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跋李庄简公家书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1)。时时来访先君(2),剧谈终日(3)。每言秦氏(4),必曰“咸阳”(5)。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一日,平旦来(6),共饭。谓先君曰: “闻赵相过岭(7),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8),岂能作儿女态耶(9)?”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10),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11)。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12),笠泽陆某书(13)。
〔注释〕(1)丈: 对长辈的尊称。李丈: 指李光。参政: 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简称。某: 陆游自称。(2)先君: 作者自称自己死去的父亲陆宰。(3)剧谈: 言谈激烈。(4)秦氏: 指秦桧。(5)咸阳: 以秦国都城代指“暴秦”,进而代指秦桧。(6)平旦:清晨。(7)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与秦桧不合,罢谪岭南,后绝食而死。岭:指揭阳岭,在今广东省揭阳县东北。(8)青鞋布袜: 此处指平民服装。(9)儿女态:儿女惜别之情态。(10)徒:迁谪。海表: 海外,这里指琼州,即今海南岛。(11)垂: 留传。范: 典范。(12)淳熙戊申,五月己未: 淳熙(宋孝宗年号)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元1188年6月20日)。(13)笠泽:太湖别称。陆游祖籍甫里(江苏省吴县),故陆游自署里居为“笠泽”。
〔鉴赏〕李庄简公,即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后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他性情刚烈,常讥讪朝政; 力主抗战,反对撤销国防、向金称臣纳贡,曾当着高宗的面怒斥秦桧的卖国行为。《宋史·李光传》载: “桧以亲党郑亿年为资政殿学士,光于榻前面折之; 又与桧语难上前,因曰:‘观桧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 因此,连遭秦桧打击迫害,屡次被贬,曾谪居琼州八年。被贬以后,仍风骨凛然,“论文考史,怡然自适。” 死后,赐谥庄简。著有《读易详说》、《庄简集》。《家书》是他被贬琼州时所写。
陆游的这篇“跋” ,不同于一般“跋” 的写法。作者通过回忆李光罢归的言行,生动而传神地勾勒了李光不畏强暴、刚直不阿的性格和英伟刚毅的豪迈气概。虽寥寥数语,人物形象却神情毕肖,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同时,在对人物的客观描写中,也流露出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具体说来,本文有如下特色:
选择生活片断,显其性格特征。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作者没有采取展开的手法,象小说那样通过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全面地展现人物的身世经历及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而是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两个生活片断、场面,作素描式的勾勒、点染。李光的精神、性格是丰富多样的,本文所要着力表现的是他性格中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方面。为此,文章以追述“逸事” 的方式,突出写了三件事: 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当时,秦桧盗弄国权,炙手可热,李光敢于怒斥他,将其与暴秦相比,深恶而痛绝之,虽屡遭打击而不屈,这充分表现了他重于国事,轻于己身的爱国思想及耿直、刚烈的性格特征。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绘李光厉声面叱秦桧的情景,但他忠烈刚毅的形象已卓然立于纸上。二是写他接到谪令,不是“悲忧出涕” ,而是毅然“青鞋布袜”而行。另据《宋史·李光传》载: 当李光面叱秦桧后,准备弃官时,高宗曾劝阻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联退而叹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而李光却果决地回答: “臣与宰相争沦,不可留。”第二天,“光丐去” 。这都表现了他甘愿削宫为民,不与奸佞为伍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的表现: “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 时也。”这说明他被贬谪以后,并未消极遁世,不惟自己坚守节操,而且叮嘱子孙也要这样去做。这种始终如一,矢志不移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以上的三件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成功地展示了李光的主要性格特征。
捕捉情态,传其精神。在塑造李光这一动人形象时,作者没有细描人物的容颜、须眉,而是采用“画眼睛” 的手法,以极其经济的笔墨,勾勒了人物的神情仪态。当李光言及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在这里,作者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舍貌取神”的笔法。文墨虽简约,表现力却很丰富。从那如炬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李光胸中熊熊燃烧的义愤之火; 从那洪钟般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李光对好佞义正词严的叱责。在整篇文章中,用以描写人物形貌的,仅此几笔,真可谓简约之至。文字虽经济,因用在了“点晴”之处,所以人物神情酷肖,声口宛然,活脱脱地立在了读者面前。
对比烘托,增其光辉。在生活中,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态度,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同遭罢谪,赵鼎与李光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赵鼎与李光的命运相同,曾两度任宰相,因倾向抗金,与秦桧不和,被罢谪岭南。过岭时,赵鼎作“儿女态” ,“悲忧出涕” ,迟疑徘徊,流露出对朝廷的惜别依恋之情,显得优柔寡断,比较软弱; 而李光不然,“谪令下,青鞋布袜行矣” 。换上平民服装,傲然而去,显得是那么刚毅,决绝,义无反顾,坦然自适。读之,似觉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在这里,对比手法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给李光的形象增添了许多光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