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一词四解》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经籍、寓言故事·一词四解》原文与赏析

言“那婆”者凡有四名:一名新,二名九,三名非汝所有,四名不着。如有人言:“我所服者是那婆衣。”难曰:“今汝所着,唯是一衣,云何言九?”答曰:“我言那婆,乃新衣耳,非谓九也。”难曰:“何名为新?”答曰:“以那婆毛作,故名新。”问曰:“实无量毛,云何而言那婆毛耶?”答曰:“我先已说,新名那婆,非是数也。”难曰:“今知此衣是汝所有,云何乃言非我衣乎?”答曰:“我言新衣,不言此物非汝所有。”难曰:“今现见汝身着此衣,云何而言不着衣耶?”答曰:“我言新衣,不言不着。”

《一词四解》选自《方便心经》。《方便心经》旧题:“后魏· (西域)吉迦夜译。”

《一词四解》是说“那婆”这个从梵文中按音翻译过来的词共有四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新”,第二个意义是“九”,第三个意义是“非汝所有”,第四个意义是“不着”。这种有多项意义的词,在佛经里不少,如“识”,就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一切精神现象,如“唯识无境”,与“心”、“意”的含义相同。二是作为心识的特殊功能,又不完全同于“心”、“意”。三是作为五蕴之一,名为“识蕴”。四是含有灵魂的意思。对于佛经里的多义词,如果不了解词的各种义项,就会妨碍对经文的理解和对佛教教义的传播。说话人在运用多义词时,如运用不当,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也容易招来责难,使自己陷于烦恼的境地。

故事中穿新衣者说: “我所服者是那婆衣。”他是用“那婆”的第一个意义“新”,是说我所穿的是新衣。难者却以 “那婆” 的第二个意义 “九”来责难他,说: “今汝所着,唯是一衣,云何言九?”穿新衣者回答说:“我言那婆,乃新衣耳,非谓九也。”答话中先用表肯定的“乃”,肯定自己用 “那婆”词义中的 “新”义;再用表否定的 “非”,否定了表数的 “九”义。这是第一难。

穿新衣者的解答,把自己用 “新”来形容衣的意思,已经说清楚了。可是难者又以“何名为新?”进行责问。穿新衣者又 “以那婆毛作,故名新”来解答,说明用表“新”义的 “那婆”来形容 “毛”,用新毛织作的衣,故名新衣。难者又以 “那婆” 的第二个意义“九”来反诘说: “实无量(无数) 毛,云何而言那婆毛耶?”意思是说衣服实际是用很多毛织作的,为什么却说是九根毛呢?这一诘责,诘得他赶紧辩解说: “我先已说,新名那婆,非是数也。”表明自己先已说明,“那婆”是表示 “新”的,不是表示数的。这是二难。

难者又以 “那婆”的第三个意义 “非汝所有”来责难他,说: “今知此衣是汝所有,云何乃言非我衣乎?” 穿新衣者辩解说: “我言新衣,不言此物非汝所有。”这是三难。

难者又以“那婆”第四个意义“不着”来责诘他,说: “今现见汝身着此衣,云何而言不着衣耶?”穿新衣者答辩说:“我言新衣,不言不着。”这是四难。

四次责难,四次解释,表明穿新衣者只知 “那婆”这个词的第一个意义 “新”,而不知“那婆”的其他三个意义。这个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三的穿新衣者,对难者连锁式的反诘,进行反复解释,以避驳诘,但终不能摆脱困境,陷于烦忧的境地,受着痛苦的折磨。释迦牟尼 “四谛说” 中的第一谛就是 “苦谛”。苦谛的意思是讲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命、生存就是苦。苦的涵义主要不是专指感情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逼迫烦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无常的,广宇悠宙,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为无常患累所逼不能自主,因此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穿新衣者,就是由于难者连锁式地责难,一步步地逼迫,使他无法摆脱困境,陷于烦忧、痛苦的境地。他在解答中,是想求得难者的理解,不要再责难下去,可是难者却一再发难,不肯中止。他想求得难者理解而不能。这种苦,正如 “苦谛” 中的 “求不得苦”。

穿新衣者这种 “求不得苦” 的 “苦” 因是什么呢?“四谛”中的 “集谛”讲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就苦来说,也是由诸条件集合而成的。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同样,人的痛苦、人的生命和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穿新衣者的 “苦” 因,是由于他的 “无明”,即愚昧无知,只知 “那婆”这个多义词的一个意义,而不知其他三个意义。这因是他自己造的,所以他自己要受 “求不得苦”。

穿新衣者和难者,是故事创作者假设的人物。这两个人物是一愚,一智。智者要度愚者脱离 “无明”而到 “明”。佛教有一部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意译为 “智慧”、“智”、“慧”、“明”; “波罗蜜”: “波罗”是 “彼岸”,“蜜”是 “到”。讲的就是智慧者要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大乘佛教认为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均属 “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 “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为脱度众生,可以使用一切方便手法。难者就是智者,他为了使愚者从 “无明”到达“明”的境地,故意运用责难的手法,让他领悟“无明”造成的苦,和解除痛苦的途径,以达到觉悟解脱。

这则寓言除去宣扬佛理之外,对现实也有教育意义。对事物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人,对事物没有本质而全面的认识,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造成恶果。

这则寓言采用答难的形式,颇似我国古代散文中的问答体。难者发问诘难时如连弩骤发,不可遏制,答者反复力辨而难以令人获解,其拘窘穷拙之态可以想见。全文语言简练,形式活泼,有助于旨趣的阐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