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天池》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天池》原文与赏析

袁宏道

从贺九岭而进,别是一洞天。峭壁削成,车不得方轨,飞楼跨之,舆骑从楼下度。逾岭而西,平畴广野,与青峦紫逻相映发。时方春仲,晚梅未尽谢,花片沾衣,香雾霏霏,弥漫十余里,一望皓白,若残雪在枝。奇石艳卉,间一点缀,青篁翠柏,参差而出,种种夺目,无暇记忆。归来思之,十不得一,独梦境恍惚,余芬犹在枕席间耳。

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室庐不甚大,行旅亦少,鸡犬隐隐,若在云中。因诵苏子瞻“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偈,宛然如画。四顾参曹,无一人可语者。余因下舆,令两小奚掖而行,问若佳否?皆云:“疲甚,那得佳!”行数里始至山足,道旁青松,若老龙鳞,长林参天,苍岩蔽日,幽异不可名状。才至山腰,屏山献青,画峦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低回片晷,宛尔秦余,马首红尘,恍若隔世事矣!

天池在山半,方可数十余丈,其泉玉色,横浸山腹。山巅有石如莲花瓣,翠蕊摇空,鲜芳可爱。余时以勘地而往,无暇得造峰顶,至今为恨。寂照庵在池旁,内有石室三间,柱瓦皆石,刻镂甚精。室后石殿一,殿甚宏敞,内外柱皆石,围三尺许,禅堂僧舍,周绕其侧,亦胜地也。时寺僧方有构,庵内行脚挂搭者多,余意欲讽其去,因大书简板曰: “种阿僧祇善根,亲非亲,怨非怨,阳焰空华,诸法皆如幻。遍阎浮提佛土,去自去,来自来,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自是诸僧稍稍散矣。

万历二十三年(1595)至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出任吴县县令。在此期间,他遍游苏州一带的名山胜地,并且在辞去县令之后、离开吴县之前,追记近两年的游踪,写了18篇山水游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天池在苏州府西三十里的华山半山腰间,是当时的游览胜地。这篇游记不仅写出了华山与天池种种柔媚动人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秀丽山水的一往深情。而且寄托着他的人生感慨:知音难遇,知己难逢,人世间的一切恩怨纷争都是虚幻的。还是脱离尘世的一切苦恼和纷扰,遁迹山林,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由与欢乐吧!

文章一开始,便使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前往华山途中山岭原野起伏变化,晚梅、翠竹与松柏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作者先来到华山以东的贺九岭,这里的风光格外奇特。悬崖峭壁仿佛是用快刀削成的一般,狭窄的道路容不下两车并行。岭上的建筑雄伟瑰奇,楼阁飞架在悬崖间,车马都要从楼阁下面走过。可是一过贺九蛉,继续向西前进,却是一片广阔平坦的田野。周围的青山重重叠叠,苍翠葱茂,白云缭绕,紫气环生;眼前的一片阔野上梅花遍地,竹柏茂盛。远山与平野交相辉映,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长卷。作者到这里的时候,正值仲春二月,那一树树的梅花,仿佛残雪在枝,人从树下走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到衣上,薄雾般地香气沁人心脾,弥漫十余里。还有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丛丛艳丽多姿的鲜花,一束束挺拔的翠竹,一棵棵苍劲的松柏,疏疏落落地点缀在这原野上,更增添了无限生机。使这幅画卷更加光彩照人,目不暇接。经过这么一番简洁生动的描绘,华山路上美丽的风光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者又说,这只是归来之后记忆所及的一点点,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写出来。“独梦境恍惚,余芬犹在枕席间耳”,这两句可谓点睛之笔。他在睡梦中依然恍恍惚惚,仿佛依然在山水花树间漫游,那芬芳的花气也带到了枕席之间。这里饱含着作者对华山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深厚感情,美丽的山水就像他热恋着的少女一样,使他梦寐难忘。

接下来,作者又描写了华山居民的生活情景。他们以种茶为业,山间的空地上都种满了茶树。他们的居室都不太大,疏疏落落地散布山间。这里的人很少,因而十分幽静,只有鸡犬之声,隐隐可闻。作者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云中,来到仙境一般。他不由想起了苏轼在《十八大阿罗汉颂》中所写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颂词。可惜的是,面对这么一幅世外桃园式的美丽景象,却无人能与作者共同欣赏,无人能听他倾诉心中的感受。跟随他来此地的那些仆役们只知道叫苦,根本不懂山水之美。山水也和人一样,知音难逢啊!只有作者和这美丽的山水是心心相印、互相理解的。你看那路旁的苍松,树干像老龙的鳞片一样;那一片片高大的树林,直指云天;那苍翠雄伟的山岩,遮天蔽日。种种幽深奇异的景色,真是说不完,道不尽。他们都在满怀深情地欢迎作者的到来。那屏风似的山岗,像一队队美丽的少女一样娇媚,献上一片青色的彩缎;那图画般的山峦,苍翠欲滴,充满无限生机。两年来,作者很不情愿地在官场中周旋,内心受尽了屈辱。如今面对这艳丽的山水,他顿觉心胸爽朗,愁云散尽。山水是他的知己好友,他在山水间留连俳徊,不忍离去。再看蜿蜒曲折的秦余山下,人来车往,尘土飞扬,仿佛是别一个世界一样。不难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他内心深沉的苦闷。他厌恶现实世界中的奔走趋利以及种种陈规俗套,幻想到一个山明水秀,世外桃园式的清静世界里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向大自然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相互都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他笔下的山水风光,不仅有奇瑰的姿态,艳丽的色彩,而且散发着芬芳,能体贴人的心情,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活泼而有生命力的山水。

然而,如果把这一路的景色比作一条龙的话,那半山上的天池才称得上龙的眼睛。天池并不太大,方圆只有数十丈。可爱的是它那像圆润的美玉一样清纯的泉水,横浸在半山腰。水中倒影着像莲花瓣一样的莲花峰,翠绿的花蕊仿佛在轻轻摇动,招唤着游人。可惜作者登山时尚且身为县令,有勘地即丈量土地的公务在身,顾不上攀登顶峰,这实在太遗憾了。建在天池旁的寂照庵更是别具一格,庵里有三间石室,从柱子到房顶上的瓦都是石的,雕刻得十分精细。石室后面的大殿高大敞亮,里里外外全用石柱,柱子有三尺多粗。大殿周围都是禅堂僧舍,真是一个幽雅别致的地方,是学佛参禅的好去处。谁知寺里的和尚却互相矛盾,又有许多行脚僧暂住在这里,把个佛门胜地闹得乌烟瘴气。按照寺庙里的规矩,外来的行脚僧投寺暂住时,要把自己的衣钵或锡杖挂在僧堂两旁,挂钩上又写有他们的名单。所以佛教称行脚僧投寺暂住为挂搭,或挂单,或挂锡。作者为了讽劝他们离去,就在寺里记事用的简板上写了一段话大意是: 播种下无量数的善根,自然会有好的报应。阿僧只是梵语“无数”的意思,佛教用来表示最大的数。尘世间的所谓亲和怨并不是真正的亲和怨,就像阳光下浮动的尘埃和虚幻的花一样,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这里用了两个佛教典故: 一是阳焰,见于 《椤伽经》。说的是一群口渴的鹿,把原野上日光照耀下的飞尘即阳焰误认为水,因而迷乱奔驰,但终于没有喝上水。佛教徒常用这个故事说明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虚幻的。二是空华,意即虚幻的花,比喻妄念,见《圆觉经》: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诸法也是佛教名词,指万事万物。作者接着说,在佛国的土地上,要走便走,要来便来,就像随风飘浮的白云和自由飞翔的野鹤一样,在什么地方不可以飘飞呢? 阎浮提是梵语,即南赡部洲,相传在须弥山南,是佛经中所说的四大洲之一。袁宏道写在简板上的这段话,既是在劝告那些和尚离去,不必滞留在这里构怨结仇,又是他自身的感受和愿望。他本来受佛教的影响就非常深,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官场生活后,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更加希望从佛教中得到解脱,远离一切苦恼与纷争,像闲云野鹤一样获得真正的自由。

袁宏道是一位写作山水游记的高手,本文体现了他的山水游记的一些共同特点,首先是文中充满了他对祖国美丽河山的深厚感情。华山和天池的风景,使他忘记了山路的艰辛,忘记了官场的烦恼,直至归来后依然梦魂萦绕,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他每见到一处秀丽的景观都欣喜若狂,有些去处如果来不及亲往一睹,就认为是终生的遗憾。这种对山水的酷爱,使他的山水游记充满了生命力。他常常把山水当作知己好友,和山水进行心灵的交流。因而他笔下的山水,也总是那么有情有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山水为他“献青”,替他洗尘,帮他排解心中的苦闷; 而他也仿佛是见到了知己的好友,甚至是热恋的情人。其次是描写手法轻灵多变,形象生动,不堆砌词藻,不故弄玄虚。他善于用简练的笔墨,白描的手法,信笔勾勒山水风光,同时穿插着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明白畅达,又生动活泼,具有灵动俊快的特点。再次是在写景中巧妙地穿插对话和议论,使文章更加摇曳多姿,富有幽默和哲理。比如第二段中作者与仆役的对话,仆役说:“疲甚,那得佳!”仅此五字,就把对山水风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作了鲜明的对比,含着山水也需有知音的意思。最后一段写在简板上的话,直抒胸臆,富有哲理,简直是在谈禅,何止是在劝寂照庵里的和尚?“闲云野鹤”的比喻,又非常贴切而且形象,总之,这篇山水游记确实是“写情能沁人心脾,写景能豁人耳目”。明代作家张岱说: “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本文即可见一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