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解题: 这首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 世事苍茫的感慨, 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 烘托思乡之情。
课文注译昔人
(2)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晴川历历
(4)汉阳树,芳草萋萋
(5)鹦鹉洲。
日暮乡关
(6)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选自 《全唐诗》。 崔颢 (hào) (? —754), 汴州 (现在河南开封) 人, 唐代诗人。 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鹤矶上。 (2) 〔昔人〕 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 (3) 〔悠悠〕 飘荡的样子。 (4) 〔历历〕 分明的样子。(5) 〔萋萋〕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6) 〔乡关〕 故乡。文章链接登岳阳楼
杜甫
解题: 本诗既概括地描绘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雄伟气象, 意境开朗壮阔; 又抒发了孤凄寂寞、 忧国伤时的情怀, 涤沉感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2),老病有孤舟。
戎马
(3)关山北,凭轩涕泗
(4)流。
注释:
(1) 〔坼 (chè)〕 分隔。 (2) 〔无一字〕 指没有一点音讯。 (3) 〔戎马〕 指代战争。 (4) 〔涕泗〕眼泪。译文:
早就听闻洞庭湖的盛名, 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湖) 将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域, (水波) 吞吐日月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音讯全无, (我) 年老多病, 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停, 我倚窗远望泪水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