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蕴斌 【本书体例】
【原文】:
伐柯如何(1)?匪斧不克(2)。取妻如何(3)?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4)。我觏之子(5),笾豆有践(6)。
【鉴赏】:
《伐柯》是一首流行于豳地的篇幅较为短小的诗歌,全诗共有二章八句。古代学者一般认为《豳风》中的七首诗,要么是周公本人所作,要么就是别人为歌颂周公而作,因此在阐发诗意时往往都要跟周公联系在一起。比如这首《伐柯》,《毛诗序》认为它是一首“美周公”之作。朱熹在《诗集传》中更具体指出:该诗首章乃“周公居东之时,东人言此以比平日欲见周公之难”;二章则为“东人言此以比今日得见周公之易,深喜之辞也。”这样阐述,也许并非毫无道理;但我们今天看来,总觉得不免有些牵强,甚至真成了俗话所说的: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其实细品《伐柯》,我们会感到它不过是一首反映古代民族婚姻礼俗方面内容的小诗。
我们先看首章的四句。这四句两两相对,都是先以设问的口吻引起下文,再用双重否定句形式断然作答——“怎样才能砍削成一根斧柄呢?没有斧头那可是做不成。怎样才能娶得一房好媳妇呢?没有媒人那可是不能行。”
显然,这是以伐柯必然得用斧作比,喻娶妻必然得有媒人。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起《齐风·南山》中的诗句:“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请看,在这里,从词语、句式的选择运用到联想、比喻的表现手法,都有多么相似?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西周时期,至少是包括豳地到齐地的广大地区,都普遍流行着类似的熟语。从中也可以看出,要想“取妻”则“匪媒不得”,这正是当时的婚姻礼俗。后人称与人作媒为“伐柯”,即源本于此。
下面我们再看二章的四句。既然是要砍削一把得心应手的斧柄,那就得遵循砍斧柄的准则;而且最好是有一个可供随时借鉴的榜样在身边。巧了!我手里拿着的不正是一把斧柄吗?它就是我近在眼前的典范。
原来,诗人又是在打比方了。他是以伐柯尚需遵循一定准则,来此成就婚姻大事也要符合相应的规矩礼法。于是诗人郑重地表示:当我与她相见成亲的时候,我一定要遵循礼法,把礼品装得满满的,且整整齐齐的、排列有序地摆好。即有“笾豆有践”的大礼来迎娶这位好姑娘。
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的《仪礼》曾记载了士的结婚礼仪。据说在大喜之日的新郎要在洞房门外隆重地摆上三只鼎,洞房中还要设“醯(xī,音‘西’,即醋)酱二豆,菹(zū,音‘租’,即酸菜、腌菜之类)醢(hǎi,间‘海’即肉酱)四豆,兼巾(覆盖)之,黍稷四敦(此处读duì,音‘对’,古代用以盛粮食的器具),皆盖。”这段话可以说是为“笾豆有践”作了注解。这些准备工作,现在看来有点寒酸,但在当时却是结婚大典不可缺少的礼仪。总之,《伐柯》一诗表现的是西周奴隶制社会里男女之间的婚姻礼俗。
顺便提一句,据“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一词又被后人譬喻为可以遵从的准则。如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在《七律·九十初度》中,有“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的诗句,就是取的这个意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