德身上的伤疤,想到他受尽了许多苦头,竟流下了眼泪,抚摸着他的伤痕,安慰他说:“请你赶快穿上衣服,正是由于我不怀疑,才对你说这番话。”不久李世民又想把女儿嫁给他,尉迟恭叩首:“臣妻虽丑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

尉迟恭晚年闲居,学延年术,修饰池台,谢绝宾客。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二月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亲自为他举哀,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前去哀悼。敬德忠臣之至,没有能超过他的。

十二 元方举知

“元方免官,荐书复上,举其所知,不问仇党。”

唐朝陆元方,当时任监察御史,他经常到地方巡视。所到之处,定要明察暗访,挑选能效忠国家的栋梁志士来辅佐朝政。他在任天官侍郎时,也屡屡推荐贤士。这时候,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正做着女皇帝,有人向武则天说:“陆元方推荐的人才都是他的亲戚或好友。”武后耳根软听信了谣言,非常愤怒,想把陆元方免去官职,又怕别人说闲话,就令他穿白色的衣服(白衣是当时庶民的服色)继续做官。陆元方仍然忠心耿耿,继续推荐贤人。武后发现陆元方没有因此而怠慢他的职责,就当面问他,陆元方对答道:“我所举荐的人,都是我了解的人,所以我不分仇人或亲人,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穿白衣时推荐了一个叫崔玄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之才。武后对崔玄业有所了解后,承认陆元方是大公无私的,就又封他为鸾台侍郎。他在临终时取出曾经向皇上举谏的草稿,一概用火烧掉,说:“我在人间积下了阴德,我的后代也一定有像我这样推荐人才的人出现。”后来他的三个儿子都继承父亲的遗志,为朝廷效忠,毫不为己,无私举荐人才。

在过去,一个良相贤臣,必须为国家举荐人才来辅佐朝政,国家才能安定、发展、壮大。虽然武则天那样残忍,也被陆元方感动了。

十三 金藏剖心

“金藏工籍,赤胆忠诚,皇嗣不反,剖心以明。”

唐朝安金藏,是太常寺乐工籍里管礼乐的小官。唐高宗的儿子李旦,也就是后来的睿宗皇帝,被人诬告有谋反的计划。当时安金藏出入于皇宫,武后下诏让来俊臣(他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有千余人被他陷害)审问这件事时,金藏大喊着说:“我可以剖开心来,表明皇子绝对没有谋反的意思。”于是拿起身上的刺刀刺向自己的肚子,肠子流出来,身子倒在地上。武后知道后,立刻驾车来解救金藏,找御医进行治疗。经历一个晚上苏醒了,武后见安金藏虽是个太常工人,官卑职小,尚知太子之冤,以死直谏,就叹着气说:“我有子不能自明,累汝至此,汝真是一个忠臣了。”

《后唐书·安金藏传》里记载,金藏母亲去世,他不分昼夜居住在坟的旁边,亲自用石头建造坟和塔。原来周围的土质坚硬,由于他的孝心,土质变得松软,涌泉自动出现。当时是深冬,他种的李子树都开了花,也感动狗和鹿来陪伴他。

当时郡都庐怀慎上书,朝廷派人送旗到地方表扬他。真是“忠臣出自孝门”!

十四 真卿劲节

“真卿讨贼,倡义誓师,惟知守节,希烈谢之。”

颜真卿,字清臣,谥号文忠,是唐玄宗时代的一位忠臣,他是北齐颜之推的第五代子孙。颜之推所写的《颜氏家训》,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立身处世的著名箴规。

由于父亲很早就过世了,颜真卿照顾母亲格外孝顺。他非常喜欢读书,从小的志节与追求就不同凡俗,可谓深明大义、志节凛然,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忠贞之士,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史称“颜鲁公”。他的楷书遒劲有力、圆润厚重,表现了大义凛然的志节,更表现着大唐独有的风骨和气韵。

颜真卿曾经在五原作官,由于先前官吏不清廉,造成了许多冤狱,使得当地持续干旱,很久都没有下雨。他到任之后,就开始审理这些冤案,为许多无辜的人平反,终于感得上天降下了甘霖,这被当地人称之为“御史雨”。

当时,正值开元盛世的末年,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疏忽了国政。他听信胡人安禄山的谗言,把许多兵权都交给了他,后来造成安禄山在边疆的势力日益壮大,并有了谋反的意图。

颜真卿在平原郡当太守的时候,看出了安禄山有叛变的迹象,所以暗地里就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囤积粮食,以防止突然的变故。不出所料,早就蠢蠢欲动的安禄山开始起兵谋反,一把火烧遍了中原,河北各郡相继沦陷。而只有城墙坚固的平原城,在颜真卿率兵顽强的抵抗之下,守护得非常成功,河朔各郡都把平原县看成像长城那样重要。

当兵书传到河北的时候,除了颜真卿兄弟等人之外,居然没有人起兵抵抗叛贼,唐玄宗感到十分痛心,他叹息道:“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连一个忠臣都没有吗?”等到得知颜真卿的义行之后,唐玄宗非常地感慨,后悔当时因为一时失察,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而将他贬官到平原。唐玄宗说:“朕没有眼力看清颜真卿是怎样的人,想不到他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义士!”

安禄山之乱,唐朝一个泱泱大国却无力抵抗,唐玄宗不得已之下逃离了京城。“多行不义必自毙”,安禄山最后虽然攻进京城,圆了他称王的梦,可是不久还是惨死在他的儿子手中。

后来,节度使李希烈造反,颜真卿由于得罪了权臣,而被派去执行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希望能感化他早日回头,避免军事上的冲突。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命,朝廷中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替他担心不已。

到了叛军那里,颜真卿正准备宣读诏书,就遭受到李希烈手下之人的谩骂与恐吓。颜真卿气宇轩昂,毫无惧色,那镇定而又勇敢的气度,反而让李希烈对他敬畏不已。后来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高望重的太师,相公您想要自立为王,而太师他自己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人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比他更合适?”

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之后,威怒不已,大声呵斥他们不知廉耻,他说:“你知道我的兄长颜杲卿吗?难道你们不晓得,我们颜家都是如此地忠烈吗?颜家的子弟只知道要守节,就是牺牲生命也决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

原来,当年安禄山带兵横扫中原,气焰十分嚣张。颜家兄弟号召天下的志士仁人,一起出兵讨伐。颜杲卿率领义兵奋勇抵抗,在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进行了悲壮的最后一战,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叛军将领史思明俘虏了。暴跳如雷的安禄山,厚颜无耻地质问颜杲卿说:“当年就是因为我的提拔,你才当上了常山太守,而今你凭什么背叛我?”

颜杲卿生性刚直,正气浩然,他义正词严地说:“我们颜家是大唐的臣子,世世代代都忠于国家。难道受过你的提拔,就要跟你一样忘恩负义、背叛君国吗?而今你受尽国家的恩宠,皇上哪一点对不起你?你凭什么要背叛朝廷?凭什么要拥军自立,起兵叛乱?天底下最没有天良的事,都被你这种人干尽了。真是一只不知羞耻的‘营州牧羊奴’!”

安禄山被气得上蹿下跳,却又无言以对。他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于是派人把颜杲卿绑起来,将其舌割掉,又用刀将他的身体一节一节地割掉,最后颜杲卿壮烈成仁。

李希烈听了颜真卿的表白之后,内心非常惭愧,就向颜真卿谢罪,手下的这些叛贼看到这番情景,都低下头来,谁也不敢再说话了。后来李希烈以死相威胁,而颜真卿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作了必死的准备。最后叛贼痛下毒手,杀害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颜真卿仍在大骂他们是“逆贼”,当时,他已经七十七岁了。

噩耗传到朝廷,德宗悔恨交加,非常伤心,五天都没有办法上朝。所有的将士都痛哭流涕,深切悼念这位壮烈成仁的大唐柱石与忠臣——颜鲁公。

仁爱的人,正是最勇敢的人,这在危难的关头表现得尤其明显。曾子曾经说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就是说,把仁爱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多么的重大。把这个责任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多么的深远。所谓“一门双忠,流芳千古”,颜家兄弟沿承了以“忠孝”传家的庭训,以凛然的气节,让后世的子孙永远地缅怀与追念。

十五 李绛善谏

“李绛直谏,以尽忠忱,屡触帝怒,卒启君心。”

唐朝李绛,善于劝谏,皇帝常常很感动,曾几度对他提拔,甚至说:“李绛所言,朕应该把它记下来绑在腰带上,天天来作为警诫省查。”

白居易一生为官,不好名利,有一次,劝谏皇上要容纳群言,皇上要治他的罪。李绛劝皇上说:“白居易一片忠贞,如果皇上治他的罪,天下人都必须把嘴闭上。”皇上听到李绛说此话,很难看的脸色转变过来了,可见李绛是多么善谏。

有一次,皇上曾经责怪李绛太过分地指责他的不是,令他很难堪。李绛这时非常难过,哭啼着说:“我因为怕您左右的人每一个人都爱着自己,而不敢说真话,这是辜负了殿下,对不起天下人,更对不起皇上啊!如果臣子跟你说的话你不爱听,皇上就辜负了臣子的一片忠心。”皇上理解了李绛。

李绛是宰相,他能直谏皇上,一生不同小人为伍。古人讲,站在哪个位子,就应该做自己应做的,行自己应行的,不能怕丢自己的位子和身子,否则就是不忠不义。李绛虽然多次劝谏触犯皇上,但最后他都能善巧方便,使皇上能解误。他有一颗忠贞不渝、爱国、爱天下百姓的忠诚之心。

十六 李沆不阿

“李沆不阿,直奏殿陛,公事公言,深恶密启。”

北宋李沆,当宰相时,经常把天下所发生的水灾、旱灾和盗贼向皇上禀报。而当时的大臣说:“这些小事不要向皇上说。”他则认为:“如果皇上不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怎么能治理天下呢?”皇上问李沆:“治理天下之道,首要在哪里?”李沆说:“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心浮气躁之人,心不定对判断是非有偏颇;而新进的人也不能重用,因为他没有历事,没经验,很容易出现偏失;好事之人,喜欢搞活动的人,他不务实。所以这三种人应该要禁忌使用。要尽用贤达之人,在地方上有办法教化百姓。”

宋真宗曾经告诉李沆说:“别人都有秘密信件给朕,唯独你没有,为什么?”李沆说:“我是待罪(表示谦虚)宰相,有公事就直接向你禀告,何必用秘密信件向你启奏呢?更何况密启者非谗即佞耳,像这种事,我绝对不会做的。”他的一生表里如一,品性修持缜密,当官时非常严谨,而且不好权利、不求名声,尊重朝纲,识大体,高瞻远瞩,别人没有办法干涉他、左右他。他在公事如此,退朝后也是如此,闲暇之余在家行仪都无偏差,“终日危坐,未尝跛倚”,就是站的姿势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仪。他看到别人给皇上的奏语和他所深恶痛绝的密语,他告诉皇上说:“佞言似忠,奸语似信”,皇上就问他:“这样的言词不是很难辨别吗?”他说:“对于佞言和奸语加以斟酌,很快就能看得出来。”

他一生非常清廉,在去世之前,宋真宗看他家非常清贫,就给他五千两黄金,而他却送返给皇上,隔天就去世了。皇上非常伤心痛失了良臣,当时皇上跟左右的人说:“李沆是国家难得的大臣,他忠厚纯良,始终如一。”

十七 王旦荐贤

“王旦为相,荐举至公,寇准数短,反称其忠。”

王旦,字子明,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曾是当朝重臣。父亲王祜,为宋太祖、太宗两朝名臣,官至兵部侍郎,道德隆重,学识渊博,为天下百姓效命,曾经解救因冤狱被连坐的人多达近千人,人们都说他为后代子孙积了许多阴德。王祜曾亲手在他家亭前种植了三株槐荫树,并说道:“我们家后世为官者,必定有可以当到三公位置之人,此树可以作为见证。”

王旦出生在这样一个德范规范的仕宦之家,从小自然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古圣先贤的德行令他敬慕,长辈的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幼年时他就显得沉稳静默、气宇非凡。他勤奋好学,并具博大深远的胸襟。因此,王祜十分器重这个儿子,说道:“此儿定当位至公相。”人们见到少年王旦气度不凡,称他颇有其父之风。

宋真宗时期,王旦担任朝廷宰相之职,位高权重,但他朝夕惕厉,处理任何一件事都十分谨慎小心、细致周到。皇上十分器重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大臣,因此长期让他担任宰相,国家大小事情都特别放心交给他办理。有一次王旦奏事完毕退下,皇上目送他离去,情不自禁地说:“能为朕致太平者,必是此人。”

当时朝廷还有一位大臣——寇准,刚直忠正,也是皇帝身边的左右手。但寇准见王旦官职在自己之上,心里有点不服气,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屈才。所以他在见到皇上的时候,言语之间不知不觉就会提到王旦,而且不由自主地对王旦的言行有所诋毁。在朝廷之上,寇准也曾公开指责王旦的缺点,当然这缺点可能只是寇准自己认为的,但王旦全都虚心领纳,可谓从善如流。

反过来,因为寇准作为国家重臣,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王旦认为寇准忠心耿耿,足以堪当重责大任。因此,每次在皇上面前,王旦都专门称赞寇准的优点,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宋真宗觉得非常惊讶。有一次,他和王旦私人交谈的时候,就问:“你经常称赞寇准,寇准他却数次说你的短处,你为什么能这样做呢?”王旦听了,微微一笑,说:“我在相位已经这么久了,缺失一定很多,但因职位较高,一般大臣都不敢指出我的缺点,而寇准能够直陈我的不足,可见他是如何的忠贞直率,这也是臣下看重他的原因。有这样的大臣,既是国家之福,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

做宰相的,说话分量比较重,因此有很多人转辗拜托王旦荐举人才或提拔新秀,王旦从来不接受任何人形式的求情。有一次,寇准私下来找王旦,希望他能向皇上推荐自己当宰相。王旦很是震惊,义正词严地对他说:“将军和宰相这样的职位,怎么可以去求得来?”寇准听到王旦这样回答,感到非常惭愧,遗憾的告退了,同时也担心自己或许再也无法当上相位了。后来寇准被朝廷委任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寇准万分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入朝拜谢皇上,眼眶涌出泪水激动地说:“如果不是陛下了解微臣,怎会有臣下的今天?”皇上特意把事实真相告诉寇准,他说:“你能当节度使,又能当同平章事,都是王旦为你推荐的。”寇准听了这样的内情,不禁非常羞愧,对王旦的正直和宽宏大量自叹不如。

王旦就是这样一位称职的大臣,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发现了真正的良才,就绝对不放过,一定会推荐给皇上,而且他施恩从不求回报,总是默默地做。后来朝廷整理宋真宗的遗稿与修订史料时,他们无意发觉原来朝廷当中,有许多大臣及众多建功立业的栋梁之材都是出自王旦的推荐。

后来,王旦病重之际,宋真宗忧心忡忡地问他:“将来朕该把天下大事托付给谁啊?”王旦勉强举起奏事的板笏,一字一句地说:“以微臣的愚见,莫若寇准最为合适。”(当时寇准已被贬为陕州知州。)王旦病逝之后不久,宋真宗果然再度启用寇准为相。

王旦一生忠正清廉,而且度量之大,实在少见。在他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平常在家,家人从来没有见过他发怒。有一次家人要来考验他是不是真正有涵养,就在他的肉羹汤里撒了一些脏的东西,王旦看了也不生气,他就只吃饭不讲一句话。旁人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说:“我偶然有点不喜欢吃肉。”后来家人又在他饭里头弄了一些脏东西,王旦就说:“我今天不喜欢吃饭,是不是可以另外做点粥?”家里人无不为他的修持、涵养包容而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人评价说:“魏国公(王旦封号)德量恢弘,从容大度,为国家举荐贤才,真诚地为国为民,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但他却经常称赞别人忠正,而且自己却不露痕迹地做,让对方没有感觉,也不会跟对方邀功,他的心胸、度量何其宽广!”

王旦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廉洁之人,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置田宅家产?为什么不留给你的儿孙?”王旦当时就讲道:“儿孙当要自立自强,如果父母留下这些田宅家产,无非就是要让他们造成不义之争而已。”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事实上,如果其中一德真正做到了,“八德”也做到了。王旦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八德”具足非常完美之人。的确,古圣先贤的点点滴滴,无不垂范于后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努力仿效啊!

十八 岳飞报国

“岳飞兵寡,善破众军,尽忠报国,盖世功勋。”

宋朝名将岳飞,最擅长以少胜多的战术。岳飞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力气,他拉的弓有三百斤,并且左右手都能开弓,人们都称他为神力。他在出生当天,天空有许多大鸟在他家的屋顶上,因此父亲给他起名岳飞字鹏举。

在他未满月时,黄河决堤,母亲抱着他坐着家里的瓮顺流而下,得以平安活下来。在十几岁时就读《左氏春秋传》,对于忠贞报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在十几岁时就跟名师周侗学习武艺,学得非常好。后来不幸老师去世了,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在家祭祀老师。他的父母亲又谆谆告诫他,一定要凭借这些武艺好好地报效国家。

岳飞出生的时候,金国入侵中原,所以当时的国仇家恨铭记在他心里,一心要报效国家。因为他精通武艺,又懂得兵法,作战时比别人精明,每每以少胜多。在朱仙镇战役中,岳飞以五百人的军队就破了金兀术所率领的十余万金军,可见岳飞非常善战,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但每次朝廷下来褒奖,他总是说:“这些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我自己哪里有什么功绩?”所以手下的人非常效忠岳飞,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飞曾率军一直打到距离原北宋首都汴京附近的朱仙镇,很快就要收复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然而,以奸臣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掌握了朝中的大权,秦桧平时在朝廷里跟岳飞有磨擦,处处跟岳飞过不去,想尽办法陷害他。秦桧与金兀术私通说服宋高宗,一天之内,朝廷连发12道金牌,让岳飞从前线回到杭州。他又设计把岳飞父子打入大牢,让大臣何铸来审判。当时何铸是一位忠臣,他举证了一些资料证明岳飞是清白的。岳飞被审问时,把自己的衣服撕毁给何铸看,在他入伍前,母亲在他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何铸看到很惊讶,他也知道岳飞的忠心,就跟秦桧讲了这件事情,秦桧当时无话可说。可秦桧一心一意要害死岳飞,他看到何铸跟自己不是一路人,就改用万俟契继续审判岳飞的罪,最后实在找不到罪名,就用“莫须有”这三个字来定罪,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害死了。

岳飞昭雪平反后,皇上封他谥号“武穆”。他虽然被秦桧陷害,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成为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联想到民国初年书法家林闪之很有哲理的四句话:有德有才(他会)爱才;无德有才(他会)妒才;有德无才(他会)用才;无德无才(他会)毁才,这是用人的方法。有德有才会让更多的人贡献社会;无德有才祸国殃民,嫉妒置人于死地,我们看到秦桧杀害民族英雄岳飞,但是他也没有好下场,夫妇二人的铸像至今还跪在杭州岳飞庙里,天天受到万人唾骂,真是弄权一时凄凉万古。当一个人有地位的时候,绝对不是用这个地位去弄权去享受,而是代表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老百姓服好务,造福于人民。

十九 孟容制强

“孟容执昱,贷债令偿,不奉诏旨,抑制豪强。”

唐朝许孟容,在当京兆尹的时候,遇到了保护皇宫的神策军军官李昱。这些军吏,自己凭借特权,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借钱不还。这个李昱跟当地的富人借了八百万铜钱,三年来从来不提还钱的事,富人就到衙门告状。

过去许孟容还没有到任时,这些神策军我行我素,没有章纪,为非作歹。孟容到任时,不怕权势把李昱抓了起来,收押在狱中,没收身上的武器,并立下契约,让李昱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欠债,否则要处死刑。当时军队里的同僚非常害怕,从来没有一个官吏敢查办他们,只有这位许孟容不怕权势。同僚向朝廷反映这件事,皇上派一位使者,让许孟容将李昱送回军队里,孟容说:“我不能接受这个诏令,因为臣管辖的区域是陛下的相邻,如果不能抑制他们,如何能治理这个乡镇、这个都市,使这些地区得到安宁呢?李昱借的钱一日不还,就不可能送他到军中。”于是皇上体贴到孟容的一片苦心,就赞叹孟容,也肯定了他的做法。

富有的人经常放高利贷,固然危害社会很大,而借债不还会失去诚信,社会风气将会大乱。如果你袒护富有的人,是不对的;如果你矫枉过正,袒护贫民,也是不对的,如佃户抗租,欠钱赖债,使信用丧失,风俗败坏,这种现象跟掠夺没有什么区别。孟容刚直不阿,心地无私,皇上奖赏了他。

二十 洪皓就鼎

“洪皓不降,愿就镬鼎,此真忠臣,光明磊落。”

南宋的洪皓,奉了宋高宗的使命,出使金国。走到云中(今山西大同),金国的人强迫他到刘豫部下去做事(刘豫原本是宋朝人,后降金人)。洪皓说:“奉了皇上的使命,走了万里的远路,哪里能侍奉两个主人?这是不可能的,我恨不得能把叛逆刘豫给杀了,哪里能忍受这种屈辱来侍奉刘豫而苟且偷安呢?如果让我投降,宁愿下油锅都在所不惜。”当时金将粘没喝大怒,要一剑将洪皓杀了,这时金兵里面有一个小校说:“这个人是真正的忠臣,不要杀他。”就替洪皓跪着请求。后来粘没喝接受了军官的请求,就把洪皓流放到冷山这个地方。一直到了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时,他才回到杭州。

洪皓在回来时,秦桧还当权,因为以前与秦桧有冤仇,秦桧在他回来时屡屡向皇上说他的坏话,将他流放到南方,后死在广东南雄。当洪皓年轻时作秀州司录这样的小官时,碰上大水来临,许多食物不能及时发放老百姓,他就向郡守建议,发官库里的谷粮,直接给受灾的百姓。而在当时秀州是粮食的转运站,米到此处要转送到一般小的城市,所以洪皓向郡守建议不转运,而卖给老百姓。当时郡守不敢担当,说:“不可议。”洪皓又说:“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十万人生命,希望郡守将粮发放给岌岌可危的百姓。”后来太守也深受感动,这样就解救了十万人的性命。人们感之入骨,大家把他比喻跟佛一样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称他为“洪佛子”。在发水灾后不久,又遇到了盗贼,盗贼抢到洪家的时候,知道他就是洪皓洪佛子,盗贼说:“洪佛子不能抢。”可见当时百姓是多么的尊重他,皇上在他过世后封他为“忠宣”的谥号。

历史记载,洪皓饱读经书,他的长子洪适记忆力很强,次子洪遵、三子洪迈,都很会读书,都有过目成诵的能力,并同时考中进士,品性、文笔兼备。高宗说:“洪皓能效忠宋朝,所以他的后人有这样的果报,闻名满天下。”

二十一 孝孺斩衰

“孝孺斩衰,草诏四字,振笔直书,燕贼篡位。”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海县北乡溪下村人。他是明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从学于大学者宋濂,尽得其所学。方孝孺通经史,擅诗文,博学多才,但生性耿直,人称“正学先生”。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起兵攻陷南京,推翻惠帝,夺取了皇位。因久闻方孝孺大名,逼其为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自惠帝被害后,日夜恸哭。听到朱棣召见,就身穿麻衣,殿见朱棣。“麻衣”在古代称为孝服,方孝孺穿麻衣,一方面表示对惠帝遇难的哀悼;一方面是对朱棣篡夺皇位的仇恨。朱棣见方孝孺身穿麻衣,就走下台阶扶起方孝孺说:“你何苦呢?今天环境已经不同往日,哭也没用。我是效法周公辅佐帝王的。”方孝孺冷笑道:“成王安在?”方孝孺义正词严地反击燕王,弄得朱棣十分狼狈。

在西周时,武王过世早,而成王年少,如果当时辅佐他的这个人没有德行,不能大公无私,将无法治理周朝。周公将周朝的礼、乐制度全部建立下来,辅佐成王六年,等到第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就把所有的权力交给了成王。他没有因为他哥哥去世,而要篡夺国家大权,他只想治理好国家。所以周公在当时所作所为除了辅佐成王之外,还不遗余力地教他进退、应对等方面的礼仪和规范。因此周公辅佐成王在历史上传为美谈,被后来许多人效仿。当时朱棣假借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软硬兼施,逼方孝孺为他草诏。方孝孺走到案前,从容提笔,写了大大的几个字“燕贼篡位”投笔于地。朱棣本待发作,忽然记起起兵时,谋士姚广孝人曾对他说:“殿下至京,希望保全方孝孺。若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因而仍耐着性子对他说:“这是我家族中的事,先生何必这样自苦呢?”方孝孺听后,便声色俱厉,骂不绝口。朱棣见此,再也按捺不住怒喝道:“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从容答道:“即使灭十族,又敢奈我何?”朱棣恼羞成怒,便下令拘捕方孝孺亲属,每捕到一个便当着方孝孺的面,捆缚杀戮。方孝孺仍面不改色,骂声不绝,但当他看到弟弟方孝友被捆缚带到时,便流下泪来。方孝友见哥哥流泪,便随口咏诗一首安慰道:“吾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当此间,华表柱头千载鹤,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宁死不屈,连他的弟弟也那样视死如归。他的门生卢原质、郑公智等都是宁海人,因都是方孝孺的学生而被杀,凑足十族之数。

史料记载,方孝孺一案有近千人被杀,有一千五百人被流放到边疆,朱棣手段毒辣,方孝孺是国家的栋梁大臣,他推出被斩时,写了绝别书,让人看到声泪俱下,被害时年仅四十六岁。

方孝孺被害后,朱棣余怒未消,派人挖了方家的祖坟,并下旨“藏方孝孺文者皆死”。但是,方孝孺门客仍冒着生命危险,大力收藏了方孝孺遗稿,后来编成《逊志斋集》及《方正学先生集》等。

宁海城内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木结构牌坊,是表彰方孝孺的。乡民说木枋易朽,常修常新,以志永彰忠骨。忠烈之气,至今闻之,犹凛凛在目也。

二十二 铁铉背立

“铁铉背立,不朝燕王,死生如一,寸磔何妨。”

明朝铁铉,任山东参政,燕王朱棣靖难兵起,铁铉屡次把燕王打败,后来燕王当了皇帝,就派人把铁铉捉到了京城,送到殿上。在见皇帝的时候,铁铉就背身站立在朝廷里,正色地讲着话,不肯屈服。燕王看到这情景非常生气,叫人把他两只耳朵和鼻子割去,铁铉终究还是不肯回头来看,燕王又把他身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火里煮熟了,又放到铁铉的口里叫他吃,问他甜不甜呢?铁铉大声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甜的!”燕王竟把铁铉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割下来。铁铉到临死的时候,口里还不绝声地骂着。

二十三 于谦劝王

“于谦忠烈,日月争光,驾陷土木,调将勤王。”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自小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

他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宦官王振专权的时候,贪污成风,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动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他还写了一首,表明自己的态度,诗的后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因为于谦刚正不阿,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指使同党诬告于谦,把于谦打进监牢,还判了死刑。河南、山西的地方官员和百姓听到于谦被诬陷的消息,成千上万的人联名向明英宗请愿,要求释放于谦。王振一伙见众怒难犯,又抓不住于谦什么把柄,只好释放了于谦,恢复了他的官职。后来,于谦又被调到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劝谏英宗皇帝,不要亲自去征伐蒙古国里瓦剌部的太师也先。英宗不肯听,后来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附近)败了下来,被瓦剌俘虏。京城里引起了极大地恐慌,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就是代理皇帝的职权),并且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瓦剌。大臣们七嘴八舌,不知怎么办才好。大臣徐有贞说:“瓦剌兵强,怎么也抵挡不住。我考察天象,京城将遭到大难,不如逃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再作打算。”兵部侍郎于谦神情严肃地向皇太后和郕王说:“谁主张逃跑应该砍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太后决定叫于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在京城面临危急的时刻,于谦毅然担负起守城的重任。他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整顿内部,逮捕了一批瓦剌的奸细,人心渐渐安定下来。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并没把他杀死,而把他当人质,不断骚乱边境。看来,京城里没有皇帝不好办。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布让朱祁钰做皇帝,被俘虏的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朱祁钰这才即位称帝,就是明代宗景泰皇帝。也先知道明朝决心抵抗瓦剌,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京城。这一年十月,瓦剌军很快打到京城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立刻召集将领商量对策。大将石亨认为明军兵力弱,主张把军队撤进城里,然后把各道城门关闭起来防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会自动退兵。于谦说:“敌人这样嚣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接着,他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京城九门外摆开阵势。于谦在城外把各路人马布置好后,他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将士们被于谦的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了,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开到京城支援。城外的明军增加到二十二万人。明军声势浩大,戒备森严,也先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明军奋勇阻击。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军,跳上屋顶墙头,用砖瓦投掷敌人。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也先怕退路被明军截断,不敢再战,就带着明英宗和残兵败将撤退。于谦等明英宗去远了,就用火炮轰击,又杀伤了一批瓦剌兵。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于谦立了大功,受到了京城军民的爱戴。明代宗十分敬重他,于谦家的房屋简陋,只能遮蔽风雨,明代宗要给他造一座府第,于谦推辞了。他说:“现在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受呢?”

也先失败后,知道扣住明英宗也没有用处,就把明英宗放回京城。于谦一心保卫国家,但是那个主张逃跑的徐有贞和被于谦责备过的大将石亨,都对他怀恨在心,在暗地里想法报复。英宗回京后,明代宗生了一场大病,徐有贞、石亨跟宦官勾结起来,带兵闯进皇宫,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夺门之变”。没多久,明代宗就死了。明英宗复位后,对于谦在他被俘流亡的时候,帮他弟弟即位称帝,心里本来有气,再加上徐有贞、石亨一伙在他面前说了不少诬陷的话,竟下了狠心,给于谦加上个“谋反”的罪名,把于谦杀害。

百姓听到于谦受冤被害,不论男女老少,个个伤心痛哭。人们传诵着于谦写的《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们认为,这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他“惩恶扬善”——就任都察院江西监察御史时,他不畏强权,不徇情,平反冤假错案达数百起;“为民办实事”——1430年山西、河南两省各奏饥荒,巡抚于谦在自己院前立木牌两块,一曰“求通民情”;一曰“愿闻利弊”。他开官仓赈灾民,主张“轻稅养民”,注重兴修水利;“清正廉洁”——每次进京他不带任何礼品,只“带有两袖清风”而已。直到被杀抄家时,人们仍发现“于谦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

二十四 守仁求心

“阳明学问,自求诸心,宸濠犯上,束手受擒。”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王阳明中了进士后,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阳明的思想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即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他主张: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这就是说,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他又是一位威震天下的一流军事指挥家,他镇压赣南闽西的农民起义,平定正德十四年(1519)的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晚年镇压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都表现出非常高超的军事能力。一个钻研心性之理的文弱书生,能同时建立这样卓越的功勋,几乎是一个奇迹。

王阳明几次作战,智、信、仁、勇、严兼备,堪为军事指挥艺术的典范,但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极富哲学智慧的心理战术。王阳明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的几次军事行动,都很好地运用了心理战术,通过先破对手“心中贼”来瓦解对手,也就是《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在镇压赣南农民起义时,他的一篇《告谕利头巢贼》推心置腹,循循善诱,顺利地使对手分化为两派,其中一派前来归降,为最后的完胜打下了基础。《告谕利头巢贼》体现了王阳明哲学的核心“人人皆有良知,天理明觉,真诚恻怛,盗贼也不例外”,王阳明接着分析造反者走上这条绝路的原因“或是为官府所迫,或为大户所侵,一时错起念头,误入其中”,然后言辞恳切地体恤他们做盗贼的难处“担惊受怕,出则畏官避仇,入则防诛惧剿,潜行遁迹,忧苦终身,卒之身灭家破,妻子戮辱,亦有何好?”最后恩威并用,表示只要归降,既往不咎,若一意孤行,不要怪我不仁。“呜呼!民同同胞,尔等皆吾赤子,吾终不能抚恤尔等而至于杀尔,痛哉,痛哉,兴言至此,不觉泪下。”如此宏文,难怪连盗贼读了都要动心。

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是他一生军功的顶点,这里我们可以看王阳明攻心的奇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时,王阳明首先利用反间计,散布假情报,迷惑、离间对手,使得朱宸濠犹豫不决,没有立即出兵,给各地争取了准备的时间。等朱宸濠终于出鄱阳,下九江,直趋安庆,窥伺留都南京时,王阳明抓住朱宸濠后方空虚之机,率领士卒直取南昌。待朱宸濠仓促回援时,王阳明驱兵痛击朱宸濠于鄱阳湖樵舍。王阳明战前让人用竹木准备了免死牌,上书一行小字“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关键时刻,王阳明下令连夜将几十万块免死牌扔入鄱阳湖中。第二天天亮,叛军人手一块免死牌,军心大哗。朱宸濠见大势已去,只有哀叹:“好个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劳费心如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