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注释,意译与解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松》注释,意译与解说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灌之溉之,蓬蓬如偃盖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岫岭之间,干青天,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何如也?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 亦犹是耳。

——《杂著十种·寓言》

【注释】

①盎(ang):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②偃(yan)盖:仰倒的大伞。偃, 卧倒, 倒伏。盖,车伞, 车盖。③矫矫郁郁: 高大茂盛的样子。

【意译】

松树的天性喜欢笔直向上生长,虽然只有数尺,却也亭亭耸立。有人将松树移植到花盆瓦盎中去,安置在华丽的屋舍之内,使它的枝干弯曲,又将它的末节旁枝缚扎起来,不断去灌溉培植,直到枝叶繁茂,长成像偃卧着的大伞。这样的松树并非不招人喜欢,但与那些生长在峰峦山岭中势凌青天、高大茂盛,抵抗着严霜积雪的松树比较,相去就很远了。唉,士君子失节于他人, 也只是如此啊。

【解说】

扭曲松树的天性,使之屈枝错节,置于花盆瓦盎之中,固可为美丽之观,然与那些凌霄汉、干青云傲然生长于严霜积雪之中的松树相比较,已丧失本性,不复是松树, 只是一种摆设, 装饰;扭曲人的天性,使之屈从或依附某人或某种势力,固可荣耀一时,但与那些有自由意志、健壮精神的人相比较,便已丧失人最本质的价值:人的独立性,异化为非人、傀儡。中国古代那些没有气节的读书人,正如盆盎中的松树,他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必须委身于某人或某种势力,借此求得生存, 出人头地。他们仰承别人的鼻息,接受别人颐指气使,泯灭自己的良心与天性,做他人的幕僚、文痞或食客。只有在比较开明的主子门下,他们才有十分有限的自由意志,但也只为主子赢得思贤如渴的令誉,起一种摆设作用。在物质生活方面他们是可怜的寄生虫,在精神生活方面他们属于严重的精神阳萎病患者。和那些无所羁绊,顶天立地,敢作敢为另一类有气节的读书人相比照,他们简直像是阉割过的似人非人的一堆废物,成了古代知识分子中的耻辱。松树应该保持其固有的天性,生长到旷野峻岭中去,始能枝叶繁茂,高大魁伟;人也只有保持气节,不失身于人,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在王晫之后近二百年,龚自珍又作《病梅馆记》,再次呼吁人格的解放,两篇作品前后辉映,从中不是可以看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痛苦的挣扎与追求么?

【相关名言】

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

——法国·卢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