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元《金缕曲》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张培元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粘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梁启超

这是一首感伤时事、述怀明志的词。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和蜚声中外的学者。在他的青年时代,满清王朝腐败昏聩,帝国主义加紧蚕食中华,面对民族危亡,他追随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帅康有为,努力探寻变革社会的药方,积极倡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投身名闻遐迩的百日维新运动。但由于改良派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便很快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疯狂反扑。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时过九年,即这首词的小序中所记的“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归国后目睹国事日非,次年(1908)又再次东渡日本。这就是这首词写作的时代背景。

上片主要抒写词人的爱国情怀。词以比兴起头,作者自喻为浩瀚大海中飘流的飞燕,这对被迫出走又渡海归来的词人来说,恰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形象。一个时刻眷恋故土、关注祖国命运的爱国志士,离别九年后重又踏上故国的土地,睁大着眼睛,急切地把眼前的一切看个究竟。从1898年到1907年这几年中,帝国主义列强的魔爪进一步伸向神州大地,封建统治者为保其摇摇欲坠的宝座,对外妥协退让,卖国求荣。幅员广大的国土竟成为列强瓜分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以及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1902—1903年签订的《通商行船条约》,演出了一幕幕浸染血泪的惨剧。祖国母亲已是伤痕累累,容颜憔悴,衰老得不象样子了。词人看到的正是这一切,这已不是留在他记忆中的形象,也不是在梦境中幻现的形象,更不是他笔下向往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少年中国”的形象,所以作者说:“难认旧家庭院。”依依眷恋的五千年文明古国,于今衰败得使人难以辨认,怎不叫人心酸!在这巨大痛楚的裹挟中,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当年主张维新变法的一些同伴,仍象“差池双剪”重寻故垒的燕子不忘故国。“差池”,参差不齐,语出《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双剪”,燕尾如剪,状指群燕飞翔的情态。“相对向”句,意指志同道合的同伴们重聚一起,面对着那日薄西山的满清残局,无限凄怨。此时,慈禧太后一伙顽固派控制朝政,滥施淫威,没有维新派说话的地方,所以词人发出“欲诉奇愁无可诉”的悲叹。“已惯司空见”,即司空见惯。唐朝司空(古代官名,掌握工程)李绅,设宴招待卸任刺史刘禹锡,命歌妓劝酒,刘于席间赋诗云:“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本词引用这一典故,其意是说,这些年来发生的一桩桩诸如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事变,有人看惯了已觉得很平常,但词作者却肝肠欲断,不忍忘怀国土的丧失。“泪如线”是词人爱国情怀的写照,也是改良主义理想无法实现的哀叹。

下片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词人的政治理想及其思想苦闷。“故巢”,与上片的“流燕”、“差池双剪”相对应,隐喻故国。此句采用移情法,“留恋”、“多情”的是人,是作者。正是作者对故国情深意切,把自己浓烈的感情“外射”到观照的对象里去,使故国似乎也有了人情。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之势,犹如“落泥片片”,但词人对国家命运并未绝望,“欲粘还坠”,并非完全坠落,尚有补救的希望。“我自殷勤衔来补”句,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是这首词的思想主旨所在。对祖国的危亡形势,时人态度各异,卖国求荣者有之,明哲保身者有之,随波逐流者有之,力挽狂澜者亦有之。作者把自己比喻为燕子,对残破不全的“故巢”,决定仍一如既往,不停地衔泥衔草。努力去做修补工作。这一个“补”字,维妙维肖地道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断红”,落花。珍重刚刚离枝的落花,体现作者对故国命运的关心,相信春天还可再造。词人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争时,又不能不看到,面前的道路充满着荆棘和障碍。“又生恐、重帘不卷”,谓客观上受到重重阻力,隐指封建顽固派慈禧太后一伙阻挠维新变法。“十二曲阑”,阑通栏。费氏宫词:“锁声金掣閤门环,帘卷真珠十二栏。”“蓬山”,即蓬莱,神山名。“何处窥人面”句,是指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一直被囚瀛台,宫禁森严,不能相见。改良派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措施,而光绪皇帝失去权柄后,改良派便失去了支柱。如今,纵有“补天”宏策,又焉能得以实现!“休更问,恨深浅”。结尾这句激愤语,是针对维新派政敌慈禧太后而言。是因为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扼杀,使词人不能施展胸中抱负,以致落得流寓海外的境地,这“恨”怎能不“深”如东海!

时势造词人。晚清统治者的腐败和岌岌可危的国势,使许多爱国忧时的文人,将自己的所思、所虑、所为,转向国家大事上来。一些力主变革社会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更用他们的诗词、文章,直接针砭时事,抒发壮志豪情。梁启超的这首《金缕曲》,正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全词感情真挚、浓烈,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词中三次出现“燕子”的比喻,爱国之心,跃然纸上。需要指出的是,在作者写作这首词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先生,已创立同盟会,高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旗帜,发动旨在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斗争。而梁启超仍抱着他的改良主义不放,寄希望于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开明君主,“殷勤”去“补”清王朝之“天”,他在词中流露的“愁”与“恨”,是“补天”不成的感叹,是时代落伍者的心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