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孝之忍第十九》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孝之忍第十九

孝之忍第十九

父母之恩与天地等。人子事亲,存乎孝敬,怡声下气,昏定晨省。

难莫难于舜之为子,焚廪掩井,欲置之死,耕于历山,号泣而已。

冤莫冤于申生伯奇,父信母谗,命不敢违。祭胡为而地坟,蜂胡为而在衣?

盖事难事之父母,方见人子之纯孝。爱恶不当疑,曲直何敢较?

为子不孝,厥罪非轻。国有刀锯,天有雷霆。噫,可不忍欤!

【译文】

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子女服侍父母时要孝顺尊敬,用最轻细和悦的声音、最亲切恭敬的态度与父母说话,晚上安置父母入睡,早上还要问候父母。

在所有的孝子中最难做的莫过于虞舜,他的父母凶悍、嚣张,焚烧仓库,用土填井,欲置虞舜于死地,虞舜在历山耕种,每天对着苍天哭泣,情愿承担父母的罪行以行孝。

在所有的孝子中最冤屈的莫过于申生和尹伯奇了。他们的父亲都是听信后母的谗言,欲加害于他们。春秋时的申生遭后母骊姬设下的大坟之计的诬告,为了父亲晋献公满意,自缢而死。周朝尹伯奇欲为后母赶走身上的毒峰,被后母陷害,受到父亲怀疑,因不能洗刷羞辱而自杀。晋献公祭地,为什么地会凸起来像坟墓?毒蜂为什么会停在尹伯奇后母的衣服上?

因此,《中庸》载:“侍奉最难伺候的父母,才能看得出身为人子的淳淳孝心。”对于父母的爱恨,不应当有所怀疑和抱怨,对于父母的是非曲直,更不该与父母计较。

作为儿子却不孝顺父母,这个罪可是不轻啊。国家有刀锯之刑,上天有雷霆之威。唉!父母恩情比海深,做孝子怎能不忍受父母对自己的责难呢!

【评析】

父母的恩情跟天地一样宽广,做孩子的侍奉父母,为人子女者,当以孝为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管为了父母需要你付出何种代价,你也要想尽办法,毫无怨言,这才是真正的孝子。古代的孝道思想渗透在许多的传说和典故中,最有名的就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二十四孝”。为孝敬父母,子女应该奉行二十四种孝行,不记恨父母、亲尝汤药、替母洗尿罐、逗父母开心、用身体为父温暖被褥等,而弃官寻母、埋儿奉母等做法恐怕更为常人难以做到,现代人也望尘莫及。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要想方设法来尽孝道。

典例阐幽 为人子女,以孝为先

在鄂西南的老山区里,村里有一户姓肖的人家,家中有四口人,男的叫肖山,他的妻子叫腊翠,是一个泼辣的女人,肖山有一位老母亲,双眼失明多年,还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们是村里的穷困户。肖山的父亲因为年老体衰,在一次打柴中,不幸感染了风寒,回来后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刚开始的时候,肖山夫妻俩还算孝顺,可日子一长,矛盾就出来了,这婆媳之间战争是越来越激烈,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所得收获还是难以维持生计,这腊翠的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对于婆婆这个拖累更是不满,时不时地说些难听的话。老太太一想,自己一个无用之人,拖累了孩子,儿媳说说气话就忍了。可这腊翠的火气一天天大了起来,说话也更加狠毒,老太太忍无可忍,稍有顶嘴就不给饭吃。连九岁的小孙子都不时的捉弄她,甚至还跟着儿媳骂她。她这心里的委屈怄气啊。

这天,吃饭的时候,儿媳又开始骂了:“老不死的,没用的东西,白白糟蹋粮食,怎么不去死了!”说着盛了一点饭往老太太面前一掷。“吃”!这怎么吃得下啊!母亲气得对旁边的儿子说,“老娘好不容易将你拉扯大了,现在看着我受气,你吱都不吱一声。你是人呐!”肖山是个妻管严,平时虽然没有对老母亲说什么,可心里也是有怨言的,对妻子的行为也从没有加以制止。老太太继续伤心地喊道:“你们既然觉得我连累了你们,不如把我扔到山上喂狼好了,免得让你们看到了碍眼。”一句话好像提醒了梦中人。

晚上,肖山躺在床上,妻子腊翠也不给他好脸色看。背对着他坐在一边,突然,腊翠转过身来对他说:“老不死的今天还真是提醒了我,依我看哪,把她背到后山崖甩下去。”肖山惊得坐了起来,“这种事能做吗,要遭雷劈的,她可是我亲娘啊”,腊翠看他一副熊样儿,“我怎会嫁给你这个窝囊废,跟着你受穷受苦,还受气,你要不听我的,我打明儿也不干活了,让你们吃去,你看看,我们儿子都瘦成啥样儿了。”一提到儿子,肖山就心疼,由于没有营养,儿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为了儿子,他豁出去了。

他们作出这个决定后,反而对老太太好了几天,在一个夜晚,肖山用一个背柴用的架子,上面搁了一块木板,把亲娘往上一放,叫儿子做伴,背着就往后山崖走去,老太太知道儿子要起歹心,早气得说不出话来,心想死了也好,免得活受罪。他们父子俩好半天才爬到崖边,肖山把老太太放下后,坐在地上狠抽旱烟,就对老太太说:“娘,别怪儿子太心狠,只怪这日子太难过了。”说完就把那背亲娘用的架子甩下崖去。此时,他的小儿子突然说话了:“爹,你怎么把背架子给甩了,留着以后我好背你啊!”一句话说得肖山心里直冒冷气,他用力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背上老母亲就往回走。

从此以后,儿媳腊翠再也没有骂过人了,每天把饭端到床前,递到婆婆手里。孙子再也没有捉弄过奶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