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原文与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原文】:

扬之水,白石凿凿(1)。素衣朱襮(2),从子于沃(3)。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4),不敢以告人!

【鉴赏】:

本诗主旨,历来有二说:“一曰情诗,二曰刺晋昭公之诗。每说又存有歧见。就刺晋昭公而言,《集传》云:“沃强盛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似是忠告;《诗缉》云:“以微辞以泄其谋,欲昭公闻之而戒惧,早为之备也”,又象是叛党。但不管怎么解释,似乎都没有摆脱以史附会的羁绊。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做情诗解,虽也有歧见(有说是写男女相见之欢的,有说是写征妇思夫的),但大方向是不错的,正如陈介白《诗经选译》所注,是“写一个女子见到她的爱人的欢乐。”从篇末“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两句看,似乎以写一钟情女子私会情人之乐及恋情受阻而忧苦更顺理成章,更真挚感人。

诗的前二章写女子和情人相见的欢乐。诗以“扬之水,白石凿凿(皓皓)”起兴,引起所咏之情。扬者,舒缓悠扬之意。河水悠悠,多么富有诗意,它能够唤起人们从不息的长流中去品味诗中女主人公的绵密情思。她的心啊,就象水底白石一样,那么鲜明,那么纯洁!“素衣朱襮(绣),从子于沃(鹄)”,是说女子收拾打扮,穿着素净的红领红袖的衣衫,跟随着情人来到常相私会的泽畔。绣,闻一多《类钞》读袖。沃、鹄,《通释》解为泽。鹄,通“皋”。《易休·否之师》:“扬水潜凿,使石洁白。衣素表朱,戏游皋沃。”《经义述闻》卷五引王念孙说:“戏游皋沃,即‘从子于沃’‘从子于鹄’也。鹄与皋古同声。”《通释》:“皋者,泽也。《易林》:‘戏游皋沃’,《豫之大过》又作‘游戏皋泽’,是知沃亦泽也。泽也,皋也,沃也,盖析言则异,散言则通。”一对情人相聚在泽畔,该有多少温情的话儿要诉说!他们之间定然充满了恩爱和体贴,所以诗歌接着写道:“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其忧)?”君子,这里是女子对情人的敬称。从字面上看,两句诗是女子答话的口吻:我已经见到你了,还说啥不快活泥?这个答话十分巧妙,从否定的角度写出,既使人仿佛看到姑娘调皮、欢喜的神情,又使人感受到姑娘的温存和多情。有问才有答。从答话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出那男子深情的关怀,只怕委屈了她,殷勤相待,情思绵绵。

然而好事多磨,他们似“扬之水”源远流长的情,似“白石粼粼”,冰洁如霜的心受到了摧残,末章就是写女子爱情之花遭受摧残之时满腹惆怅的忧苦心绪的。这一章与前两章不同,没有了“素衣朱襮(绣),从子于沃(鹄)”两句,这大概是为了适应情节发展的需要而故意省略的。事情紧急,姑娘没有时间收拾打扮,也没有闲情伴游山水,一心只想着尽快地把最坏的消息告诉给心中的情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地迫不及待?“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看来姑娘的婚事已经受到父母的干预。父母主婚,在《鄘风·蝃蝀》等诗中已有反映。《蝃蝀》中的“不知有命”,就是“不知婚姻当待父母之命”(《笺》注)的意思。所以“我闻有命”的“命”,指的恐怕就是包办婚姻这件事。姑娘听到父母要包办自己的终身大事,心中十分焦急,既不敢向父母诉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又不敢让别人知道,只好偷偷地跑出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商议对策。话虽不多,表现了姑娘多么复杂的心情,多么大的决心,多么勇敢的行动!

全诗三章,均以“扬之水”起兴,以景衬情,创造了一种缠绵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中,姑娘的形象既温顺又泼辣,美丽而又动人。你看,她穿着素净的红领红袖的衣衫,多么俊俏、鲜明!她始终跟在情人身后一步不挪,多么和谐、亲昵!当情人问话时,她的回答又是甜蜜、温存!特别是当恋爱受阻,面临困难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坏消息告诉自己的心上人,又是多么地机智、大胆,表现了火一般的挚爱之情。此外,语言整齐又有变化。诗歌以四字句为主,兼有四言和五言,节奏抑扬,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流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