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诗《采莲曲》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櫂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据清光绪吴县蒋氏刊本《王子安集注》,下同)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首创于梁武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清商曲辞”引《古今乐录》)。以后,有不少诗人写过《采莲曲》,内容大抵描绘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采莲姑娘的劳动场面、活泼身姿、爱情生活,抒写她们的相思离别之情;体式以五、七言为主,篇幅短小。王勃变化运用这个乐府旧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抒发采莲妇思念塞外征夫的情感,赋予相思之情以深刻的社会意义;二、采用三、五、七言句式,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充实。
全诗分成四个段落。第一段,自“采莲归”至“江南采莲今已暮”,写出采莲妇暮归时听到民歌兴发起来的相思之情。开端三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莲舟暮归图。本诗的重点并不在于用赞美的笔调描绘水乡的旖丽风光,而是表现采莲妇的内在情思。所以,稍事点染后诗笔立即转到采莲妇身上。“桂櫂兰桡”,是莲舟的美称;“罗裙玉腕”,映现采莲妇的美貌;她轻摇橹,驾小舟,在密密重重的莲花莲叶中穿行。“江讴越吹相思苦”,远处传来了悠扬的民间曲调,或许正是那《采莲曲》。曲中分明传来幽怨、凄清的情调,触发起采莲妇的相思情。她的丈夫戍边多年,在日暮独归的时候,怎能不令她“长相思”呢? 第二段,自“今已暮”至“花红强似颊”,着重表现采莲妇的美丽容貌。诗人并未采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采用了以人和物比衬的手法突出采莲妇的美貌。先引入汉乐府民歌《罗敷行》中美丽、聪慧、坚贞的女子——秦罗敷,用以突现采莲妇的美丽和对爱情的忠贞。再用莲叶、莲花衬托采莲妇的容貌。“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两句意谓采莲妇双眉凝翠,碧绿的荷叶为之而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采莲妇妍丽的双颊。不说采莲妇的眉、颊像花、叶一样美,却说花、叶还比不上她眉、颊之美,诗意透进一层,更具艺术魅力。莲花、莲叶都是眼前之物,诗人即物起兴,借物喻人,意象、兴会配合得自然妥帖。第三段,自“佳人不在兹”至“又值徘徊江上月”,细腻地刻画了采莲妇思念亲人的内心活动。前四句,写她想起与亲人“别离时”的情景;她牵动了象征夫妇恩爱的并蒂莲花,不禁产生爱怜之情;她折断了藕,非常喜爱藕丝的特性,因为相念的情思与它一样接连不断。中间四句,掉转笔头写她眼前的情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故情”,就是上四句写的别离时的爱恋之情;眼前的秋荷徒然繁密,自己与亲人旧日的欢情已无处寻觅。“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暗用《列仙传》里郑交甫在汉水之滨遇江妃解佩以赠的典故。采莲妇身在莲浦,想望亲人前来,就解佩赠送给他。羞,怕羞,古代妇女怕被人知道自己在等候丈夫的书信,故云“还羞”;亲人戍守边塞,迟迟不见捎回书信,她不免为他担忧。随着外物的变化,采莲妇的情思也不断转换,诗意层层铺叙,全力刻画女主人公的心态。后四句专写莲浦风物,浩荡江风,象征采莲妇思绪的连绵不绝;徘徊江月,象征采莲妇来回踟蹰、忐忑不安。诗人以凄清的秋江夜景烘托人物的心境,增添了回味不尽的悠长韵致。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写采莲妇夜归途中遇见了几位与她境遇相同的妇女,互相探问关塞的路程,打听征夫的消息。这个结尾,真是秀枝横出,别开新境。由一个采莲妇引出众多的思妇,大大拓展了作品的容量和社会意义,丰富了它的思想内涵,表现出初唐统治者扩边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
《采莲曲》将采莲妇刻画成一个思妇形象,并将她放在莲浦这个优美的、富有江南水乡风调的背景中,通过多种艺术手段逐步地展现她的丰姿秀韵和坚贞内美的精神世界,以及她苦苦怀念亲人的深挚感情。梁代吴均的《采莲曲》也已出现过类似的人物和情思:“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处,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叶鲜。”但与王勃诗相比,就显得单薄、呆板,缺乏形象描写的生动性和诗歌意蕴的深邃境界。本诗继承和发展乐府诗语言活泼自然、清新流丽的长处,句式以七言为主,间以三言、五言,并采用“顶针”、“复沓”、“双关”等修辞手段,使本诗饶有民歌风味,增加了音响的谐和,读来语调婉顺,韵味无穷。王世贞说王勃诗“稍近乐府”(《艺苑巵言》卷四),正是指王勃的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发展乐府诗传统的诗篇而言的,本诗便是一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