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孙权称至尊》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孙权称至尊

孙权称至尊

【原文】

陈寿《三国志》,固多出于一时杂史,然独《吴书》称孙权为至尊,方在汉建安为将军时,已如此,至于诸葛亮、周瑜,见之于文字间亦皆然。周瑜病困,与权书曰:“曹公在北,刘备寄寓,此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破曹公还,权迎之,肃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吕蒙遣邓玄之说郝普曰:“关羽在南郡[3],至尊身自临之。”又曰:“至尊遣兵,相继于道[4]。”蒙谋取关羽,密陈计策[5],曰:“羽所以未便[6]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陆逊谓蒙曰:“下见至尊,宜好为计。”甘宁欲图荆州,曰:“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至尊当早规之。”权为张辽掩袭,贺齐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7]。”权欲以诸葛恪典掌[8]军粮,诸葛亮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粮谷军之要最,足下[9]特为启至尊转之。”逊以白权。凡此之类,皆非所宜称,若以为陈寿作史虚辞,则魏、蜀不然也。

【注释】

[1]寄寓:寄居,依附。[2]垂虑之日:日日思考的事情。鲁肃破曹公:鲁肃和周瑜联合诸葛亮在赤壁大败曹操。[3]南郡:古代我国的一个郡,始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州)。唐代南郡更名为江陵郡,后来又改为江陵府。[4]相继于道:已经出发,相继在路上了。[5]密陈计策:暗地里筹划布置计策。[6]便,便利,顺利。[7]持重:行事慎重;谨慎稳重,不轻浮。[8]诸葛恪: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长子,才思敏捷、善于应对。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骄奢轻敌,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夷灭三族。典掌:掌管。[9]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

【译文】

陈寿的《三国志》,大多数的内容都出自当时的各种杂史中,不过只有在《吴书》中称孙权为“至尊”,还在汉献帝建安时期当将军时,就是这样。关于诸葛亮、周瑜,出现在文字中记载的也都是这样。周瑜患重病时,给孙权写一封信,其中对孙权说:“曹操在北方,刘备寄居于江东,这是‘至尊’您日夜思虑的事啊!”鲁肃大胜曹操归来,孙权前去迎接他,鲁肃对他说:“祝愿‘至尊’威震四海。”吕蒙派遣邓玄前去劝说郝普,说:“关羽的军队在南郡(今湖北江陵),‘至尊’正好面对着他。”又说:“‘至尊’调遣的军队,已经陆陆续续赶在路上了。”吕蒙谋划着要攻打关羽,秘密报告计谋给他,说:“关羽之所以不能向东扩展他的领地,是因为‘至尊’圣明,我吕蒙还在这里坚守啊。”陆逊对吕蒙说:“阁下见到‘至尊’,应当好好地出谋划策。”甘宁想要攻占荆州,说:“刘表没有深谋远虑,他的儿子又都顽劣,‘至尊’应当早作打算。”孙权被张辽偷袭,贺齐说:“‘至尊’是主公,应当稳固坚守。”孙权欲派诸葛恪管理军粮押运的职务,诸葛亮写信给陆逊说:“我哥哥年岁已大,而他的性格马虎粗糙,粮草是军中最重要的部分,请您转告‘至尊’,不要让诸葛恪掌管军粮。”陆逊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孙权。像上述这些,都不应该这样称呼的。如果认为这是陈寿写史时用的不真实之辞,但魏、蜀人说话则不应当这样用辞。

【评析】

至尊,此词原意为至尊无上的地位,而古代又多指皇位,成了皇帝一词诸多代称的一种。本文中,洪迈举例叙述了孙权尚未称帝,却被称为“至尊”的一些现象,对此他认为这样的称呼不当。这篇文章首先写道陈寿《三国志》大多内容都出自于杂史,但只有《吴书》中称孙权为“至尊”,然后列举诸葛亮、周瑜、鲁肃、吕蒙等诸多贤人将才都称孙权为“至尊”的例子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洪迈认为孙权为称帝,就被称为“至尊”是“非所宜称”,最后有说道“若以为陈寿作史虚辞,则魏、蜀不然也”,似乎是认为陈寿在《吴书》中对孙权的称呼不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