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珪(?-1174)金朝文学家、学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位石家庄市东北)人。
医巫闾
幽州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
崩崖岸谷森云树,萧寺门横入山路;
谁道营丘笔有神?只得峰峦两三处。
我方万里来天涯,坡陀缭绕昏风沙;
直教眼界增明秀,好在岚光日夕佳。
封龙山边生处乐,此山之间亦不恶;
他年南北两生涯,不妨世有扬州鹤。
这首十六句的歌行体山水诗,若从大处着眼,可分成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两大部份。进一步考察,根据其四句一转韵的特点,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首四句破空而来,描写医巫闾雄健的气势和神奇的来历。它座落在古幽州的北部,像一位封疆大吏,率部镇守着金国的北疆;座座山峰像成千上万枚锐利的兵刃,直刺天穹,蜿蜒盘曲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在霞光的映射下,山崖呈现出殷红的血色,这使诗人想起了关于此山来历的神奇传说:莫非这就是秦始皇当年令神人鞭石留下的血迹吧?这起首四句既写出了山势之高雄,又写出了历史之悠久,足以笼罩全篇,并将读者带进一个空旷、邈远的神奇时空之中。
“崩崖岸谷森云树”四句,诗人带领我们由远而近,缓缓步入游山之途。这山之独特景观,一在山势之峭拔,崩崖裂石,刀劈斧凿;二在树木之丰茂,郁郁森森,高耸入云。佛寺庙宇座落在绿村掩映的山间,寺门横占着山路一方,更令人感到山中处处有奇。然而山景应接不暇,佳趣纷至沓来,写不完也道不尽,于是诗人笔头一转,引出一位北宋山水画家李营丘来。营丘是被誉为“古今第一”(《宣和画谱》)的北方山水画家,传世之作有《茂林远岫图》、《睛峦萧寺图》等,有“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圣朝名画评》)之妙。可是诗人认为,营丘的山水画,只不过表现了两三处峰峦,像医巫闾这样气势磅礴的全景,他还未能画到。这样写来,便有力地收束住对山景的描绘,为读者留下一片广阔的想像空间,使医巫闾的雄奇景观,尽在不言之中,实为以少胜多之妙法。
“我方万里来天涯”四句,诗人开始抒发游宦北地的感慨。据《金史》本传记载,蔡珪于天德三年登进士第后,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澄州在金属东京路,今地在辽宁海城。初入宦途即远征北疆,当然会引起诗人心态极大的波动。最初的感受是道路崎岖,盘旋缭绕,风沙漫天,生理上心理上都很不习惯。直到来到医巫闾山间,明秀的山色令诗人的心境豁然开朗,旅途的风尘烦恼也一扫而光。“好在岚光日夕佳”一句,既是借用陶诗的成句“山气日夕佳”,也是实写实情,表明诗人从早到晚留连山色岚光,乐而忘返。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的家乡有封龙山,而仕宦之地有医巫闾。诗人认为,只要有明秀的山水相伴,那么,无论在南在北,无论居家从政,都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都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诗人用“不妨世有扬州鹤”的典故来表明,他相信自己在功名事业的追求与山水审美的追求两方面,能够做到高度统一,两全其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