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子革对灵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观止·左传·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谿,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 “与君王哉!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 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 “与君王哉! 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王曰: “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 “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

析父谓子革: “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 “摩厉以须(11),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12)。王曰: “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13)。”对曰: “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14),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15)。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 “子能乎?” 对曰: “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16)。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17),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18),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 “古也有志(19): ‘克己复礼,仁也。’ 信善哉!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

【注释】 ①狩:冬猎。州来:楚地名,在今安徽凤台。次:驻扎。颍尾: 颍水下游入淮河处。徐: 小国名,在吴、楚之间。②乾谿: 地名,在今安徽毫县。③雨: 作动词用。雨雪即下雪。秦复陶: 秦国所赠可防雨雪的羽衣。豹舄 (xi): 豹皮做的鞋子。④仆析父:楚大夫。⑤右尹: 楚官名。子革: 楚大夫郑丹。夕: 傍晚进见。⑥熊绎: 楚国最初受封的国君。吕伋(ji): 姜太公吕尚之子。王孙牟: 卫国始封君康叔之子。燮父: 晋国始封君唐叔之子。禽父: 周公之子,名伯禽,始封于鲁。康王: 指周康王。⑦荆山: 这里指楚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在今湖北省南漳西。筚路: 柴车。⑧皇祖伯父昆吾: 楚国远祖季连之兄名昆吾,因有伯父之称。许: 国名,昆吾曾居住在这里。⑨陈: 国名。蔡: 国名。不羹: 楚地名。⑩圭: 古玉器,长方形,上尖下方。鏚(qi): 斧。柲 (bi): 柄。(11)摩厉: 通 “磨砺”。须: 等待。(12)左史: 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一记言一记事。春秋时晋楚两国都设有左史。(13)《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都是上古书名。(14)穆王: 周穆王。(15)祭 (zhai)公谋父: 周王卿士。祈招: 即周司马祈招。祗宫: 穆王的别宫,故址在今陕西南郑县。(16)愔愔 (yin): 和悦安闲的样子。式: 语首助词,无义。(17)形: 刑,犹 “成”。(18)馈: 向尊长进食物。(19)志: 记载。

【译文】 楚灵王在州来狩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以威胁吴国。楚灵王驻扎在乾谿,作为他们的后援。当时天下雪,楚灵王头戴皮帽,身穿秦国的羽衣,外披翠羽披肩,脚穿豹皮做的鞋,手里拿着皮鞭走出来。仆析父跟随着他。

右尹子革晚上求见,楚灵王接见他,脱掉帽子、披肩,放下鞭子,跟他说:“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和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一起事奉周康王,四个国家

都赐有分器,惟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室去,请求把鼎作为分器赐给我,天子会给我吗?” 子革回答说: “会赐给君王的! 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处于偏僻的荆山,乘柴车穿破衣,住在杂草从中,跋山涉水来事奉天子,只能把桃木弓、荆条箭进献给天子。齐国,是天子的舅父,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天子的同胞兄弟。楚国因此没有赐给分器,但他们都得到了。现在周朝和四个国家顺服事奉君王,将会惟命是从,难道还敢爱惜鼎吗?” 楚灵王说: “从前我们的皇祖伯父昆吾,居住在原许国这块地方。现在郑国人贪图那里的土地,而不肯给我们。我如果向它求取,它会给我们吗?” 子革回答说: “会给君王的! 周朝不敢吝惜九鼎,郑国还敢吝惜那一块土地?” 楚灵王说: “从前诸侯疏远我国而害怕晋国,现在我大的城邑如陈、蔡、不羹,都有兵车上千辆,您也是有功劳的,诸侯会害怕我吗?” 子革回答说: “会害怕君王的! 这四座大城邑,已足够使人害怕的了。又加上楚国,他们敢不害怕君王吗?”

工尹路请示说: “君王命令剖开玉圭装饰斧柄,谨请指示。” 楚灵王进去察看。

析父对子革说: “您是楚国大家仰望的人。现在和君王谈话附和得如同回声一样,国家怎么办?” 子革说: “我磨快了刀刃等着,君王出来,我的刀刃就要砍下去了。”

楚灵王出来,继续谈话。左史倚相快步走过。楚灵王说: “这是一个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 这个人能够读懂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子革回答说: “下臣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周游天下,打算到处都留下自己的车轮印和马蹄迹。祭公谋父作《祈招》 这首诗来抑制周穆王的欲望,穆王因此能够在祗宫善终。下臣问他这首诗,他却不知道。如果问起更远的事,他哪里能够知道呢?” 周穆王说: “您能知道吗?” 子革回答说:“能够。那首诗说: ‘祈招安详和悦,昭明传扬这美好的名声。想起我们君王的风度,好像玉,好像金。保存百姓的财力,而没有过醉饱的贪心。’”

楚灵王向子革作了个揖就进去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连好几天。但他不能克制自己,后来终于遭到了祸难。

孔子说: “古时候有记载说: ‘克制自己回复到礼,这就是仁。’ 说得真好啊! 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难道他还会在乾谿蒙受耻辱?”

【鉴赏】 春秋后期,楚国在晋、楚争霸中已占据上风,这助长了楚灵王的野心。这时长江下游兴起了吴、越两个国家,吴、楚曾多次发生过战争。鲁昭公十二年 (前530),楚灵王借会猎之名,率大军包围吴的附属国徐国来威胁吴国,想以武力使诸侯屈服。本篇主要记叙了楚右尹子革对灵王的讽谏。楚灵王的一番问话从求鼎到求田,野心勃勃,子革的进谏欲擒故纵,先随声附和,毫不置辩,表面上顺应灵王的心理,实际上委婉的言辞中已寓含深意,最后引诗点明:如果不体谅民力,有“醉饱之心”,是十分危险的,切中了灵王要害。楚灵王虽一时感动,但最终没能克制自己,一意孤行,以致落得个身陷绝境、自缢身亡的下场。文章人物形象生动,楚灵王的骄奢贪婪,子革的善于进谏,呼之欲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