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燕歌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刘因
蓟门来悲风,易水生寒波。云物何改色,游子唱燕歌。燕歌在何处,盘郁西山阿。武阳燕下都,岁晚独经过。青邱遥相连,风雨堕嵯峨。七十齐郡邑,百二秦山河。学术有管乐,道义无邱轲。蚩蚩鱼肉民,谁与休干戈?往事已如此,后来复如何?割地更石郎,曲中哀思多。
《燕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为流行于古燕地(今河北省北部)的乐曲。因地处北方边陲,征戍不绝,所以大都用来咏叹旷夫思妇的离别之情。刘因这一首虽也说“曲中哀思多”,但他的哀思却是痛心于国土沦丧,山河易主,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因而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诗中“唱燕歌”的游子当是作者自己。他来游燕地,踽踽独行在盘曲攒聚的西山之下,风物顿改,四顾凄凉。 “蓟门来悲风,易水生寒波”,一派萧瑟凛冽的秋气席卷了幽燕大地。当他行经当年燕昭王所筑之下都武阳城时,又见青黛一抹的山丘连绵远延,秋风暮雨袭来,仿佛要把高峻的山头毁掉。诗人如此渲染燕地秋气之浓重、云物之改色,意在昭示此地战乱频仍,灾难不断。欧阳修《秋声赋》说: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子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云物”,指日旁云气之色,古时用以识别凶吉水旱。因此,这一段写景意在暗喻燕地的灾难深重。由于诗人重见易水寒波,自然想起荆轲刺秦;经过武阳, 自然想起昭王图霸, “七十齐都邑,百二秦山河。”高度概括了燕国的历史教训。燕昭王初即位,国家刚被齐国战败,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遂联合盟国,大举伐齐,攻破临淄,连下齐城七十二座,号称中兴。至燕太子丹,却放弃富国强兵之道,任用荆轲谋刺秦王,孤注一掷,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燕地遂成秦国领土。究其兴灭之理,正如苏洵《六国论》所说: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而国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由此可见,抗战国则存,地则固;舍此,国则亡,地则削。诗人故国神游,思接千载,感慨着有多少朝代旦行管仲、乐毅的霸道权术,不知孔丘、孟轲的仁民爱物,以至使百姓历遭祸乱,倍受鱼肉鲸吞之苦,又有谁为他们巨手回天,制止战争呢?诗人《发荆轲山》说:“遗台古树空崔嵬,平芜落日寒烟堆。纷纷此世亦良苦,今古燕秦经几回?”悲伤强秦灭燕的历史不断重演,人民在战乱中蒙受的灾难无休无止。至此,诗人的悲慨已超出了一朝一姓的兴亡,把满怀同情寄于人民百姓。
历来吊古意在伤今。诗人也不例外:“往事已如此,后来复如何?”所谓“后来”,显然是指晚唐至今的一段历史。 自从五代时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取契丹扶植建立后晋以来,后汉、后周至宋朝均未收复。而宋朝在对外关系中更加软弱,不断割地、赔款给辽、金,致使“幽燕不照中天月”,“白沟移向江淮去”,(刘因《白沟》诗)所以他痛心地喊出:“割地更石郎,曲中哀思多。”这哀思,浸透了诗人故国沦丧的悲悼,饱和着痛心对人民不堪民族压迫的积愫。这其中,自然也包含着蒙古灭宋、入主中国的现实。
总之,这首诗以燕地深秋的风物起兴,触动诗人对燕国兴亡的缅怀,再归结到对国家民族命运及人民灾难的悲悯。诗思纵横捭阖,神完气足。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首诗也正是一曲燕市悲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