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注》序|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①,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 六艺之钤键, 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尔雅》者,盖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豹鼠既辨,其业亦显。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昧, 为之义训。璞不揆梼昧。, 少而习焉, 沈研钻极二九载矣。虽注者十余,然犹未详备, 并多纷谬(14),有所漏略,是以复缀集异闻、会萃旧说。考方国(15)之语, 乐谣俗之志。错综樊孙⒃,博关⒄群言,剟其瑕砾⒅,搴其萧稂(19),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21),阙而不论。别为音图, 用祛未寤。辄复拥篲(22)清道,企望尘躅(23)者,以将来君于亦有涉乎此也。

(“十三经注疏”本《尔雅》,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注释 ①指归——主旨。②兴咏——歌咏。③绝代之离词——绝代,远古年代。离词,不同的词语。④津涉——本指渡口,此指入学的门径。⑤钤键——钥匙。⑥潭奥——深奥之处。⑦摛翰者之华苑——摛(chi)翰,铺陈词藻。摛翰者指作家。华苑即花园。⑧博物——博识多知。⑨中古——次于上古的时代,说法不一,可以指商周时期、虞夏时期或秦代。⑩豹鼠——鼠的一种,身有豹文。⑾赡闻——见多识广。⑿耽昧——深切体味。⒀不揆梼昧——不揆,不才。梼昧,愚昧。⒁纷谬——错乱。⒂方国——四方诸侯之国或四邻之国。(16)错综樊孙——错综,交错综合。樊,指汉代樊光;孙,指三国魏孙炎,二人都为《尔雅》作过注,此处可概指所有为《尔雅》作注的学者。⒄博关——广泛涉猎。⒅剟其瑕砾——剟(duo),删除。瑕砾, 比喻粗劣的东西。⒆搴其萧稂——搴(qian),高举。萧稂(lang),优秀的东西。⒇援据征之——引用证据证明。(21)了——明白。(22)拥篲——拿着扫帚,古人迎候宾客的一种礼节,表恭敬之意。(23)尘躅(zhu)——踪迹。

赏析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先秦典籍经历了秦代的摧残和秦末的战火已所剩无多,汉代以后人已不太明白,而汉代儒家道统的建立又使解释经书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于是兴起了注释之学,如《诗经》有《毛诗诂训传》, 《论语》有何晏《论语集解》,《左传》有杜预《春秋经传集律》,成为汉魏晋六朝文化的一大特色,郭氏的《尔雅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

《尔雅》是怎样一本书呢?魏代张晏《汉书注》说: “尔,近也;雅,正也。”就是通过解释古语和方言,使之接近民族共同语。据现代学者考证,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作者已不可确考。《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大致是按照意义和事物类别编排的,开创我国辞书一大体系,即“雅学”体系。作为这一系列工具书的鼻祖,它的地位就异常重要了。郭璞的序文明确指出了它的两个重要价值:“总绝代之离词”、“可以博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第一个价值主要体现在前三篇: 《释诂》、《释言》、《释训》。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释说: “《尔雅·释诂》者,释古言也; 《释言》者,释方言也;《释训》者,释双声、迭韵、连语及单辞、重辞与发声助语之辞也。”这三篇中包含的大量词语训释,可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当代学者说:“熟读《尔雅》则视《诗经》、《尚书》如同白话。” (殷孟伦语)确实是观览经艺的津梁。如《尚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其中“钦、若”不好懂。《释诂》:“钦,敬也。”《释言》:“若,顺也。”孔安国传:“尧命之使敬顺昊天。”与《尔雅》解释完全一样。再对照一下《史记·五帝本纪》:“乃命羲和,敬顺昊天。”也是相同的。又如《诗经·豳风·七月》: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释训》:“祁祁、迟迟,徐也。”而毛传:“迟迟,舒缓也。”二者解释也可以互相印证。可见, 《尔雅》对于古人读懂文献典籍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

《尔雅》共十九篇,除以上三篇,还有《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六篇,内容涉及亲属称谓、建筑、器用、音乐、天文历法、地理山川、草木本植物、昆虫、鱼类、鸟类、兽类和家畜等诸多领域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是一本百科辞书,对阅读古书、研究古代文化都有帮助,如《诗经·卫风·硕人》说庄姜是“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其中“姨、私”意义特殊,而“私”更显得古怪。《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毛传与此相同。所以这几句诗可以翻译成:她是齐侯的女儿,卫侯的娇妻,东宫的妹子,邢侯的小姨,谭公就是她的妹婿。又如《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 《释畜》: “羊,牝、牂。”牂羊,即母羊。《释诂》:“坟,大也。”就是说,母羊长了个大脑袋,与毛传同。

《尔雅》由于汇集了大量上古语词,成为读经解经的重要工具,在汉代就已被立为博士,并进而收入十三经。它的作用不是任何一种注释书可以代替的,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夫六经皆以明道,未有不通训诂而能知道者,欲穷六经之旨,必自《尔雅》始。”这个评价是公允的。那么为什么又要汇总十六篇专门语词呢?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作一个博物学者是古人一向提倡的。

郭璞的注文比起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确实粗疏得多,但汉代学者的注解多已亡佚,一直到北宋才有邢昺潜心研究《尔雅》,所以《尔雅义疏》序言说:“至唐代但用郭景纯之注而汉学不传。”郭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解,北宋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尔雅注》承前启后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