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七言诗·积雨辋川庄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维《七言诗·积雨辋川庄作》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原诗今译】



雨后空阔的林野烟火迟迟上升,

好雨催起农忙,家家煮饭饷耕。

无边的水田掠过了白鹭的飞影,

幽深的树荫中传来黄鹂的歌声。

我在山中静观槿花的朝开暮谢,

我在松下爱吃无荤带露的葵菜。

我是个在朝争席罢归的野老啊,

鸥鸟,你见我为什么更相疑猜!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篇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并流露出作者皈依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

首联两句是说因久雨潮湿,气压低而无风,故烟火缓缓上升,农妇们正忙碌着给那些还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饭。稍有些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庄稼人以柴禾为燃料,久雨不晴,柴禾也肯定要被淋湿受潮,不易点燃,即使燃着也是烟大火小,弥漫得满屋子全是,飘出去的也是徐久不散。饭菜一下子烧不好,农妇们怕田里的汉子们等得心焦,忙得团团直转,一煮好饭菜就赶快送去。所以,这两句诗表面是勾画风景,实则侧重写农家生活的繁忙紧张。

颔联两句写夏日原野上美丽的风光。水田广布,一眼望不到边际;绿树扶疏成荫,不时飞过几个白鹭,鸣响几声黄鹂。这两句状物生动,写景明丽,经常为人们所称道。从色彩上看,以大片墨绿色的水田和夏木为衬景,上面再点缀着几个“白鹭”和“黄鹂”,色彩对比鲜明,层次清晰,形成一幅极美丽的画面。从音响上看,静谧空旷的田野上,不时传来了几声白鹭的嘹唳和黄鹂的鸣啭,像银铃一样在湿润的空气中振动,清脆悦耳,越发显出田野的空旷静寂,在写法上是动中求静。

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一段聚讼纷纭的公案。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诗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句子,便嘲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为王维鸣不平,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反过来说王维是原告,李嘉祐是被告,这两句诗的著作权应判归王维。我们认为,嘉祐与王维同时而稍后,究竟谁抄袭谁的诗句,现在已很难考证了,也没有必要考证。但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宋人叶梦得说: “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因袭之中有创造,以后出者为精,所以还是王维袭用嘉祐的可能性大,但这却是点铁成金,委实是“精采数倍”了。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颈联这两句是说诗人自己独居养性,常对朝槿冥想静思,或者采摘露葵以供斋食。朝槿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暮落,故称。古人用它作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是一种野生菜蔬。这里代指素朴简单的生活。王维本信佛教,中年以来妻亡无子,政治上又失意,所以在生活上更是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过着一种隐逸野居的生活。

尾联两句连用两个典故,抒发自己的议论和感慨。野老,是作者自谓。争席,争夺地位的意思。据《庄子·寓言》记载,阳子居去见老子的时候,旅店中的人都欢迎他,纷纷拿出凳子给他让座位。可是当他从老子那里学道归来时,旅店中的人不再给他让座了,而是与他争席。这说明他与别人都已得了自然之道,互相间没有什么隔膜了。海鸥相疑,用《列子·黄帝》的典故。传说海边有一少年,经常与海鸥在一起玩耍。后来,他父亲知道了这件事,要他把鸥鸟捉回来。第二天,当他再到海边去的时候,海鸥就不再理他了,飞得远远的。这两则寓言,一正一反,表明作者已从世事尘氛中超脱出来,过上了笑傲林泉、与人无争的隐居生活。

王维本少有壮志,才调绝伦,但因天宝年间奸相当道,政治失意,个人生活又连遭不幸,所以不得不在辋川风月中消磨壮怀。但这种隐逸也绝非全然没有意义,它表面上是现实生活的逃遁,实质上是精神领域的负隅顽抗——在现实的政治目标失败之后,又从精神上高扬了主体人格的独立自足。人世的险恶机巧,使得作者转而亲近自然,知己泉石,友于花鸟,扣知音于索漠。这对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来说,是他抗争社会的情绪的唯一流向,也是他反观现实的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字字句句都洋溢着对自然的喜爱亲和,是王维作品中兴味深远、淡雅幽寂的一首好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