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艾略特
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诗人,戏剧家兼批评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88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建人,父亲是一位殷实商人,母亲来自新英格兰名门,艾略特的才赋,勤勉,对诗歌的爱好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这样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里度过了童年时代。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专攻哲学,他兴趣极广,除哲学外,还修习了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中世纪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和宗教等,他潜心研究布莱德里,博士论文为《经验和知识的目的: 布莱德里哲学》,布莱德里的哲学思想对艾略特诗歌创作起了深远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已成名的庞德,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专心致力于诗歌创作。艾略特作过中学教师,银行职员,1925年进入费边和哥威尔出版社(后来成为费边和费边出版社)。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入英国国教会,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5年1月4日在伦敦逝世。艾略特曾自称他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徒,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在诗歌创作上,他深受玄学诗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雅各宾时代剧作家影响。艾略特诗歌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大,但在现代文学界,诗歌界却无可争辩地成为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诗作“具有严格的责任感和作风的自我约束力,摒弃了所有抒情的老调,完全着墨于实质性的事物上,严峻,硬朗,质朴,但又不时地为来自奇迹与启示的永恒空间的光芒照耀。”
从1915年《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发表,到1922年《荒原》发表前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艾略特看到的西方世界危机四伏,腐化堕落,而西方社会中生活着的人们只是有体无魂的行尸走肉。《普鲁弗洛克情歌》、《小老头》等作品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知识分子的情况,他们痛感西方世界已日薄西山,现代文明枯竭无力,但却不愿陷入肮脏罪恶之中,苦于无能为力,只有冷眼观望。早期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位夫人的画像》、《—个哭泣的年轻姑娘》、《海伦姑娘》等收入《普鲁弗洛克及其它》。
1922年到1925年《空心人》发表,是艾略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荒原》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篇,它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昔日文明和传统价值衰落。它的成就正在于捕捉了处于一片混乱和衰退中现代社会荒原般的“时代精神”。诗人大量运用典故和神话传说,时而现实时而神化,各种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神秘的完整画面。《空心人》描写一切都已毫无意义,荒原中的人们成了空心人,这首诗代表了诗人精神历程中死气沉沉的中心。
从《灰星期三》 (1930) 到《四个四重奏》 (1942),是诗人创作的第三阶段。《灰星期三》描述宗教皈依道路上的艰辛和思想斗争,其它宗教题裁作品有《三圣人之旅》 (1927),《西蒙之歌》 (1928)。《四个四重奏》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高峰,全诗分为四部分,都是对时间、历史、皈依等主题的沉思默想,分析深刻,同时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作品音乐美的兴趣。诗人皈依宗教的另一结果是几部诗剧的创作:《磐石》 (1934)、《大教堂里的谋杀》 (1935)、《合家团聚》(1939)、《鸡尾酒会》 (1950)、《机要秘书》 (1954)、《政界元老》(1959),其中主要主题为在自然和超自然组成的世界中对精神宁静的追求,诗人认为宗教能使分崩离析的西方社会复兴,人们能在神秘的世界里找到精神寄托。
艾略特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1922年至1939年,他在《自我主义者》、《泰晤士文学刊》、《标准》等杂志任编辑,成为类似于19世纪马修·阿诺德那样的评论权威。他学识渊博,比较分析客观深刻,擅于旁征博引,这些使他的判断评价更加有力。他的主要论文集有《圣林》(1920)、《论文选集》 (1932)、《诗的功能和批评的功能》(1933) 、《论诗与诗人》(1957) 等。艾略特是一位有意识进行实践的诗人,他有自己的文学理论,而他的诗正是他诗歌理论的具体体现。他善于运用内心独白,把意识和潜意识中的思想写进诗中。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化,用鲜明的意象使思想形象化。用典故是他诗作又一大特点,典故既含蓄地暗示出古今对比,发人深思,同时也增大了作品的容量。艾略特作品十分难懂,有时甚至是晦涩的。关于这点,诗人曾作过说明,揭示我们的文明是复杂多样的,诗人必须隐晦地、间接地去表达他的意思。而当诗人晦涩而纯熟的文字形式被人理解后,它们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