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庭坚1
前承谕作《木假山记》跋尾2,以明允公之文章3,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春者也,岂可复刻画藻绘哉! 往年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4,或作序记其前,王荆公见之曰5:“佛头上岂可著粪6?”窃深叹惜,以为名言。凡作序、引、后记7,为无足信于世,待我而后取重尔! 足下深谅之。
1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有《黄山谷集》等。2谕:告谕,敬辞。《木假山记》:苏洵散文篇名。跋尾:书于文字后的短文。3明允公:即苏洵。苏洵字明允。4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5王荆公:即王安石。王安石封荆国公。6“佛头”句:“佛头著粪”语出《景德传灯录》,后比喻轻慢、亵渎之意。7引:文体名,与“序”相近。
【析点】 木经水腐虫蚀、风化破折后,状若小山。苏洵买之于溪叟,名之为“木假山”,因有所感,写了《木假山记》。文章借物抒怀,以木之升沉遇合,穷通寿夭自况;以木假山的三峰自比“三苏”的才能与品格,意在说明天之生材甚难的道理。这篇文章早在当时就成为议论文的名篇。想必黄庭坚的友人深爱此文,故写信请他为该文作跋。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老文章的立意和章法深为谙熟,为苏文作序应该说再合适不过了。然而,他却写了这封回信,表示拒绝。
作者开篇明旨,认为“以明允公之文章,如天地之有元气,万物资之而春者也,岂可复刻画藻绘哉!”指出既然原文意旨鲜明,就无需别人再啰嗦补赘,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浪费笔墨。接着作者进一步阐释自己的观点。举出王安石批评庸者为欧阳修《五代史》作序的愚蠢行为是“佛头上著粪”的事例,令人更加信服的同时,又不失风趣幽默,在笑声中免却了友人因遭拒绝而生出的尴尬与不快。末句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为苏文作跋以取重于世,饱含了作者对苏老人品、文品的敬重与推崇。全文语言简练明畅,行文崎崛有致,可谓辞约而意丰,言短而情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