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文言文阅读|注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战国策》



课文导读

本文选自 《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 是战国末期和秦、 汉年间人们杂采各国史料纂集的一部史料汇编, 后经西汉末年刘向重新编校。 全书33篇, 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 军事、 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写他们雄辩的言辞、 机智的运算、 英武的行为。 文笔酣畅生动, 语言犀利活泼, 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 富于文学意味。 这部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 字子政, 西汉沛 (今江苏沛县) 人, 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 著有 《新序》 《说苑》 等。

邹忌, 战国时齐国人。 讽, 讽刺, 用暗示、 比喻之类的方法, 委婉地规劝。 齐王,齐威王。 纳, 接受。 邹忌成功地劝说君主纳谏, 使之广开言路, 改良了政治。

课文注译

邹忌修八尺有(2)余,而形貌昳丽(3)。朝服(4)衣冠,窥(5)镜,谓(6)其妻曰:“我孰与(7)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8)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9),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10),客从外来,与坐谈(11),问之(12)客曰:“吾与徐公孰(13)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14)徐公来,孰(15)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16)。暮寝(17)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18)者,(19)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20)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21)徐公。今齐地方(22)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23)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24),王之蔽甚矣(25)。”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26)寡人之过者,受上(27)赏;上(28)书谏(29)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30),闻(31)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2);期年(33)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34)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修〕 长, 这里指身高。 (2) 〔有〕 通 “又”。 (3) 〔昳 (yì) 丽〕 神采奕奕, 容貌美丽。 昳, 光艳美丽。(4) 〔朝 (zhāo) 服〕 朝, 早上。 服, 穿戴。 (5) 〔窥〕 看, 照。 (6) 〔谓〕 告诉, 对……说。 (7) 〔孰与〕 表比较, “与……比, 谁……”。 孰, 谁、 哪一个。 (8) 〔何〕 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9) 〔忌不自信〕 邹忌自己信不过。 宾语前置,即 “忌不信自”。 (10) 〔旦日〕 第二天。 (11) 〔与坐谈〕 即 “与之坐谈”, 跟他坐着聊天。(12) 〔之〕 指示代词, 这个。 (13) 〔与…… 孰 〕 与上文 “孰与 ” 的用法一样 , 表比较 , “与 …… 比 , 谁 …… ”。(14) 〔明日〕 次日, 第二天。 (15) 〔孰〕 通 “熟”, 仔细。 (16) 〔弗如远甚〕 远远地不如。 甚, 表程度副词, 非常、 很。 (17) 〔寝〕 躺下。 (18) 〔美我〕 以……为美。 形容词作动词。 (19) 〔私〕 动词, 偏爱。(20) 〔诚〕 的确, 确实。 (21) 〔皆以美于〕 都认为 (我) 比……漂亮。 于, 放在形容词后面, 表示比较, 翻译为“比”。 (22) 〔地方〕 地, 国土、 领土。 方, 方圆、 纵横。 (23) 〔宫妇左右〕 宫妇, 王后、 王妃。 左右, 在旁侍候的近侍。 (24) 〔之〕 助词, 不译。 (25) 〔王之蔽甚矣〕 蔽, 受蒙蔽。 甚, 严重、 厉害。 (26) 〔面刺〕 当面指责。 (27) 〔上〕 第一等的。 (28) 〔上〕 呈上。 (29) 〔谏〕 规劝君主、 尊长或朋友, 使之改正错误或过失。(30) 〔市朝〕 公共场所。 (31) 〔闻〕 这里是 “使……听到” 的意思。 (32) 〔间 (jiàn) 进〕 偶尔进谏。 (33) 〔期(jī) 年〕 满一年。 (34) 〔朝〕 动词, 朝见、 进见。

问题与探究

1. 如何理解文题中 “讽” 的含义?

2. 在对待 “美” 还是 “不美” 这一问题上, 邹忌的思想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 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文章链接

燕昭王求士 (燕策)



《战国策》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2),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3)。故往见郭隗先生(4)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5),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6)(7)而事之,北面(8)而受学,则百己者(9)至;先趋(10)而后息,先问而后嘿(11),则什己者(12)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13)至;冯(14)几据杖,眄视指使(15),则厮役之人(16)至;若恣睢奋击(17),呴籍叱咄(18),则徒隶之人(19)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20)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21)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22),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23)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24)?而捐(25)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26),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27),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28)自魏往,邹衍(29)自齐往,剧辛(30)自赵往,士争凑燕(31)。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32)。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33),入至临淄(34),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惟独莒(35)、即墨(36)

注释:

(1) 〔燕昭王收破燕后〕 昭王, 燕王哙的太子, 名平。 哙为王时, 重用其相子之, 后竟误信人言,效法舜、 禹禅让, 使子之为王。 燕人不服子之, 不及三年, 燕国大乱。 齐宣王乃乘机伐燕, 燕大败,齐杀哙及子之, 燕几至亡国。 及昭王立, 乱始定。 收, 收拾。 破燕, 残破的燕国。 (2) 〔卑身厚币〕降抑自己的身份, 拿出丰厚的礼物, 以招聘贤者。 (3) 〔欲将以报仇〕 指报齐国来伐之仇。 (4) 〔郭隗 (wěi) 先生〕 燕之贤人。 (5) 〔共国〕 共治国政。 (6) 〔诎〕 同 “屈”。 (7) 〔指〕 同 “旨”。(8) 〔北面〕 面向北。 古人尊师重道, 师傅应居于正位 (坐北而面向南), 故为弟子者应面向北以受学业。 (9) 〔百己者〕 胜过自己百倍的人。 (10) 〔趋〕 疾走,此处引申有勤劳、 奋发之意。 (11) 〔嘿〕即古 “默” 字。 (12) 〔什己者〕 胜过自己十倍的人。 (13) 〔若己者〕 和自己能力一样的人。 (14)〔冯〕同 “凭”。 (15) 〔眄 (miǎn) 视指使〕 眄, 斜视。 指使, 用手指示意, 使手下人为自己奔走。 此与上句皆为人君只知坐享其成而不肯亲自动手的形象。 (16) 〔厮役之人〕 奔走服役之人。 (17) 〔恣睢奋击〕 恣睢, 怒视貌。 奋击, 指举动野蛮, 任意打人。 (18) 〔呴 (jū) 籍叱咄 (duó)〕 呴, 一作 “跔”,跳跃。 籍,应作 “藉”, 践踏。 跔籍犹言 “蹂躏”。 叱咄, 任意对人加以呵斥。 此言人君暴虐野蛮, 气焰十足, 对人加以蹂躏, 呼来喝去。 (19)〔徒隶之人〕 本指俘虏或奴隶, 此处则指唯命是从的人, 言其服从人君的命令如徒隶一样。 (20) 〔服道致士之法〕 服, 行。 致, 得。 此犹言 “行王道得人才之法”。(21) 〔朝〕 谒见。 (22) 〔君人〕 即人君。 (23) 〔涓人〕 国君的近侍。 又名中涓, 即阉人。 (24) 〔安事死马〕 安, 怎能、 如何。 此句说你们怎么买了一匹死马。 (25) 〔捐〕 损失, 花费。(26) 〔市马〕 买马。 (27) 〔隗且见事 〕 连我郭隗都被重用了 。 (28) 〔乐毅 〕 魏名将乐羊之后 。事燕昭王, 统兵伐齐, 破齐七十余城。 后昭王死, 惠王疑乐毅, 乐毅乃奔赵。 (29) 〔邹衍〕 齐人, 战国时有名的阴阳家。 (30) 〔剧辛〕 赵人,破齐之计, 多由其策划。 后伐赵, 不胜, 为赵人所杀。(31) 〔士争凑燕〕 有才能的人争着集中到燕国来。 (32) 〔乐佚轻战〕 乐佚, 生活安乐舒适。 轻战, 不怕战争。 (33) 〔北〕 指败军之逃亡者。 (34) 〔临淄〕 齐之都城, 即今山东淄博。 (35) 〔莒〕 地名,今山东莒县。 (36) 〔即墨〕 地名, 故城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 他礼贤下士, 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 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 说: “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 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 无力报复。 然而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 以雪先王之耻, 是我的愿望。 请问先生, 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 “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 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 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 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 如果能屈己之意侍奉贤者, 屈居下位接受教诲, 那么, 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 早些学习晚些休息, 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 那么, 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 别人怎么做, 自己也跟着做,那么, 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凭靠几案, 拄着手杖, 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 那么, 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放纵骄横, 行为粗暴, 吼叫骂人,大声呵斥, 那么, 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 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 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 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 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 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 “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 郭隗先生说道: “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 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 ‘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 可惜马已经死了, 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骨骼, 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 死马有什么用? 而且白白耗掉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 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 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 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 就请先从我开始吧。 我尚且被重用, 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 消息传开, 乐毅从魏国赶来, 邹衍从齐国而来, 剧辛也从赵国来了, 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 慰问生者, 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 燕国殷实富足, 国力强盛, 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 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 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 齐国大败, 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 一直打到齐都临淄, 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 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 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形貌昳丽 ( ) 2.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3.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 ) 4.虽欲言, 无可进者 ( )

二、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B.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 王之蔽/甚矣!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琐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昳( )丽朝( )服 衣冠( )窥( )镜

期( )年朝( )于齐间( )进

五、 翻译下列语句

1. 窥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能谤议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