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赠黎安二生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赠黎安二生序

赠黎安二生序

【原文】

赵郡苏轼[52],余之同年友[53]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54]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55]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56],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57],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58]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59]江陵府[60]司法参军[61]。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62],里[63]之人皆笑以为迂阔[64]。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65]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66]得罪,庸讵[67]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68]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69]。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释】

[52]赵郡苏轼:赵郡即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北宋末年升为庆源府。苏轼是四川眉山人,但他的远祖、唐代文学家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人,所以作者称赵郡苏轼。

[53]同年友: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为同年。曾巩和苏轼同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

[54]遗(wèi):赠予。

[55]辱:谦词,承蒙。

[56]闳(hónɡ)壮隽(jùn)伟:宏伟雄壮,俊逸挺拔。

[57]放纵:奔放。

[58]魁奇特起:优异杰出。

[59]补:委任官职。

[60]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江陵。

[61]司法参军:官名,掌议法断刑。

[62]斯文:指古文。斯,句首助词,无义。

[63]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

[64]迂阔:不切实际,一心求大求高。

[65]患:担心。

[66]重:更加。

[67]庸讵(jù):难道,岂。

[68]道:指圣人之道,即儒家的学说。

[69]择而取之:指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之间的选择。

【译文】

赵郡苏轼,是与我同科考中的好友。他从蜀郡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郡士子黎生和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承蒙不弃,送给我看。读他们的文章,确是气势雄壮,意味深长,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能奔放,像是使不完用不尽的啊。二生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苏君真可以说是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了。

不久,黎生充任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要启程,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契合在心里了,难道还要用言辞在外面表现出来么?”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时,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你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疑惑。”我听了,自己想想觉得可笑。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严重呢?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穷困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严重呢?现在黎生的迂阔,只因文章同世俗有距离。是迂阔中很小的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才是大的呢。如果黎生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事,可是他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人;可以随同世俗,却一定离开圣贤之道。请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疑惑,那么,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德、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和取舍。于是我就写了这些话赠给二生,并且请苏君一看,认为我的看法怎么样呢?

【解析】

本文是曾巩为两位年轻人所写的赠序。治平四年(1067),苏轼写信推荐黎、安两位儒生给曾巩。他们从蜀地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求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着名的文章。

这篇文章婉柔纡徐,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意境深远。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前文极力铺陈赞颂二生之文采,正是为后面“不迂”做铺垫。作者借客伸主,说明自己不但是“文”之迂,更是“道”之迂。虽极力强调二生与自己都是“迂阔”之人,实则反讽世人,显示世俗的谬误。最后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让二生自己“择而取之”,而自己的结论早已不言自明——重道直行,以迂为善,不必顾忌世俗的讥嘲。

本文言简意赅,事备理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评之:“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引二生人道,读之,觉文章声气,去圣贤名教不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