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国〕威·萨·毛姆
【原文】:
沿江两岸回荡着船夫号子声。桡夫划着收扎起帆樯的高尾舢板,顺流而下;你听,他们喊着嘹亮雄浑的号子。纤夫背着纤绳,逆流而进。五六人拖着小舟,两百人曳着扬帆舢板,越过激流险滩;你听,他们喊着船夫号子,那是更加气喘吁吁的歌唱。船中央,一人站立,不停地擂鼓督阵;他们弓腰曲背,着了魔似地曳着纤绳;极力挣扎,有时就在地上爬行。他们奋力紧拉纤绳,同激流的无情力量抗争。工头在一旁察巡,谁不拼死卖命,那一头破开的竹鞭,便会抽打他赤裸的脊背。人人都得竭尽全力,要不就会前功尽弃。他们喊着激越、高亢的号子——激流曲。语言怎能描述歌声里蕴蓄着多少辛劳。这歌声啊,足以显示那极度劳损的心灵,那紧绷欲绽的筋肉,以及那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顽强精神。纤绳可能断裂,舢板纵然旋回,而湍流险滩终将被战胜。劳累的一天结束时,饱餐一顿,或吞云吐雾,或陶醉在悠闲自在的美梦中。然而,最痛楚的歌唱却是码头工扛着沉沉大包,沿着陡峭石阶,走向城垣时哼出的歌声。他们上上下下,走个不停;“嗨哟,啊嗬”,那节奏分明的喊声,就象他们的辛劳一样,永无休止。他们光脚赤膊,汗流浃背。他们的歌声是痛苦的呻吟,是绝望的叹息,是凄惨的悲鸣;简直不是人的声音。它是无限忧伤的心灵的呐喊,只不过带上了点旋律和谐的乐音,而那收尾的音调才是人的最后一声抽泣。生活太艰难,生活太残忍,歌声是绝望的最后抗议。这就是江上歌声。
(李传声 译)
【作者简介】:
威·萨·毛姆(William Somerest Maugham 1874——1965) 英国小说家和戏剧家。一生写了近三十个剧本,较出名的有《腓特烈夫人》、《圈子》等;还有两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人间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以及一百多个短篇,被称为“二十世纪的狄更斯”。
【鉴赏】:
这是画面与歌声交相辉映的风景,是生活的艰苦与沉重的寄托。这里有桡夫的号子,有纤夫的号子,他们竭尽全力拼死卖命地劳作着,激越、高亢的号声中“蕴蓄着辛劳”,而最痛楚的是码头工人的歌声,那是“痛苦的呻吟、绝望的叹息、是凄惨的悲鸣”,生活的重压使那歌声毫无欢乐,而成为“绝望的最后抗议”。
文章调子也如那江上歌声,短促而激越,忧郁而愤怒。作者深感纤夫工人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命运的不公,他以一种极大的同情与时时欲要爆发的愤怒来谱写这“江上歌声”,这歌声飘荡在激流,纤夫、工头的竹鞭、码头工人肩扛的大包组成的画面上,悲哀而又绝望。那画面因为歌声的点缀与衬托而显得更加阴郁沉闷。这会不由得引起读者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深重的灾难和不公的命运?为什么还有如此人压迫人的时代?从而激起人们对剥削制度的反感,激励人们为争取平等、自由与幸福的新生而斗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