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秋夕·屈大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摄山秋夕·屈大均
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
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
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钱林《文献徵存录》亟称屈大均的山林、边塞诗,《摄山秋夕》即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摄山,一名栖霞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北。清顺治十六年(1659),为逃避清兵迫害已削发为僧九年的屈大均在南京稽留时,曾至此游览,写下了这首山林五律佳作。因此,沈德潜《明诗别裁》即以其今種的法名把此诗编入“方外”一类。

从诗题来看,是写秋夜的山林。在一般诗人、特别是僧人的笔下,这自然是无比的安宁、静谧。在这一方面,王维曾作过非常绝妙的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但这里,作者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色。“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在秋夜的山林中,没有一棵树是安静的。起句即凝炼、遒健,为全篇之警策。“叶落鸟频惊”,就具体地描绘了这不平静的山林。每一棵树上的叶片都纷纷坠落,因而使得那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都不得安宁,被频频惊起。这里用鸟被落叶惊起来描写山林的不宁静,构思奇特,想像丰富,读来别有意趣。一个“频”字,用得极妙,它非常生动地突出了山林的不平静。这两句是从空间上,从对树木、落叶、惊鸟的具体描绘中来渲染秋夜山林的不宁静。下面“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两句,则是从时间上,从人的感受上来进行烘托。落叶唏唏沙沙,一夜都未曾停止过,使人感觉到仿佛一晚上都在刮风下雨。既以为是风雨,当然也就不会有月亮了,所以连山月已经初升都不知道。这两句委婉回环,折旋有致,与首联两句刚柔相济,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极不宁静的摄山秋夕。屈大均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诗人,十八岁就参加了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等人领导的反清武装斗争。1650年清兵再陷广州时,他反对垂辫,不得已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他的为僧不是为了求得清闲,仅仅是为了避害。其《别王二丈予安》诗云:“圣人耻独善,所贵匡时艰。”“箧中有阴符,余生焉得闲?”他虽然已为僧九年,但“六根”并未曾清净,国难家仇一刻也不曾忘怀。他在与此诗同一时期的《秣陵》诗中就谈道:“如何忘国恨,尽在大江东。”所以,这山林的不宁静正是作者不平静的心绪的自然流露。

“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山林的不平静,或者说心绪的不宁,使作者整夜都无法安睡,于是他起来打开用浓密青翠的松枝搭成的柴门,眼前出现的是一汪通彻透明的潭水。多么的安谧,多么的恬静!这是不平静的秋林中唯一的一角静谧的所在,它足以使人神志清爽,心脾俱澈。但是这并非作者所要追求的,这清澈平静的潭水压不住作者心中的波澜。“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天鸡已经报晓,天渐渐亮了,作者披上衣服,心里又挂念起远行的事来。这是作者第一次远行,曾远至山东、河北、东北,在南京稽留时间较长。他曾与朱彝尊、王士禛等著名诗人交游,并积极联络抗清志士,密谋策划反清。所以,“披衣念远征”,这是全诗画龙点睛之笔,它揭示了全诗躁动着的力量之所在以及作者尔后行止之所由起。两年后屈大均即蓄发归儒,随后又第二次远行西北,与抗清志士顾炎武、李因笃等人交游。顾炎武曾赠诗云:“弱冠诗名动九州,纫兰餮菊旧风流。”(《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认为他的诗继承了屈原的遗风。“披衣念远征”,不正是体现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精神吗?

潘来《广东新语序》称屈大均的诗“祖灵均而宗太白”,《晚晴簃诗话》亦称屈大均“诗自谪仙入”。这首诗兼具气韵声色之美,隽妙圆转,“天机自流”(沈德潜《清诗别裁》评此诗语),的确具有李白流转自然的特殊风韵,实实耐人寻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