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曲《游金山寺》原文与翻译、赏析
[宋] 苏 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
②,宦游直送江入海
③。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
④,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
⑤,江南江北青山多
⑥。
羁愁畏晚寻归楫
⑦,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
⑧,断霞半空鱼尾赤
⑨。
是时江月初生魄
⑩,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
(11),飞焰照山栖乌惊
(12)。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
(13),江神见怪惊我顽
(14)。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15)!
〔注释〕
①本篇选自苏轼《东坡七集》。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赴杭州就任通判,中途夜宿著名古刹金山寺而作。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金山上。②初发源,古人以为长江发源于四川岷山,作者故乡是四川眉山,故云。③江入海,古人以镇江扬州间一段江水为入海口。④中泠(ling铃),泉名,在金山西北。石盘陀,指金山。盘陀,江石巨大堆垛貌。⑤绝顶,山的最高处。乡国,家乡。⑥这句谓重叠的山峰遮断了自己的视线。⑦归楫,指归返镇江的船,“楫”是划船的工具,这里用作船的代称。⑧靴文,靴上的皱折。比喻波纹之细。⑨断霞,片片晚霞。鱼尾赤,鱼尾的赤色,形容晚霞。⑩初生魄,月初的月亮。(11)江心句,作者自注:“是夜所见如此。”《岭表异物志》:“海中遇阴晦,波如然(燃)火满海。”苏轼所见或与此相类。炬火,火把。(12)飞焰,腾起来的火光。栖乌,宿在窠里的乌鸦。(13)归山,谓辞官归隐。(14)顽,愚钝。(15)谢,表示歉意。岂得已,犹“不得已”的意思。归,归隐。如江水,古代对着江水发誓时的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公子重耳有次渡黄河时,对舅父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江水。”《晋书·祖逖传》载:祖逖渡江北伐,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江水。”这两句是作者的誓言,意思是我向江神表示歉意,不能归山是出于不得已,一旦有田即归隐,以江水为证。
〔分析〕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一场政治上的变法运动就此开始。其时,苏轼任职诰院(中央政府一专管颁发官吏凭证文书的机构),由于他对变法持有疑义,受到变法派排挤,先是被赶到开封府任推官,但是变法派御吏仍不甘休,诬告苏轼在前几年奔父丧返川时,曾贩过私盐,后因无“罪证”,只好不了了之。经此一劫,苏轼痛感在京城做官,凶险异常,非久留之地,于是要求外放,熙宁四年遂被任命为杭州通判。本诗即在其上任途中,路过镇江游金山寺时所作。政治上的失意,使苏轼即使目睹金山寺胜景,仍强烈地流露出了思念家乡,渴望归隐的心情。
诗的头两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诗人面对金山寺畔滔滔东去的长江,很自然地联想起了长江的发源地,今人虽经考证,知道长江发源于青海,但宋人一般认为长江始发源于四川岷山,故开首就说我的家乡就在这长江发源地,由于进入仕途,就顺流而下来到了它的入海口附近镇江,这样就自然地借长江之水把客地和故土相连,巧妙地在眼前之景中融入了思乡之情,也极简要地点明了自己的身世经历。接下四句,诗人则有选择地描写了昔日潮头冲刷留下的高处沙痕水迹,和出没于长江波涛中的乱石堆,寓有深意。从眼前所见景象来说,苏轼游金山寺在当年十一月三日,正逢冬天,长江进入枯水期,但诗人关注的却是长江丰水期,大潮在岩石高处所拍击出的沙痕;作者感兴趣的是这些盘陀石从古以来总是出没于江中,任凭江水冲刷。这样明里写了自然沧桑的变化,暗里却寓意人生起伏浮沉,曲折地道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余下两句:“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则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既处身于发源自故土的长江边,自然渴望能登高远望,一睹故土实貌,无奈路途遥远,重重青山阻隔,既然望不见故土,就更增思念之情,于是羁旅之愁蓦然再次涌上心头,反而无心观景而寻觅“归楫”。接着作者叙写了金山寺的山僧苦留过夜,作一过渡后,再次由抒情转入写景,极为传神地描写了落日景象及初月至二更时分江景的变化。写落日,作者用了两句对偶:“微风万倾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试想:宽阔的江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细纹犹如皮靴上的皱纹;无垠的蓝天,晚霞烧红了半边,像鱼尾那样红。这里动静相映,色彩交辉,虽然“靴文”“鱼尾”一类的比喻还未能脱俗,但诗人信手拈来,却也把夕阳下的江景描绘得醉人心魄。然而美景转瞬即逝,须臾江边天际月光初生,“魄”本指新月初升时,因光线暗淡,略可见圆形轮廓的那一部分,所谓“月之三而成魄”,初生魄,即可推断为初三,因是新月,故二更时分月落,天地顿时漆黑一片,可诗人仍游兴未尽,专注江面,忽然江中出现了奇景:“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原先墨黑的江面此刻似有火炬照得通明,连栖息在山间的乌鸦都受惊,是实景还是幻觉,连作者自己也弄不清,不由得心中纳闷,这非鬼非人的景象究竟是何物在作怪呢? 心情的逆转,使作者在忘我的寄情山水中又回到了严峻的现实世界里,结尾四句,不禁感叹道,面对如此美好的神奇山水,还不弃官归隐山林,江神一定会怪罪我的愚顽,也许这江中出现的非人非鬼的景象正是江神的警诫! 我要向江神致歉! 我之入仕途,实是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我要对着江水起誓,到了有糊口的田产那一天,我如还恋栈不去,就像江水一样逝去! 在这几乎不加修饰的直抒胸怀中,诗人那种渴求归隐而又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面,读来令人动情。
本诗在写作上由写景入手,以景引情,继而又以情观景,以致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加之语言通俗浅显,几近口语,可谓作者一传世佳作。
〔评说〕
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一往作缥渺之音,觉自来赋金山者,极意着题,正无从得此远韵。起二句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恰好由岷山导江至此处海门归宿为入题之语。中间‘望乡国’句,故作羁望语以环应首尾。‘微风万倾’二句,写出空旷幽静之致。忽接入‘是时江月’一段,此不过记一时阴火潜燃景象耳。思及江神见怪,而终之以归田。矜奇之语,见道之言,想见登眺徘徊,俯视一切。”
施补华《岘佣说诗》:“‘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确是东坡游金山寺发端,他人抄袭不得。盖东坡家眉州近岷江,故曰‘江初发源’;金山在镇江,下此即海,故曰‘送江入海’。中间‘微风万顷’二句,的是江心晚景。收处‘江山如此’四句两转,尤见跌宕。”
陈衍《宋诗精华录》:“一起高屋建瓴,为蜀人独足夸口处。通篇遂全就望乡归山落想,可作《庄子·
秋水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