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词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解】

这首词大约作于乾道七年(1171)至乾道八年(1172)间,时辛弃疾在临安(今杭州)任司农寺主簿。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宵节。古代有元夕观灯的习俗,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往来相会的良辰。欧阳修(一说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一词就讲述了情人们在上元灯节约会的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同样描绘了在元夕灯火中等寻情人的情景,是稼轩词中为数很少的涉及爱情的作品之一。

句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元夕之夜,灯火辉煌,仿佛东风一夜间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朵,又像是吹落了满天繁星,如雨一般洒向人间。

另有一种解释认为,这几句描写的不是灯火,而是焰火。据宋人《武林旧事》所载,元夕夜临安城会“放焰火百余架”。“花树”、“星雨”,正是形容焰火的奇异绚烂。花炮绽放,仿佛早春的东风吹开了树上的万紫千红;烟火升天,火星四射,又似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宝马雕车香满路

节日里的大街,热闹非凡。华丽的车马不时驶过,所遗香气四处弥漫。“宝马雕车”,指富贵人家出来观灯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马。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动人的乐声不绝于耳。抬头望望天空,圆月挥洒银辉,是那么明亮;低头看看四周,人们提着鱼龙彩灯,纵情欢乐。“凤箫”,箫的美称,此处泛指音乐。“玉壶”,喻月亮,言月之冰清玉洁。“鱼龙”,扎成鱼、龙等形状的各式彩灯。

银月下,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词人如此着力渲染节日的热闹欢快,正是要为下面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人群中的女子,雾鬓云鬟,戴着蛾儿、雪柳,盛装丽饰。她们说说笑笑,一路留下幽香在空中飘散。“蛾儿”、“雪柳”,都是宋代妇女元宵时节所戴的头饰。“雪柳黄金缕”,一种以金为饰的雪柳。

漂亮可爱的女子一个个从词人眼前掠过。但词人要找寻的,却并不是她们。

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词人千百次地找寻那个她的身影,却总是踪影全无。满怀憧憬的词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忽然,不经意间回过头去,在那灯火昏暗的一角,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原来她安安静静、娉娉婷婷地站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还似有所待!“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读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彻悟:那上片中灯火、明月、笙笛、彩车交织成的元夕欢腾景象,那下片惹人眼花缭乱的一群群丽人,原来都只是为了这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所有的一切又有何意义呢?

词人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花去了多少时光,消磨了多少痴情?终于得见意中人的他是满足,是狂喜,是如释重负还是带着一点遗憾?我们只能去想象了。

评解

关于此词的主旨,历代评家有各种说法。一般认为它与爱情有关,或是单纯的节令之作。但近人梁启超说,此词是词人“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按照梁氏所解,词人意中那位“灯火阑珊处”的女子,在罗绮如云的热闹之外孑然独处,孤高幽独,其实就是词人自己这样的正直高洁之士的写照。王国维又将此词引申为人生的一大境界,他言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且不论辛词的本意究竟如何,词中所写的苦苦寻觅,却一无所得,绝望之时,却又于无意间得来,人生中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并不乏见,却只有辛弃疾用的语言,形象而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