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贺新郎①·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②。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③。怅平生④、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⑤。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⑥,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⑦,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⑧。知我者,二三子⑨。
①贺新郎,词牌名。 ②邑,指铅山县邑。仆,自我谦称。 ③甚矣,非常,十分。 ④怅,感叹、惆怅。 ⑤“问何物”句,而今什么东西能博得你的喜爱? ⑥“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句,化用陶潜的《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搔首,挠头,烦急的样子。就,成。 ⑦“江左沉酣求名者”句,指南朝的那些纵酒放浪的名士清流。江左,长江以东。浊醪,浊酒。 ⑧狂,愤世嫉俗的狂态。 ⑨二三子,借用孔子对其学生的称谓,指少数几个知心朋友。
这首词是为新造的“停云堂”而作的题词。
上片首句引用《论语·述而》,这里以散文的句式入词,贴切自然,包含着万千感慨。接下去引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辛弃疾增一“空”字,则呈青出于蓝。李白言三千丈缘于愁之多;辛则言愁有何用,我一生都白白地消磨过去了!如今年老体衰,那么对人间万事万物只好付之一笑了。悲愤中含有无限苍凉意。这里“只今余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是由上面“慨当以慷”的直倾胸臆转为婉转抒情。“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下片从饮酒着笔,说自己对酒思友,抒发自己知音难觅的孤寂。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句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结句“知我者,二三子”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全诗犹如一首抒情交响乐,几经跌宕变化,时喜时悲,时低时奋,进退有序,最终以主旋律收束。
●贺新郎,参见第306页相关介绍。
●辛弃疾出生在沦陷区,生长在一个忠义奋发的家庭之中,他的祖父辛赞,在辛弃疾童年之时,就常带着一群儿童去游览,指画山河,培养他们的国家民族思想。因此辛弃疾的忠义天性是跟着他的生命一起成长的,所以稼轩词反映了南宋整个一代热爱祖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宋代出现辛词这座豪放的爱国词的高峰之后,在其影响下,豪放词的佳作大量涌现,在词的发展史上取得了和婉约词双峰并峙的地位。由南宋后期直到亡国,多少词人哀旷愤世的作品,无不继承辛词的爱国传统和豪放风格,在词坛中留下长远的影响。
●白发,令人倍感凄伤与消沉的惨淡意象,读之使人深感压抑与惆怅。古诗词中白发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仅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中就十七次用到“白发”。“白发空垂三千丈”写出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功名无望,叹老伤怀的一种感情。
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一首词。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