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滇云风俗·岁时节日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滇云文化·滇云风俗·岁时节日

节日是各民族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在文化的延续和传播过程中,节日文化实质上是重要的途径或载体,它凝聚并规范着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及各种文化习俗。云南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民俗传统各不相同,各民族的节日也就各具特色,构成云南如如画的民族风情。

(1) 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新年节日,由于受汉族的影响。云南的白、纳西、壮等民族都在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五左右过春节。而傣族则以傣历正月(约当夏历三月)为新年,过“泼水节”;哈尼族则以十月为岁首,在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过年,有的又过“六月年”,傈僳族则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过年。

云南汉、白等民族过春节的活动内容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同,他们都把春节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腊月二十四开始,民间就举行祭灶君、打扫卫生、准备年货。二十七到二十八,人们沐浴理发、穿戴整齐准备过年。除夕,每家换上新的对联,有的山村人家在庭院中裁插干直体圆的青松,上挂灯笼,并在堂屋和院子中铺上青松毛。晚上,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并举行祭祖活动。人们团坐,叙旧话新,称为守岁。民间儿童多争相洗脚,以盼来年“处处赶得着”。

大年初一,青年人多早起去“挑头水”或“接新水”,然后举行拜长辈,长辈要为小辈祝福,并给压岁钱。然后亲友互相走访拜年、祝贺。孟海的布朗族要用芭蕉叶包上两份红糖糯米粑粑,各插上一对红烛,两朵鲜花前去家族长家拜年。滇西北的藏族则亲友间互赠哈达,祝贺吉祥如意。宁蒗的普米族则在大年初一为年满十三岁的少男少女举行“穿裤子”和“穿裙子”礼,作为他们成年的标志。

新年期间,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汉、白、纳西等民族要耍花灯、耍龙灯,并伴以耍猴子、白鹤、蚌壳、龙珠、云纹等。内地各县的汉族人民要耍花灯、唱滇戏,滇西北的人民则荡秋千,傈僳族人民举行射驽比赛和赛歌会,傣族则放高升、耍龙舟等,城镇地区则举办各种灯会、灯展和放礼花。

(2) 元宵

元宵节是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夏历正月十五日夜晚。这一天被称为上元,上元之夜叫元夜,因这一天人们习惯吃元宵,故称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天过后,标志着春节完全结束,人们要将主要的工作投向生产。云南的汉族和受汉族影响的白、纳西、壮等过春节的民族也过元宵节。界时各民族也要吃元宵(俗称“汤圆”),乡村地区耍龙灯、唱花灯、城镇地区多举办灯会,人们纷纷出来赏灯、猜谜,欢声笑语,尽情玩乐。

(3) 清明

清明节是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同时又是汉族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阴历在三月内),民间习惯祭祖扫墓。云南的汉族以及受汉族影响的白、纳西、壮、瑶、阿昌等民族也过清明节。届时人们携带果品、纸线、魂幡前往,“四野如食”,为祖先坟茔除草添土,化纸祭拜。扫墓之后,人们借此郊游,称为“踏青”,将所带果品、饭食野炊之后,尽兴而返。

近年来,政府在清明节时组织各地群众前往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这对各民族人民的影响极大。

(4) 中秋

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夏历八月十五日,恰值秋节正中,民间习惯于这一天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因此叫做中秋节。云南自明清以来汉族大量进入以后,中秋也就成了云南汉族及受汉族影响的白、纳西、彝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昆明近郊的撒梅人届时自制月饼,备好瓜子花生毛豆,全家团聚,赏月谈心。各族青年还赴公共场地,唱歌对调,通宵达旦。

(5) 景颇族的目脑节

目脑节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因载瓦方言的差异,又叫做“总戈”,意为“大伙跳舞”。其最初是为祭祀天神“木代”鬼而举行的仪式,是区域性的带有宗教含义的活动。据传说,目脑(总戈)是太阳公公邀请地上的万事万物参加的一次大型舞蹈盛会,鸟雀们回来后便在一株黄果树下举行,推孔雀带头。这一现象被景颇族创世英雄宁贯娃看见,便决定把它移植人间,他在喜玛拉雅山脚划定舞场,举行了第一次人间目脑(总戈),周围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们在铜锣的配合下,像孔雀、彩蝶一样翩翩起舞,庆祝景颇族人民的吉祥幸福。

其后,景颇族人民在五谷丰登、迎接贵宾、儿女婚嫁、亲人远离或团聚时都要举行规模不同的目脑(总戈)。民间最大的目脑(总戈)节时间一般在夏历正月十五日以后的第九天,选双日举行,可延续二、四天或六天。节日期间,人们先在相对固定的场地竖起高约二十米的目脑柱,上绘表示祖先迁徙和创世纪的花纹,色彩斑斓,有的纹饰还表示舞踏行进的路线。两柱之间交叉放置两把砍刀,银光闪闪,象征人民强悍刚毅的性格。柱档两端设木刻犀鸟、孔雀各一只,柱前立活竹高竿,表示生命常青。目脑柱的两侧还有两块高约八米的木板,上绘美丽有趣的图案,象征子孙昌盛。上方挂有横匾,上绘相传为景颇族发源地的喜马拉雅山。两旁搭有高台,象征放眼远处,展望未来。高台周围立有木柱,上挂芒锣、大皮鼓及其他乐器,外层围以竹篱笆,象征吉祥和胜利。

节日开始后,四乡八寨的景颇族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喜气洋洋地汇往广场。太阳一出来,目脑(总戈)典礼正式开始,鼓乐齐鸣,一队妇女盛装出场,头顶花篮从篱笆右门鱼贯而入,顿时礼炮齐鸣,欢声四起。来自各地的景颇族同胞互相赠物敬酒,然后在两位头戴孔雀羽帽,手挥长刀的老人领导下,踏着鼓点列队绕场,边歌边舞。男子多手执长刀或横挎象脚鼓,女子持手绢、纱巾、花扇、树叶等物,舞步刚健优美,队列整齐而变化有序。参加者多时可达两三千人,人们兴高彩烈,高亢欢呼,真是山鸣谷应,颇为壮观。目脑(总戈)仪式一旦开始便不可停息,一连要跳两个以上的通宵。

过去,目脑(总戈)节多由山官主持,一般四、五年举行一次。每次祭典要杀牛十几头至几十头,耗费粮食数千斤。现在,景颇族目脑(总戈)节中的宗教含义逐渐被摈弃,有关部门组织歌舞表演,增加会期商品供应,丰富了节日的内容,每年定期举行,使其成为当地各民族的新春联欢盛会。

(6) 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傣语称为“尚罕”或“京比迈”,意即“新年”,又叫“厚南(泼水节)”、佛诞节、浴佛节或花节,属小乘佛教一岁之首的宗教节日。傣历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金牛宫为新一年的开始,其时间多半在傣历六月,在快要闰月时又常在七月初,因此傣族以六月为首,傣历年一般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反复推移,即在公历四月中旬。这时人们就送旧迎新,互相泼水以示祝福。

据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滥施淫威,使风雨不定,庄稼难活,人们生活在灾难之中。魔王的七个妻子为了解除人间的苦难,决定将其杀死,她们经过多方探听,知道只要将魔王的头发拔下一根,拴住他的脖子就可把他杀死,于是乘魔王醉时去掉了他的头颅。但滚在地上的魔王头颅冒起了大火,眼看又要酿成灾难,为了不使百姓受害,她们七人只好将魔王的头颅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每当轮换时,姐妹们便泼撒清水,为替换下的人冲洗身上的秽物。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姐妹,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实际上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它是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逐渐在傣族地区广泛流传的。

泼水节一般持续三至四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中间的日子叫空日。节日的第一天清晨,人们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围坐在沙塔周围听佛爷念经。然后把一尊佛像抬到院中,全体妇女对其泼水,为佛“洗尘”。浴佛之后,青年男女便互相泼水祝福,继而形成全村性的泼水高潮。节日期间,傣族人民要举行以下几项传统活动,一是“丢包”,青年男女互相站为两排,姑娘将自己精心制成的花包抛向小伙子,然后互相抛接,以寻觅自己的意中人。二是划龙舟,身穿节日盛装的傣族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和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竟渡。参赛的龙舟披红挂绿,每只船内有数十名精壮的水手,指挥者手持芒锣站在船中,一声号令,一只只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飞驰。鼓声、号子声及岸上的喝采声响彻云霄。三是放高升,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先用竹子搭一个高升架,然后各寨将自制土火箭——高升放在架上点燃,高升便冒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飞向蓝天。哪个寨子的高升飞得高,哪个寨子的人就越光彩、越吉祥。四是跳象脚鼓舞、孔雀舞,各村寨的男女老少围成若干圆圈,男青年边舞边敲响象脚鼓,女青年踩着鼓点,翩翩起舞,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7) 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盛大街期和传统集会,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举行,为期五至七天。三月街过去又叫“观音街”、“观音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南诏时期,民间传说隋末唐初,恶魔罗刹占据大理,人民深受其苦。唐贞观年间,观音菩萨于三月十五日在中和峰下征服了罗刹,开辟了大理坝子,人民安居乐业。以后为纪念观音,白族人民便每年三月十五日在中和峰下聚集,焚香祭祀,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的街期。实际上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密切的关系,它的早期应该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在历史上的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演变为滇西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集市贸易和民族盛会。明清以后,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已很繁盛。

近年来的三月街期更加繁盛,会期一般延长至七至十天,人数多达近二十万人,上市牲畜万头以上,上市药材占云南名贵药材的大部分。附近的白、汉、彝、纳西、藏等民族盛装参加,进行物资交易,观看民族文艺节目,参加赛马和射箭比赛,其间也不乏青年男女的谈情说爱,对歌跳舞,为集会增添了民族色彩。

(8) 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白、彝、纳西、哈尼、傈僳、拉祜、普米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因点燃火把为节日的中心内容而得名。其时间一般在夏历六月初或二十四日、二十五日,持续一至三天。火把节古称“星回节”,古人以“星回于天”为腊尽岁终,而西南各民族的先民有以伏为腊的习俗,他们以北斗柄下指与上指来划分伏腊,从这种“斗柄指向”意义上说,腊“星回”,伏亦“星回”,故西南民族以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为年,火把节也就是他们的年节。

火把节的来历因民族各异而传说较多,一说相传汉代彝族妇女阿南的丈夫为汉将郭某所杀,阿南誓不从郭,赴火自杀。人们为纪念阿南,每年于此日燃火把凭吊。一说南诏王皮逻阁会五诏于松明楼,邓赕诏妻慈善夫人劝阻丈夫不成,便在丈夫手上戴一铁钏。皮逻阁火烧松明楼后,慈善夫人据铁钏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后来皮逻阁又想娶她为妻,慈善夫人安葬了丈夫后,闭城自尽,人们为纪念她,每年于此日燃火把凭吊。彝族支系撒尼人传说:阿育神把五谷撒到地上,人间丰衣足食,引起了天王的不满,便派大力神下界破坏。大力神为表现自己的力量,将水牛扭翻在地,阿细人的英雄朵阿惹姿与大力神摔跤,将他击败。大力神又撤下香炉变成害虫,人们便点燃火把,烧赶害虫。纳西族传说:玉帝嫉妒人间的美好生活,派掌火天神下界放火,天神不愿烧毁人间,最后被杀。他的一滴血掉到地上,变成一个小孩,教人们连点三夜火把以瞒玉帝,后人为纪念这位天神,便每年都过火把节。彝族支系阿细人传说:阿细人的英雄阿真为救同伴,将火把捆在羊群的角上,冲进城堡,烧死奴隶主那迢迢,救出同伴,以后便年年点火把庆祝胜利。彝族支系撒梅人传说:撒梅王为保卫家园被入侵部落杀死,人们便点起火把寻找他的精灵。拉祜族传说:善人用蜂蜡裹在羊角上,点上火,于六月二十四那天找到并制伏了专吃人眼的恶人,人们为纪念这位善人,便于每年的这一天燃火把庆祝。傈僳族传说:诸葛亮南征到了维西,帮助百姓开田种稻,派兵回四川运稻种,因路上有猛虎和瘴气,人们便点起火把驱散瘴气、赶走猛兽,于六月二十四日接回运稻种的士兵。以后便以这一天为火把节,庆贺民族亲睦友好。

火把节期间,人们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每家门前竖小火把。晚上点燃,村寨一片通明,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插于田边地角,有的还要杀鸡祭“地公地母”。然后回到寨中,绕大火把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并在火把上撒松香粉,通宵达旦。年轻人利用节日寻找意中人,老年人围坐火边谈古道今,有的地方还要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打秋千等娱乐活动。在节日之夜,滇云高原处处火把灿烂,有如繁星降地,眼花缭乱,村村寨寨歌舞狂欢,热闹异常。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各种宗教活动,杀猪、杀牛祭神,祈求丰年,驱除鬼祟。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火把节已成为各地宣传自己、介绍自己、进行商品交易的经济文化盛会。

(9) 纳西族的桑多节

桑多节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二月八日前后举行,其来历与纳西族的宗教信仰有关。

纳西族有悠久的历史,文献上称为“摩沙”、“磨西”、“么些”、“摩梭”等。他们世代聚居在丽江坝子及其周围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丽江成了中原佛教(禅宗)和藏传喇嘛教(密宗)交汇的地方,红教喇嘛寺从藏区往南传到丽江为止,禅宗和尚庙由内地往北也传到丽江为止。因此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他们既普遍信仰受藏族钵教(黑教)影响的原始巫教东巴教,又信仰佛教和喇嘛教,有的还信仰道教。此外,纳西族还非常崇奉祖先,信仰以“桑多”为至尊的本主神灵,“桑多节”就是从这个本主信仰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到今天成了纳西族全民性的传统节日。1986年8月29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八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桑多节”为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日。

“桑多”又译“三多”、“三朵”,是指纳西族的战神,民间关于“白沙桑多”的传说较多。一是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牧羊人在玉龙雪山上放羊,羊群中跑进一只白獐,化为白石,放羊人背石回家,开始很轻,后来越走越重,他把石头放下歇气,哪知一放下白石就重约千斤,再也背不起来了。人们得知此事,认为是神显灵,就在石头停住之处盖庙供奉。后来,每当丽江人与外地人争战,就常有一个穿白衣白甲、骑白马、持白矛银刀的将军为其助战,这便是桑多大神。从此,桑多成了纳西族的民族保护神,每年定时祭祀,逐渐演化为传统节日。实际上桑多原是古代纳西族心目中的圣山玉龙雪山的人格化,因此位于丽江白沙玉龙雪山麓的北岳庙,纳西语称“桑多阁”,是为纪念桑多神的。庙内古柏参天,一进三院,旧时每年二、八月的羊日,不分官民都要前去献牲祈福。今丽江五凤楼前,纳西族专门塑有形象与传说一致的桑多神像,年年祭祀。

另一个传说中“桑多”是木土司的家将,在一次外地民族入侵木土司领地的战斗中,“桑多”率众抵抗,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人血流成了三条河,最后“桑多”也负伤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牺牲的地方盖了“桑多庙”。纳西族人民认为“桑多”是民族最大的保护神,他是属羊的,所以人们在每年二月的第一、二个羊日(未日),木土司家在第三个羊日,抬着全猪、全羊以及鸡、鱼等供品献祭,烧天香,磕头礼拜,非常隆重。后来,祭祀桑多演化为纳西族全民性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村为单位,准备猪、羊等祭品,用马帮驮着柴禾、行李去北岳庙即桑多阁进香,然后唱歌、跳舞并聚餐,尽兴三天而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