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隆中对》原文与翻译、赏析
[晋] 陈 寿
先主屯新野
②,徐庶见先主
③,先主器之
④。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⑤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
⑥,不可屈致也
⑦,将军宜枉驾顾之
⑧。”由是先主遂诣亮
⑨,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⑩:“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11),主上蒙尘
(12)。孤不度德量力
(13),欲信大义于天下
(14),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
(15),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
(1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
(17),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8)。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9)。孙权据有江东
(20),已历三世
(21),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
(22),利尽南海
(23),东连吴会
(24),西通巴、蜀
(25),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2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7),将军岂有意乎
(28)?益州险塞
(2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0)。刘璋暗弱
(31),张鲁在北
(3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33),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34),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5),西和诸戎
(36),南抚夷越
(37),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8)。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9)。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0),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诸葛亮早年隐居之所。对,对策。②先主,三国蜀主刘备。新野,在今河南新野南。③徐庶,字元直,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人,时为刘备谋士,后归曹操。④器之,器重他。⑤将军,时刘备为左将军,故称之。⑥就见,犹言往见;去见他。⑦屈致,委屈他来见,犹言召来。⑧顾,拜望。⑨由是,于是。诣,往见。⑩屏(bing饼)人,命左右随从走开。(11)奸臣,指曹操。曹操于董卓灭后,为争取主动,迁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汉室正统的观点看为“奸臣”。(12)主上蒙尘,汉献帝被逼迁于许都(今河南许昌西南),故言蒙尘,言受难。(13)孤,周代小国之君称孤。刘备时任豫州(今河南省境)牧,故自称孤。度(duo夺)德,揣度自己到底有多大德行。(14)信,通“伸”,伸张。(15)用,以。猖獗,栽跟斗。“獗”与“蹶”通。(16)董卓,汉灵帝时的西北边将。灵帝崩,何进召其入洛阳诛宦官。旋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关东兵起,卓挟献帝走长安,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后为王允、吕布所杀。(17)袁绍,字本初,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董卓乱政,诸州起兵讨伐,绍因历练深厚,兵多地广,被推为盟主。卓既诛,绍据河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战,败于曹操,遂一蹶不振,旋病死。(18)天时,老天保佑。(19)诚,的确。争锋,争胜。(20)孙权,东吴开国之主,字仲谋,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江东,长江下游地区。(21)三世,孙权父孙坚,曾与袁绍等讨董卓,领豫州刺史,封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侯。兄孙策,初定江东之地,封吴侯。由坚至权,是为三世。(22)荆州,古九州之一,约有今湖南、湖北及广东部分地区。汉,汉水。沔(mian免)水,即汉水之上游。(23)利尽南海,可收尽南海所有的一切便利。南海泛指南方近海之地。(24)吴、会,指吴郡(今江苏吴县)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25)巴蜀,巴郡,治今四川重庆。蜀郡,治今四川成都。巴蜀是这一地区的泛称。(26)其主,指刘表,时为荆州牧,素无远志,仅图自保,故诸葛亮说他不能长守所据之地。(27)殆,大概。资,帮助。(28)岂,即“其”,表疑问的助词。(29)益州,汉置,今四川境。险塞,险阻。(30)高祖,汉高祖刘邦。因之,凭借它。(31)刘璋,时为益州牧,才志实力俱不足以称雄于当时。(32)张鲁,东汉张陵(即张道陵)之孙,以神鬼之说惑众,据汉中凡三十年,后败降曹操。(33)胄(zhou宙),后裔。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王胜之后。(34)总,合,聚。也即包揽之意。(35)岩阻,山岩险阻之地。(36)诸戎,指西羌诸族。(37)夷越,夷指当时南中(今云南)诸夷。越指交州(汉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境内诸越族。(38)政理,政治。(39)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40)秦川,犹言关中,指今陕西一带。(41)箪(dan丹)食,圆形竹篮里装了饭。壶浆,用壶装上米汤、豆汁。《孟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分析〕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各地纷纷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各地官吏、豪强趁机发展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军事集团,他们之间相互兼并,战乱长达20余年。建安十一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并积极准备南下,意在消灭盘踞长江流域的刘表、刘璋、孙权、刘备等诸侯,统一全国。
刘备此时实力尚弱,自沛县起兵后,转战多年,仍无立锥之地。正在他走投无路时,经徐庶推荐,公元207年,刘备曾三次拜访了当时年仅26岁的诸葛亮,求问兴复汉室的大计,并希望诸葛亮能辅佐自己,建立霸业。
本文记载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对前来拜访求计的刘备谋划建功立业的对策。文中诸葛亮详尽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联吴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策略。全文500多字,叙事清晰,论述透彻,语言简洁有力,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远大的抱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洞察力。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共两段,从“亮躬耕陇亩”到“将军宜枉驾顾之”。记叙并渲染了诸葛亮高洁的气质、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朋友们对他的推崇。
第一段先介绍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躬耕陇亩”,可见他并非趋荣慕势之辈。虽然诸葛亮避乱隐居,却又“好为《梁父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又写出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并非想做一个隐士,而是静观世变,以待时机,而且他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以示自己有着建立霸业的文韬武略。所有这些只有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才了解,并深信不疑。这也为下文徐庶推荐诸葛亮打下了伏笔。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大败曹江后,很得刘备赏识,但却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临行前,他推荐诸葛亮代替自己。徐庶以“卧龙”比诸葛亮,意味深长,一是诸葛亮确是个非凡的人才,如人中之龙;二是诸葛亮尚没有机会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如“卧”之“龙”;三是向刘备暗示,若能得到诸葛亮,“卧龙”一旦出山,辅佐刘备,定能呼风唤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从侧面又显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虽然刘备十分器重徐庶,对他推荐的人也比较器重,称之为“君”,但思想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想让诸葛亮与徐庶一齐来见他即可,而徐庶十分了解诸葛亮的秉性,所以他劝刘备对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希望刘备能“枉驾顾之”,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顿生好奇之心,答应了徐庶的要求。这为下文刘备“三顾茅庐”作了极好的铺垫。
第二部分,包括三、四、五自然段,从“由是先主遂诣亮”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写刘备“三顾茅庐”求教于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以及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许。
第三段,承上启下,写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求教诸葛亮。刘备思贤若渴,意切而心诚,而诸葛亮两次拒之门外,进一步反映他的清高不凡,同时也是对刘备诚意的考验。“三顾茅庐”对刘备、对诸葛亮都是一个转折。正如《出师表》中所写,诸葛亮对刘备礼贤下士的诚意十分感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从此刘备进入了他建立霸业的鼎盛时期。“三顾茅庐”也成为了历史上求贤的美谈而流芳千古。
接着作者写到刘备向诸葛亮问计。刘备先谈天下形势:汉室崩溃,奸臣专权,汉帝受胁迫;再谈自己的志向、作为和处境: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但“至于今日”却“遂用猖獗”毫无立锥之地,最后向诸葛亮问计:“君谓计将安出?”这一席话条理清楚,态度诚恳,讲自己“孤不度德量力”,“智术短浅”,丝毫没有虚矫之情,而且正气凛然,态度明朗而坚决,“欲信大义于天下”虽败“然志犹未已”。刘备的坦诚相见使诸葛亮为之所动,于是推心置腹地道出自己的对策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段,是写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对策,这是全文的主体。这一段层层深入,论述透彻,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诸葛亮先概括地叙述了天下群雄割据纷争的局面,然后逐一作具体分析。
曹操逐一击溃北方诸侯,实力强劲,是诸葛亮分析的首要人物。他以比较的手法将曹操与袁绍相比,指出曹操虽“名微”、“众寡”却能“克绍”,以弱克强,转弱为强的原因并非只是“天时”而是在于“人谋”,以此告诉刘备:运用智谋是由弱转强的关键所在。这也与刘备所说“智术短浅”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样的分析对刘备很有吸引力。接着,诸葛亮分析了曹操的军事实力——“拥百万之众”,在政治上又处于有利地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葛亮清楚看到了天下豪杰之中,曹操将是刘备未来的主要敌人。因曹操实力强劲,势力超众,一时不可与之争胜,所以他明确地向刘备提出了对曹操的策略——“此诚不可与争锋”。
其次,分析盘踞江东的孙权。地利上,孙权“据有江东”、“国险”;人和上则是“民附”、“贤能为之用”,而且孙权“已历三世”,基业深厚,由此诸葛亮的策略是——“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即告诉刘备,孙权可作为盟友,共抗曹操,而不能对江东的富庶有占有之念。
在分析了敌友双方的情况之后,诸葛亮开始分析刘备的情况,要求刘备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战略基地。诸葛亮首先将攻取目标指向荆州。荆州地形险要,“北据汉、沔”,物产丰饶,“利尽南海”,交通便利,“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国”,而可幸的是荆州牧刘表无能,难守荆州,正是一个攻取荆州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希望刘备不要坐失良机。其次分析第二个战略目标——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也是建功立业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并以刘邦成功的先例来鼓励刘备,而且目前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益州牧刘璋“暗弱”,“不知存恤”,那里的百姓“思得明君”,这不又正是“天所以资将军”的天赐良机吗?
于是诸葛亮不失时机地向刘备分析他的有利条件,告诉他应采取的内政外交上的正确策略。从政治策略上来说,刘备是“帝室之胄”;从品行上来说,刘备“信义著于四海”;而且他礼贤下士,“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故要“兴复汉室”,应当很有号召力。如果能取得荆、益两州,那真是如虎添翼,天下归心指日可待。由此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对内要“保其岩阻”,“内修政理”;对外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取得一个和平环境,着手发展国家实力,变弱为强,然后才能与敌抗衡,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兵分两路,以强大的实力攻向“宛、洛”、“秦川”,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以上对策分析,诸葛亮紧扣天时、地利、人和、实力等因素,从现状谈及未来趋势,突出人谋的重要性。在比较中突出刘备一方,分析刘备的有利条件——政治地位高,能取信于民,重视人才,以及不利条件——无战略基地和无杰出的“人谋”,并针对刘备的优势与不足,深入阐述,指点迷津,让刘备攻占战略要地荆州、益州,重视人才,搞好内政外交,方能成就霸业,说来条理清晰。
第五段,写刘备对诸葛亮对策的赞赏,“善”一字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赞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对诸葛亮更加信赖,而诸葛亮对刘备忠诚更加,两人“情好日密”,三顾茅庐终于让刘备求得了辅佐他建功立业的贤才。
第三部分,末段。写关、张不悦,反衬刘备对诸葛亮的了解与友谊深厚。刘备深知他对于诸葛亮有如鱼对于水一样重要,通过刘备对关、张两人的劝慰,再次赞扬了诸葛亮的杰出的才能。
文章重点“隆中对策”详写,首尾略写,详略很是得当,并且将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