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那》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原文】

猗与那与(1)!置我鞉鼓。奏鼓简简(2),衎(3)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4),嘒嘒(5)管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6),万舞有奕(7)。我有嘉客,亦不夷怿(8)。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9),顾予烝尝,汤孙之将(10)。

【注释】

(1)猗(ē)、那(nuó):通“婀娜”,形容乐队美好盛大的样子。

(2)简简:象声词,鼓声。

(3)衎(kàn):欢乐。烈祖:开创基业的祖先。

(4)渊渊:象声词,鼓声。

(5)嘒(huì)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

(6)有斁(yì):即“斁斁”,乐声盛大的样子。

(7)有奕:即“奕奕”,乐舞场面盛大的样子。

(8)夷怿:喜悦。

(9)有恪(kè):即“恪恪”,形容恭敬的样子。

(10)将:奉,指奉献祭品。

【译文】

好盛大啊好繁华,在我堂上放立鼓。鼓被敲起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乐。

商汤孙子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打起立鼓砰砰响,吹奏管乐声呜呜。

曲调和谐音清平,磬声节乐有起伏。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

钟鼓洪亮一齐响,场面盛大看万舞。我有助祭的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

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做事有法度。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

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天佑助。

【解析】

《那》是《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时演奏的乐歌。歌极力铺陈奏乐迎祖的热闹场面,并颂扬主祭者和助祭宾客祀神的恭敬虔诚。《那》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崇敬,以此求取祖先的庇护。诗歌第一句便用了两个嗟叹的词,下面的文章中又出现了描绘乐声的叠字词“简简”、“渊渊”、“嘒嘒”、“穆穆”,再加上作用类似叠字词的其他几个形容词“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语言音节上也很有乐感。再加上一气呵成的气势,使其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

烈祖

【原文】

嗟嗟烈祖(1)!有秩(2)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3)。

既载清酤(4),赉(5)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6)既平。

鬷(7)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8)无疆。

约軧错衡(9),八鸾鸧鸧(10)。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11)。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12),汤孙之将(13)。

【注释】

(1)烈祖:功业显赫的祖先,此指商朝开国的君王成汤。

(2)有秩:盛大的样子。

(3)斯所:此处,指宋国。

(4)清酤:清酒。

(5)赉(lài):赐。

(6)戒:齐备。

(7)鬷(zōnɡ)假:集合大众祈祷。

(8)黄耇(ɡǒu):义同“眉寿”,长寿。

(9)约軝(qí)错衡:用皮革缠绕车毂两端并涂上红色,车辕前端的横木用金涂装饰。错,金涂。

(10)鸧(qiānɡ)鸧:同“锵锵”,象声词。

(11)溥(pǔ):大。

(12)烝尝:冬祭叫“烝”。秋祭叫“尝”。

(13)将:奉祀。

【译文】

赞叹伟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永无休止赏赐多,至今恩泽仍丰足。

祭祖清酒杯中倒,佑我事业能成功。再把肉羹调制好,五味平和最适中。

众人祷告不出声,没有争执很庄重。赐我平安得长寿,长寿无终保安康。

车衡车轴金革镶,銮铃八个鸣铿锵。来到宗庙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荡。

平安康宁从天降,丰收之年满囤粮。先祖之灵请尚飨,赐我大福绵绵长。

秋冬两祭都登场,成汤子孙永祭享。

【解析】

此诗是宋朝统治者祭祀成汤的乐歌。诗歌首四句叙述先祖赐福很多;次十二句描写宋君前往宗庙祭祀时车马整饬,祭品丰盛;末四句描写主祭的宋君祈求神灵降临,赏赐给宋国丰年俸禄。这首诗的功利目的非常明显,即通过祭祀烈祖,祈求“绥我眉寿”、“降福无疆”。由此看来,这是一首典型的庙堂乐歌。

玄鸟

【原文】

天命玄鸟(1),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2),奄有九有(3)。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4)十乘,大糦(5)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6),肇域(7)彼四海。四海来假(8),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9),百禄是何(10)。

【注释】

(1)玄鸟:黑色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2)后:四方诸侯国的君主。

(3)九有:九州。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4)龙旂(qí):古时一种旗帜,画有蛟龙。

(5)糦:同“饎”,酒食。

(6)止:居住。

(7)肇:通“兆”,兆域:疆域。

(8)来假(ɡé):前来朝贡。

(9)咸宜:都认为适宜。

(10)何(hè):通“荷”,承受。

【译文】

天帝命令那玄鸟,降人间生契建商,住在殷地广且宽。当时天神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昭告部落各首领,商占遍九州土地。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孙子武丁最贤能。武丁是个好后代,成汤的遗业他承担。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千里国土真辽阔,百姓居处得平安,疆域到达四海边。四海小国来朝拜,他们个个都争先。景山外围大河流,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解析】

本诗是殷后裔祭祀并颂扬先祖的颂歌。诗歌叙述了殷商始祖契的降生,成汤受命建国,以及武丁嗣其祖德的有关情况。据研究,鸟是商民族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此诗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殷商民族的史诗之一。另外,本诗成功地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其成熟度令人惊奇。开始写神圣的始祖诞生和商汤立国,以此来衬托武丁中兴的大业,以先王的不朽功业与武丁之中兴事业相比较,更加显出武丁中兴事业之美好。

长发

【原文】

浚哲维商,长发(1)其祥。洪水芒芒(2),禹敷(3)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4)既长。有娀(5)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6)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7)不越,遂视既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8)迟迟,上帝是祗(9),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10)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共(11)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12),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13)不竦,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14)。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15),实左右商王。

【注释】

(1)发:体现。

(2)芒芒:茫茫,水势浩大的样子。

(3)敷:治。

(4)辐陨:指疆域。

(5)有娀(sānɡ):古国名。

(6)玄王:商契。契生前只是东方的一个国君,由小渐大,并未称王,下传十世至太乙(汤)建立商王朝,追尊契为王。根据“玄鸟生商”的神话,称为玄王。

(7)率履:遵循礼法。履:“礼”。

(8)昭假(ɡé):向天祈祷。

(9)祗:恭敬。

(10)球:通“捄”,法则。

(11)共:通“拱”,法则。

(12)龙:通“宠”,恩宠。

(13)戁(nǎn)竦:恐惧。

(14)曷(è):通“遏”,阻止。

(15)阿衡:即伊尹,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他原来是一个奴隶,成汤发现他的才干,破格重用。

【译文】

英明睿智商朝始祖,永远长久兴旺发达。上古时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

远方之国均为商朝疆土,幅员广阔而又绵长。有娀氏女青春年少,上帝让她生子立商。

玄王商契威武刚毅,接受小国认真治理,掌控大国政令通达。

遵循礼法没有失误,巡视民情处置适宜。先祖相土武功烈烈,四海之外顺服齐一。

先祖听从上帝意旨,到成汤时最合天心。成汤降生适逢其时,明哲圣德日益增进。

久久不息祷告神明,敬奉上帝一片至诚,上帝命他统领九州。接受宝玉小球大球,

作为诸侯方国表率。承受上天所降福佑,既不争竞也不急求,既不太刚也不太柔。

施政温和而且宽厚,千百福禄归王所有。接受大小拱璧珍宝,作为诸侯方国依靠。

承受上天所赐恩宠,显示他的勇武英豪。既不震恐也不动摇,既不惧怯也不惊扰,

百福禄都会来到。武王兴师扬旗亲征,威风凛凛手持斧钺。进军如同熊熊火焰,

没有敌人敢于阻截。一棵树干生三树杈,不能再长其他枝叶。天下九州归于一统,

首先讨伐韦国顾国,再去灭掉昆吾夏桀。还在以前国家中世,汤有威力又有业绩。

他确实是上天之子,天降卿士作为辅弼。他就是贤相伊尹,是商王的左膀右臂。

【解析】

此诗为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全诗共七章。第一章追述商国立国历史背景。第二章歌颂商契以及先祖相土开拓疆土,建立殷商的功德。第三章歌颂成汤继承和发展先祖功业,明德敬天,因而受天命而拥有天下四方。第四章歌颂成汤遵循上天,刚柔适中,为天下诸侯的表率,因得天赐百禄。第五章歌颂成汤勇敢刚毅可以保障天下的安宁,为诸侯所依靠。第六章歌颂成汤讨伐夏桀及其从国,最后平定天下。末章歌颂成汤是天降之子,并派伊尹辅佐他。

殷武

【原文】

挞(1)彼殷武,奋伐荆楚(2)。深入其阻,裒(3)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4)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5),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6)。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7)。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8)。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9),旅楹有闲(10),寝(11)成孔安。

【注释】

(1)挞(tà):勇武的样子。殷武:即殷高宗武丁,殷朝的一位中兴之主。

(2)荆楚:楚国。

(3)裒(póu):通“俘”,俘获。

(4)女(rǔ):同“汝”,你。

(5)多辟(bì):众诸侯。

(6)严(yǎn):同“俨”,敬谨。

(7)极:法则。

(8)丸丸:形容树干挺直的样子。

(9)桷(jué):方形的椽子。梃(chān):修长的样子。

(10)有闲:犹“闲闲”,大的样子。

(11)寝:指为殷高宗所建的寝庙。古时的寝庙分两部分,后面停放牌位和先人遗物的地方叫“寝”,前面祭祀的地方叫“庙”。

【译文】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

扫荡荆楚统治领土,成汤子孙功业建树。你这偏僻之地荆楚,长久居住中国南方。

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

殷王实为天下之长。上帝命令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

每年按时来朝来祭,不受责备不受鄙夷,好好去把农业管理。

上帝命令殷王监视,下方人民恭谨从事。赏不越级罚不滥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

君王命令下达诸侯,四方封国有福享受。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

武丁有着赫赫声名,他的威灵光辉鲜明。既享长寿又得康宁,是他保佑我们后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

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寝庙落成神灵安恬。

【解析】

《殷武》是《商颂》的最后一篇,也是《诗经》三百零五篇的最后一篇,此诗为宋人在先祖高宗的寝庙落成时所作的乐歌。诗歌追述了高宗征伐荆楚的中兴之功。这首诗歌各章都有其描写的侧重点。第一章写武丁伐楚之功。特别指出他能有此作为,是因为他是商汤的后世子孙。第二章写武丁对荆楚的训诫。第三章是写四方诸侯来朝。第四章进一步表达出武丁是受“天命”的中兴之主,商民要安分守己,遵守商朝的政令。第五章写商中兴时期的盛况。末章描写修建高宗寝庙的情景,用景山,松柏来象征武丁的中兴盛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