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初始于1857年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在经历了一番繁荣之后,于19世纪末开始衰落。到了20世纪20至40年代,这股潮流又开始在欧美文坛上复活盛行,人们把这时的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上依然沿袭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并加以发展; 在创作领域方面突破了诗歌的界限,进入了戏剧等艺术门类。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比之前期,不论是声势还是规模都更为宏大,它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学传统相结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同时,在具体的作品中象征也显得更复杂,更多层次。
具体地说来,在美学追求上诗人们仍然认为外界的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契合,息息相通,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美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而只存在于这之外的另一个更真实的世界里,诗的目的就在于暗示这另一更真实的世界的神秘。如叶芝就说过:“全部声音,全部颜色,全部形式,或者是因为它们的固有的力量,或者是由于源远流长的联想,会唤起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然而却又是很精确的感情。”这和早期象征主义诗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相比较而言,后期象征主义的诗人们又带有更多的理智的成分。他们要求“除了感情的象征外,还有理智的象征”,让理智渗进诗里,使读者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对一系列象征进行深思。也正是让理智进入诗作之中,使得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少作品一方面很有想象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又不流于纵情无度。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还深受当时流行在诗坛上的“意象派”诗歌影响。意象派深感于后期浪漫主义感情泛滥、言之无物、意象模糊等弊端,强调诗歌意象的重要性,这一点为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艾略特所吸收,如艾略特就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概念。艾略特的理论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 诗歌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一个作家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的过程。他所提倡的寻找“客观对应物”的创作方法就是指诗人为了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必须找到与这些情感密切相关的形象、情境、情节等等适当的媒介。他认为诗人一旦找到了这种适当的媒介,把它写在诗里,就能够使读者立即感受到诗人要表现的情绪。“客观对应物”赋予情感以形式。诗人愈能把各种情感密集地表现在某种形象或文字里,诗就愈有价值。艾略特自己的诗作就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如他的著名长诗《荒原》就是借渔王寻找圣杯的情节来表现西方现代人心灵的饥渴的。诗中还有很多现实生活细节的形象描绘,借此来向人们显示现代人的寂寞和空虚,读者可以从诗人不动声色的客观描述中体验到那种掩藏在形象背后的强大感情力量。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由于过多地强调对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神秘的境界的追寻,带有很强的玄想成分,造成许多作品非常晦涩难解。里尔克后期的一些作品一方面交织着个人的忏悔、怨诉和对宇宙万物的变化以及生与死的关系的探索,显得深沉,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晦涩神秘这一特点。叶芝的诗作中就更明显了。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还非常重视诗歌的形式美,不少诗人在自已的创作中都力争使诗作具有音乐美、雕塑美等特点,这使得后期象征主义文学在作品的形式发展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同政治斗争联系非常密切,这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的许多诗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少人投入到了政治斗争的洪流中去,创作了带有很强倾向性的作品。如俄国诗人亚历山大·勃洛克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创作了长诗《十二个》,歌颂了赤卫军战士的英勇品格。叶芝也因为参加了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而使诗风变得明朗。艾略特更是直言不讳地宣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主义者,宗教上的盎格鲁天主教徒”。
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和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有俄国的叶赛宁; 法国的保尔·瓦雷里,他的代表作是长诗《海滨墓园》; 意大利的埃·蒙塔莱; 西班牙的费·加·洛尔伽; 比利时的爱弥儿·维尔哈伦等。还有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比利时的莫·梅特林克,代表作 《青鸟》; 德国的盖·霍普特曼,代表作 《沉钟》; 英国的约翰·沁,代表作《骑马下海的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