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唆龙与经岩叔夜话》诗词注释与评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唆龙与经岩叔夜话

绝域当长宵,欲言冰在齿。

生不赴边庭,苦寒宁识此。

草白霜气空,沙黄月色死。

哀鸿失其群,冻翮飞不起。

谁持花间集,一灯毡帐里。

【注释】

唆龙:又作梭伦、梭龙等。经纶,字岩叔,姚江人,善绘仕女图,作客纳兰明珠家。康熙二十一年(1682)性德觇梭伦,经纶随行。经岩叔不但工绘画,而且通儒术,重友尚义,与性德很是投缘。性德另有《与经生夜话》、《龙泉寺书经岩叔扇》(二首)写与此人。绝域:远边极塞。当:正值。宁识此:怎能有此切身体会?翮:羽毛,亦指翅膀。

【评析】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纳兰性德奉旨觇梭伦,经岩叔随行,此即为此而作。诗中首先营造了苦寒的边塞风光:夜色冰冷,欲开口说话却已“冰在齿”;广袤的戈壁滩上死寂一片,清冷的月光下传来孤雁翅膀冻伤无法飞行的哀鸣。整首诗写景状物由外而内、由远及近,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各角度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性德军营帐外,画面感极强。诗人以特定的边塞意象如“哀鸿”、“沙”、“霜”、“白草”、“毡帐”等入诗,呈现出一幅绝域苦寒图。“冻翮飞不起”意与“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草白霜气空,沙黄月色死”二句极写沙漠的苍凉绝望,却又在悲情中流露出些许豪壮之气,可视为对唐代边塞雄浑风骨的继承。然而在此极悲凉的情境中,尾联“一灯”语突现一丝光亮和温暖:营帐中一点灯影下只见一人在轻吟《花间集》,竟为荒凉大漠平添一丝纤柔。在沿袭边塞诗歌雄浑、悲壮风格的同时,性德又融入了独有的柔婉多情,故“草白霜色空,沙黄月色死”之绝塞苍凉,终不如“谁持花间集,一灯毡帐里”更能代表诗人的气质—独特的风流浪漫、多愁善感。这一温情浪漫形象的塑造成就了这首边塞诗最重要的价值—看似七分侠骨,三分柔情,实则以柔克刚,柔情的力度更胜侠骨几分。天赋灵秀注定性德虽写传统题材,却偏偏不落窠臼,刚柔相济,自成一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