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向晓(四首录一)·文廷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夜坐向晓(四首录一)·文廷式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文廷式是“帝党”的中坚分子,著名的“清流”人物。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曾与陈炽等赞助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次年,遭到李鸿章的爪牙御史杨崇伊的弹劾,被革职驱逐出京。诗人痛感“中国积弊极深”、“命在旦夕”,提出“变则存,不变则亡”(《罗霄山人醉语》),主张向西方学习,“君民共主”。戊戌政变后,他被清廷密电访拿,遂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东走日本;晚年屡遭政治迫害,憔悴忧伤,卒年仅49岁。

这首五绝,即事感怀,寄托遥深,小诗而有长篇巨幅的气势,陈声聪谓文诗“大气浑沦”(《兼于阁诗话》卷一),观此可见。诗题“夜坐向晓”,四字已包蕴全篇主旨。夜坐不眠,思接万里,诗人在苦苦等待黎明的到来。

首句“遥夜苦难明”,语势劲直而语意相关。遥夜,即长夜,暗寓中国社会如处于漫漫黑夜之中。一“苦”字,已露感时忧世的怀抱。诗人少时即有匡国之志,中进士后,感激光绪帝的知遇,屡上奏疏,指陈国事,为当朝权贵所侧目,故诗人对当时政局的黑暗是深有感触的。“长夜漫漫何时旦”,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仁人志士,经常发出类此的慨叹。

“他洲日方午”,他洲,指欧洲、美洲。由于中国与欧、美处于不同经度,昼夜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如北京深夜0时,相当于英国伦敦时间8时,或美国纽约时间13时。诗人发出深沉的感喟:清王朝还于长夜难明之时,而欧、美各国却如日方中!两相对照,尤难为怀。诗中运用了地球时差的新科学知识,以此寄托新意,表达对当时较封建制度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往。文廷式关心世界大事,诗文中对西方国家和人物每有赞誉之辞。如诗集有题为《暇阅西方史籍,于二百年内得三人焉,其事或成或败,要其精神志略皆第一流也,各赞一诗,以写余怀》,对俄罗斯帝大彼得、法兰西帝拿破仑第一、美利坚总统华盛顿热情歌颂,谓大彼得铲除“积锢”,拿破仑制定“国律”,华盛顿不贪“大宝”(指帝位),皆足永怀效法,从这也可窥到作者思想中的一些民主因素。

三、四句语势一转。“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意更沉厚。翰音,指鸡。《礼记·曲礼》:“鸡曰翰音。”后因用为鸡的代称。两句用《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意。《诗序》认为《风雨》一诗的意旨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诗人虽身处乱世,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立的志节,不因风雨如晦的日子而愁苦。同时亦暗用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了高昂的意气,抒写对天明的渴望之情。当时清王朝已临末路,风雨飘摇,对外国侵略者屈辱投降,对国内人民却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整个中国陷于黑暗和混乱中。腐朽反动的封建统治与欧美较为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诗人为祖国行将沦亡而深深忧虑,但他也坚定地相信,黎明前的黑暗是不会太长久的,因为雄鸡已啼,人民已醒,光明一定会到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评此诗云:“借地球昼夜向背之理,兴九域沦胥之忧与风雨鸡鸣之怀,二十字抵人千百矣。”可为的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