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放光东召·妙音西来》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
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殖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①、法华三昧②、净德三昧③、宿王戏三昧④、无缘三昧⑤、智印三昧⑥、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⑦、集一切功德三昧⑧、清净三昧⑨、神通游戏三昧⑩、慧炬三昧⑪、庄严王三昧⑫、净光明三昧⑬、净藏三昧⑭、不共三昧⑮、日旋三昧⑯,得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净华宿王智佛言:“世尊!我当往诣娑婆世界,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诸菩萨众其形亦小。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轻彼国——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诣娑婆世界,皆是如来之力,如来神通游戏,如来功德智慧庄严。”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⑰以为其台。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见是莲华,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缘,先现此瑞?有若干千万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是妙音菩萨摩诃萨,欲从净华宿王智佛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而来至此娑婆世界,供养、亲近、礼拜于我,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萨种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愿为我等说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见是菩萨色相大小,威仪进止。唯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我得见。”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
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正使和合百千万月,其面貌端正复过于此,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耀,诸相具足,如那罗延⑱坚固之身。入七宝台,上升虚空,去地七多罗树,诸菩萨众恭敬围绕而来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到已,下七宝台,以价值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四大⑲调和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不?无多贪欲、瞋恚、愚痴、嫉妒、悭慢不?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⑳不?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不?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唯愿世尊,示我令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语多宝佛:“是妙音菩萨欲得相见。”
时多宝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注释】
① 妙幢相三昧:这种三昧是三千之体,寂而竖超一切,无相而相。 ② 法华三昧:三谛圆融的妙理现前,障中道的无明止息,摄一切法使归实相,名“法华三昧”。 ③ 净德三昧:破除一切烦恼污垢,证得清净无秽的妙定境界。 ④ 宿王戏三昧:具备度脱众生的方便智慧,如星宿之王月亮的盈亏一样,变幻如戏。 ⑤ 无缘三昧:灭尽定之异名,完全灭一切心识,离一切攀缘境界的禅定。 ⑥ 智印三昧:以一心三智印契一切法无非佛法的妙定境界。 ⑦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对于一切有情众生的语言,能够了解而无阻碍,并为之说法。 ⑧ 集一切功德三昧:能够聚集一切三昧功德的妙定境界。 ⑨ 清净三昧:六根清净无染,互融自在的妙定境界。 ⑩ 神通游戏三昧:通过禅定的神通力,游诸世间,自由自在地教化众生。 ⑪ 慧炬三昧:入此三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破无明之黑暗,故谓为慧炬三昧。 ⑫ 庄严王三昧:性具万德,庄严如王,融妙自在。 ⑬ 净光明三昧:禅定之性,清净光明,没有任何污垢尘染。 ⑭ 净藏三昧:一念净心,能够摄藏权、实一切功德。 ⑮ 不共三昧:禅定,属于大乘佛教,不能和小乘佛教所共有。 ⑯ 日旋三昧:妙定境界所得到的实相智慧,空而不住于空,如日之周旋,普照万物。 ⑰ 甄叔迦宝:亦称坚叔迦、紧祝迦。宝石名。译曰赤宝。 ⑱ 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此力士有大神力且坚固猛健。 ⑲ 四大:构成色法的四种元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此处四大指释迦牟尼之肉身。 ⑳ 五情:即眼耳等之五根。根能有情识,故曰情。
【译文】
这时,释迦牟尼佛从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肉髻相中放出光明,又从两眉之间放出白毫相光,这两种佛光照遍东方一百八十万亿兆恒河所有沙数那么多的佛国世界。越过这些数目的世界,有一个佛,名叫净华宿王智如来,此佛同时具足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净华宿王智如来正在为恭敬围绕在他身边的无量无边的菩萨大众讲经说法。释迦牟尼佛的白毫相光照遍了其国。
那时,这个一切净光庄严佛国中有一个菩萨名叫妙音。此菩萨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种下了许多善根,供养、亲近过无量百千万亿的佛,所以成就了甚深的智慧,获得了各种三昧即妙定的境界,如: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净德三昧、宿王戏三昧、无缘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净三昧、神通游戏三昧、慧炬三昧、庄严王三昧、净光明三昧、净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等,共获得了百千万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昧。释迦牟尼佛的光明照耀在妙音菩萨身上,妙音菩萨便对净华宿王智佛说:“世尊,我应当前往娑婆世界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拜见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这时,净华宿王智佛告诉妙音菩萨说:“你不要轻视那个国土,不要产生下劣的想法。善男子,那个娑婆世界高低不平,充满了各种土山、石山和污秽、恶浊。那里的佛陀,身材矮小,诸菩萨大众的身材也很小,而你的身高四万二千由旬,我的身高六百八十万由旬。你的身相最为端正,具备了百千万种福相,又能放出清净而殊妙的光明,所以,你到娑婆世界,切莫轻慢那里的一切,譬如不要对那里的佛、菩萨和国土产生下劣的想法。”
妙音菩萨对净华宿王智佛说:“世尊,我现在到娑婆世界去,都是凭佛的力量,佛的神通游戏,佛的功德智慧来庄严自己。”于是,妙音菩萨仍然坐在座上,既不站起,也不摇动,而是进入禅定状态,并以这种定力在娑婆世界的耆阇崛山,在离释迦牟尼佛法座不远的地方,化出八万四千朵众宝而成的莲花,这种莲花以阎浮檀金为茎,以白银为叶,以金刚为花须,用甄叔迦宝石作为花台。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见到这些殊胜的莲花,便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而现出这样的祥瑞景象呢?那成千上万朵莲花,个个以阎浮檀金为茎,以白银为叶,以金刚为花须,用赤红的甄叔迦宝石作为花台。”
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这是妙音大菩萨想与围绕在他身边的八万四千菩萨,从净华宿王智佛的东方净光庄严佛国,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前来供养我,亲近我,礼拜我,也是为了供养并聆听《法华经》。”
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世尊,这位菩萨种下了何种善根?修下了何种功德?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神通之力呢?他修得的是什么样的禅定呢?愿你为我们讲说这种妙定的名称,我们也想勤奋修习这种妙定。因为,修行这种妙定,才能看见这位菩萨身相大小,才能看见他的行、住之威仪。等那位菩萨来到后,愿世尊以神通力使我们能够看见。”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这位久已灭度的多宝如来将为你们现出妙音菩萨的形象。”这时,多宝佛告诉妙音菩萨说:“善男子,请你来吧,文殊师利法王子想见到你的身相。”
当此之时,妙音菩萨在他所处的佛国中隐没了。他率领八万四千菩萨一起出发,直奔娑婆世界而来,途中所经过的每一个佛国,大地均发出了六种震动,天空下雨般散下七宝莲花,成百上千种天乐,不用鼓动,自然响彻云霄。这位妙音菩萨的双目就像宽大的莲花叶,目光犹如百千万个月亮交相辉映,其面貌端正更胜过这种情景。他的身体是真金的颜色,无量的功德使其无处不美丽,无处不庄严,所以,他的威德如火般炽盛,他的身光灿烂明亮,照耀一切,他的外相无不具足,无不庄严,就像金刚力士那样健壮而潇洒。妙音菩萨坐在七宝莲花台上,上升到虚空之中,离地面有七棵多罗树那么高,在那些菩萨大众的恭敬围绕下,来到了这个娑婆世界的耆阇崛山。
来到耆阇崛山之后,妙音菩萨从七宝台上下来,手持价值连城的百千种璎珞,来到释迦牟尼佛面前,顶礼膜拜,奉上璎珞,对佛说:“世尊,净华宿王智佛向您问好,您没有病痛,没有烦恼吧?您日常起居轻松顺利吧?您行、住、坐、卧安稳快乐吧?众生容易救度吧?众生不会有太多的贪欲、嗔怒、愚痴、嫉妒、悭慢吧?没有不孝敬父母、不恭敬沙门的众生吧?没有充满邪见和不善之心、不能收摄喜、怒、爱、恶、欲等五种情感的众生吧?世尊,众生能降伏一切魔怨吧?久已灭度的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也来听您说法吧?净华宿王智佛还让我向多宝如来问好,他近来身心安稳、无忧无恼吧,还能忍耐久住吧?世尊,我现在就想见到多宝如来的身相,唯愿世尊指示以便让我见到这位如来佛。”这时,释迦牟尼佛对多宝佛说:“这位妙音菩萨想与你相见。”
这时,多宝佛告诉妙音菩萨说:“善哉!善哉!你为了供养释迦牟尼佛和聆听《法华经》并拜见文殊师利等菩萨,而来到这个娑婆世界。”
【鉴赏】
本节是妙音菩萨东来娑婆之前的一些事情,以及到达之后会场的状况。本节包括“放光东召”和“奉命西来”两部分,重点是后者。奉命西来内容较多,先说妙音西来的缘起,依次是:经家叙德,即描述妙音菩萨的三昧功德;被照辞佛,妙音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召唤,与彼土佛陀辞别;彼佛垂诫,彼土净华宿王智佛嘱咐妙音相关事宜;妙音受旨,妙音菩萨领受彼佛旨意;先显来相,妙音菩萨来时有瑞相出现,文殊因此请见妙音。说完西来的缘起,正说妙音来到娑婆世界,依次可以总结为六个阶段:眷属经历,妙音与八万四千眷属菩萨来娑婆时经历诸国的过程;叙相登台,叙述妙音等诸菩萨的相貌以及登莲花台来此世界的事情;问讯传旨,菩萨到娑婆世界后向释迦牟尼佛问讯并转达净华智王佛的问讯;请见多宝,妙音菩萨祈请能见到多宝如来;世尊为通,释迦牟尼想满足妙音的愿望,所以告知多宝佛妙音的愿望;塔中称善,多宝佛知道妙音来此世界,在塔中传出善哉善哉的赞叹。
这一品和前品的开头不同,前品是宿王华菩萨向佛陀请问药王菩萨的本事,所以佛陀应机说法,而这里释迦牟尼佛慈悲大众,自己主动放白毫光发起妙音菩萨的这段经文。我们应该注意到,妙音菩萨想来娑婆世界时向净华宿王智佛辞别,彼佛再三叮咛妙音菩萨不能对娑婆世界的圣人和众生有卑劣想法,这样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娑婆世界的情况和妙音所住世界的果报相比简直是天悬地隔,这里点出这件事来,也许是以此来警戒娑婆世界的众生,也符合本科劝勉受法弟子的旨趣。但是有一点也应该留意到,回想《见宝塔品》中释迦佛的十方分身都要在娑婆世界集合,当时严净了此土,三变娑婆世界,但是这里又说到妙音菩萨来娑婆世界时此土高低不平、浊恶不堪的,这岂不是和前面《见宝塔品》中所说的发生冲突了,其实按照经文的发展脉络,我们应该清楚其中娑婆世界在宣说《法华经》的时候是不断变化的。的确《见宝塔品》娑婆世界得到佛力严净,变成了净土,当时严净娑婆的原因是因为要接纳释迦牟尼十方的无量分身,而十方分身集合是为了开启多宝佛塔,可是《嘱累品》时,释迦牟尼佛正说结束,告诉多宝如来可以如故,所以十方分身也各回本土,这样可能十方分身回去之后,娑婆世界就又变回原来的五浊恶世了。关于此事也曾引起窥基大师和荆溪尊者对《嘱累品》在本经中的前后位置问题的辨别,窥基大师认为《嘱累品》不应该放在《药王菩萨本事品》前面,而应该放在最后《普贤菩萨劝发品》之后,等到《法华经》完全圆满之后十方分身才能散去,多宝如来才可如故。按照窥基大师的观点,讲本品的时候娑婆世界还是严净之后的净土,净华宿王智佛只是说明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似乎讲得通。但是我们注意到从《药王菩萨本事品》开始,再没有提到过十方分身的事,多宝如来也从未露面,妙音请见多宝佛,也只是从塔中传出声音而已,后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观音菩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后供养的只是多宝佛塔,而没有直接供养多宝佛,可见《嘱累品》放在《药王菩萨本事品》前面应该是符合全经发展脉络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