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苏轼·方山子传》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苏轼·方山子传

方山子, 光、黄间隐人也【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2】, 闾里之侠皆宗之 【3】。稍壮, 折节读书【4】,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5】。晚乃遁于光、黄间, 曰岐亭。庵居蔬食【6】,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7】,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8】, 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9】?”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10】。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11】,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12】,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13】,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14】,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15】, 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 园宅壮丽, 与公侯等【16】。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17】,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8】?



【注释】

【1】光: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黄: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

【2】朱家,郭解:均为西汉初年著名侠客《史记·游侠列传》里有两人的传。

【3】闾:里,巷的门.宗:尊奉。

【4】折节:改变往日的志向和行为。

【5】不遇:没有被起用。

【6】庵居蔬食:住草屋,以素食为生。

【7】毁冠服:不着仕人的衣帽。

【8】 方屋而高: 屋 (帽) 顶。方屋而高意为帽顶呈方形而且突起。

【9】 方山冠: 汉代祭祀宗庙时, 乐士舞女戴的帽子, 宋代多为隐士所戴。

【10】 矍 (jue) 然: 惊讶注视人的样子。

【11】 萧然: 清静冷落, 引申为屋里空荡荡的, 没有什么东西。

【12】 耸然: 吃惊的神态。

【13】 怒马: 马跑的急而猛。

【14】 今几日耳: 想起当时情景, 距今好象才几天。

【15】 世: 代代。勋阀: 功臣门第。

【16】 公侯: 古代爵位名, 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此指大官僚。等: 相同。

【17】 阳狂: 假装疯癫。

【18】 傥 (tang) 见: 意料之外的相见。



【赏析】

《方山子传》是苏轼贬谪黄州其间写的一篇传记体散文。他打破传记文学的写作常规, 在《方山子传》一文中, 改变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家世、生平等平铺直叙式的写作手法, 而着力选取人物活动的几组有价值的特写镜头, 几个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侧面, 一经作者维妙维肖地刻画描摹, 一个形象丰满生动, 有血有肉, 见心灵, 见性格的人物便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撷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是说易行难的事情。首先, 典型事例如何选择, 要求既要生动感人, 又要能有力地表现主题, 非有高超手笔难于做到。其次, 典型事例的选择还要反映人物的性格、家世及主要业绩, 处理不当, 就会导致文章写作失败。再次, 古来为人立传,被立传人多已作古, 总括一生之事通盘考虑去写较有选择余地。而苏轼笔下的方山子, 人还健在, 如何把握运笔尺度, 是不易界定的难点, 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于克服的困难, 苏轼却应对自如。作者以其神奇熟练之笔, 匠心独运, 结撰出了这篇旷世妙文。全文分四段进行叙述, 以烟波生色之笔, 层层深入地剖析了方山子其人。

第一段, 作者起首一句,“方山子, 光、黄间隐人也”,显得突如其来, 而且立刻会生出两个疑问。其一, 方山子并非人名, 那么何以不露真名呢? 何以称之“方山子”呢?其二, 方山子是“光、黄间隐人”, 为什么他要归隐呢? 两个问题吸引着读者, 急切想得知其真情而欲观下文。紧接着,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 概要地介绍了方山子的身世。分五层加以叙述。第一层, 方山子年少时尚侠义, 深为邻里推重; 第二层, 弃侠义而学文,欲用此有为子当世, 但以“终不遇”而告终。“终不遇”三字在这里有深刻的内涵,方山子自少年开始,就心怀大志,以报效国家为己任。面对北宋政权积贫积弱,边战屡败,武备不兴的残破局面,方山子忧心如焚,认为国家急需武人,因而练武行侠,团结邻里之人,希图将来有为于边事,结果愿望落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唯读书求仕,才可有所作为.方山子无奈,只得改弦更张,弃武学文。然而学成之后,依然于事无补。这位文武兼备,心怀满腔热忱,立志为国分忧的爱国者,宋统治者却不予理采,皆以“不遇”相待。文中有“终不遇”三字,饱含着方山子几多甜酸苦辣,可谓一言难尽;第三层,方山子苦斗一番,迎来的只有冷遇,他感到心灰意冷,对世道黑暗充满了厌烦和不屑一顾的轻蔑,遂“于光、黄间”之岐亭;第四层,对于北宋王朝,方山子已失去信心,决心不再过问世事,专求佛事和清静,日日以步代车代马,身着百姓衣,往来于山中;第五层,方山子之谜终于揭开。因“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人们议论说“此岂方山冠之遗像乎?”,所以方山子得“方山”之名。本段层次分明,交待清楚,言外之意层出不穷,方山子的际遇,读来令人酸楚。

第二段,苏轼谪官黄州,于偶然之中,路遇方山子。原来方山子是作者的旧识,真名陈慥,字季长。老友异地相逢, 自然各道所以。当方山子得知苏轼今日境况时,“俯而不答,仰而笑”,短短七个字,方山子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可谓妙笔生辉,韵味无穷。承接文章第一段方山子的“终不遇”,“俯而不答,仰而笑”,以其对方山子形象生动的描摹,更深一层地揭示出方山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集中反映在“俯而不答”中。方山子何以不答,正是他对宋统治者极为不满和完全丧失信心,直至麻木和厌世的结果,这是抗议和愤怒的混和体。“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两相比较,显然后者的艺术效果更高一筹。看到苏轼谪官的下场,方山子庆幸自己远离尘世,隐遁不仕,因而“仰而笑”。转瞬间即从年青时不得志的痛苦回忆中解脱出来,化忧为喜。见到方山子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极大地触动了作者隐隐作痛的心,他由衷的羡慕方山子这种与世几近隔绝的清苦生活。所谓的“自得之意”,并非方山子家人的实况,而是作者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

苏轼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会勾起他对方山子的回忆,于是文章进入第三段。苏轼在阐述方山子“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之后,着意刻画方山子往日的英雄气概,以反叙的手法,精择了十九年前,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证明。方山子精于骑射,武艺高强.一次游猎西山时,“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此时,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神态何等豪纵,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以“不获”对比得之,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方山子“气盖世”的英雄本色。而后,方山子又与苏轼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得失, 且“自谓一世豪士”, 气宇何等轩昂, 这是第二个特写镜头, 通过这两个镜头, 方山子那神形兼备, 逼真感人的形象便展露于读者面前, 栩栩欲活。然而, 正是这样一位报国利民的的英雄, 竟然落得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之中。朝政何等黑暗, 世道何等不公! 苏轼与方山子的际遇同等, 两人同属“不遇”, 所以苏轼文中通过这些实例的强烈对比, 充分表现了对宋统治者的极端不满和怨恨, 虽未直言, 但字里行间饱含其意。

第四段, 苏轼通过谈方山子家世, 解开了读者一个疑问。方山子远离尘世, 并非因为穷得无以为生或不得为官所致。恰恰相反, 方山子“世有勋阀, 当得官”, 且“园宅壮丽, 与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 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 捐弃功名利禄, 决然远离尘嚣, 遁迹山林, 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 原因何在? 这是由于对北宋政权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苏轼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 表面是为方山子抱不平, 骨子里是在发泄对宋朝廷的愤怒。作者通篇无一字一句愤懑之语, 可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

《方山子传》写作技巧很高, 这不仅表现在结构设计, 事例安排, 人物描摹上, 而且也表现在词语使用上。通篇处处显露着作者的才华。正如苏轼在《答谢师民书》中所说的那样,“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比如“俯而不答, 仰而笑”, 仅有七个字, 高度精练, 堪称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典范。又如描写行猎射鹊,“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极为生动逼真地反映了方山子的英武和气魄。身为散文大家的苏轼, 采用“引而不发”的写法,“其言也简, 其意也长”, 给人以“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的韵味, 在弦外余音中, 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和难以忘怀的印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