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运用与诠释方法(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学术论文时常引经据典,语气正经庄重,态度严肃认真,其中更有许多“潜规则”,初学入门往往摸不着头绪。一般教授也不明说,似乎随人体会,冷暖自知。文无定法,文成而法成;写作论文,必然的规范虽无,但总有一些原理原则,可以即器以求道,便于乘筏以登岸。

一、 文獻征引,讲究策略

首先,学术论文的特色之一,在讨论是非优劣、源流高下。为求论说坚强,论据厚实可信,令人心悦诚服,所以必须大量、多方、丰富的征引文献。其主要原则、基本要领如下:

(一) 先有导语,次列文献,再进行阐释,为引用文献之基本格式。(王兆鹏手稿)

引用文献的策略和方法,王兆鹏教授提示这几句话很重要。论文写作开始,还没发展到引文,就必须先有一些引导的话,叫做导语(或称导言)。一开始要避免突兀,不能什么都不说,就引用一段文献,读者很难一下子就进入论文的世界。既然格格不入,将会拒绝阅读论文。所以,开始先来一段引导的话,是不可以缺少的。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之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以为之端。……‘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文章之妙,正复类是。”《三国演义》具此笔法,毛宗岗以为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读〈三国志法〉》,罗贯中原著,毛宗岗改本,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探讨问题,先来一段导言,堪称合情合理。

导语(言),有其作用,原则上是发挥介绍的功能。引导的话要顾及两方面:一、要锁定标题的意思,预作一个铺垫,寻求一个开展,这是导言的前半段要写的。如果是第一节的导语,那就针对第一节的标题,切实说几句话。让读者知道,以下论文打算介绍什么观念,要讨论什么问题。二、眼光不妨瞄准下方即将引用的文献,用笼统概括的方式,作若隐若现的提示。用引导的方法具体而微地告诉读者,接下来要讲些什么。三言两语就带出引文,不可讲得太详尽,要留有余地,让下文去发挥。一篇论文水准的好坏,或者深浅;专业,或者普通,两分钟可以看出来。只要看引文之后,如何开展议题,判定论文品质,大概可以十不离八。初学入门的研究生有待突破的,就是文献如何阐释的方法。一方面,要阐发引文的精华;再方面,要解释说明引文的内涵;三方面,要扣紧引文和标题的关系。其他,还有千丝万缕的“潜规则”,择要述说如下:

(二) 以观点带文献,不宜以文献带观点,为引用文献之基本原则。所谓以观点带文献,指以问题意识驱遣文献,驾驭资料。

引用文献,首先注意三大基本格式:一、先有一段导言,不必太长,让读者很快进入论文世界;二、征引文献,顺理成章呼应导言;三、文献阐释,实事求是探索引文之价值。引用文献是主体,前有铺陈张本,后有呼应申说。简言之,其基本格式,先有导语,中列文献,后有阐释。导语、文献和阐释之间,如何作有机的组合,王兆鹏提示金玉良言:“以观点带文献,不宜以文献带观点。”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值得三复斯言。身处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无远弗届,只要勤快上网,不管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甚至于日、韩、欧、美,都可以找到丰富而多元的文献,所以文献不虞匮乏。这是现代人做学问的优势,也是一大困境。那么多资讯,要怎么筛选?如何征引?如何取舍?因为资料看多了,往往容易被资料绑架。但见引用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论述,却没有太多自己的主张和阐说。论文是你的,应该突出自己的话语权,不可以从头到尾,自己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当别人的代言人、传声筒。论文还没着手写,应该已经确定征引哪些文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既然如此,就已经有独特的观点了,何不坚定而勇敢地发声?因为拟定写作大纲,已经呈现各章节的观点了。既然万事具备、只差动笔,那就应该用问题意识来驾驭所看到的文献。就如同苏东坡所言,文章的“意”好比金钱:有钱可以购置很多东西,把握旨义就容易驾驭素材文献。

(三) 建立问题意识,有利于论点之提炼,思考之深入;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有了问题意识作为指引,所有研究素材、二手资料都会纷至沓来,充当我观点的佐证和补充。我引用甲乙,却不引用丙丁,因为丙丁的观点不可取,见解太浅陋。为什么甲乙的观点引用比较多?也许甲的观点,孤明先发,属于前瞻论题;乙的见解,有余不尽,值得“接着讲”,可以引申发挥,取舍判断之际,自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发用,就是以观点带出文献,不是以文献绑架观点。以观点带出文献,可以助我抉进一层,谈得更广,论得更深,说得更博。所以论文的主体观念、问题意识是三军主帅,而文献资料是宾从仆役。宋明理学常言:“吾心有主,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撰写论文,能以观点带出文献,则资料随我取舍,观点由我定夺,所谓著作论文的话语权,自然恢恢然有余裕。用观点带出文献,文献可充当观点的佐证,提供论点的助力,让论点有颠覆不破的价值,有令人心服口服的效力。

文献征引的意义,本不在炫博,而是贵精不贵多。崇尚发明幽微,而不屑于堆砌杂凑。以问题意识为将帅,驱遣文献,驾驭资料,于是文献的优劣高下、精粗、偏全,经由观点的权衡,昭然若揭。如果引用的资料不足以印证阐明观点,不能凸显出思维的亮点,无从强化论证的效力,那就有如孔子所言:“虽多,亦奚以为?”因此,要用观点带出文献,不应该以文献牵引观点。以文献牵引观点,就是被文献绑架,追随别人后面,人云亦云。如果欠缺问题意识,面对文献取舍就会六神无主,无所适从。优劣精粗,高下偏全,是经过比较得出的;心中欠缺问题意识,没有别识心裁,看一篇,爱一篇,似乎每篇论点都有道理,都很可取,都很高明,那只有当他的代言人或应声虫了。所谓论文,就是要讨论出是非对错、优劣短长,就是要有自我的主张、创见、心得、话语权,这都得靠文献支撑、佐证、阐发,让观点更加突出,更加有说服力。所以不应该以文献牵引观点,应该以观点带出文献。

投入学术研究,从事论文写作,当务之急,就是建立问题意识,形成目标导向,作为驱遣文献,驾驭资料的判准和依归。“建立问题意识,有利于论点之提炼,思考之深入;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邓小南教授的提示,笔者《论文选题与研究创新》已有专章论述,读者可以参看。

二、 文献征引及其诠释方法

論文写作,必须征引文献,一则言之有据,可用以取信读者;再则备列事证,可用以建立自我主张;三则揭示问题文献,提供批驳讨论空间,作为建立论点之起始。无论基于何种原因,征引文献成为写作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帜。关键文献既已罗列征引,接下来的文献解读,将是论文写作系列学术工程的主轴与核心,其成败攸关论文之得失优劣。

综观文、史、哲学术论文之写作,文献解读诠释之法大抵有六:一、综述大意;二、凸显警策;三、考辨源流;四、触类发明;五、共时关照;六、释疑正误,皆当为之发微阐幽,详尽明确。文献解读的精确切实,诠释的合宜得体,是跟论文水准优劣高下有关系的,这认知有必要重点申说。导言有了,开始论述问题,接着就引用一段又一段的文献,如何解读诠释那一段引文?我强调诠释必须精确切实,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诠释解读到底恰当不恰当?得体不得体?解读得恰当适合,论文水准就高,就非常优秀,否则论文就差,就低下。以下,介绍征引文献之后,开展议论,如何就题申说。

(一) 文献诠释的六种方法

一、 开门见山,综述大意。这是最常见、较容易、很基本的方法。综述大意,文字通常不必太多,要言简意赅,不支不蔓。如果研究诗、词、古文、辞赋,千万不可只作白话翻译,因为是综述大意,不是语译诗文。学术论文,属于一种限制式阅读,是给专家学者看的,并不是一般通俗读物。不属于这一行的,通常不会读你的论文。既然是同行,个个学养专精,翻译解释就免了吧!所以,综述大意就是归纳概念,介绍重心。结合问题意识,判读文献素材,可以统括冗长叙事,可以理清混沌概念,可以突出核心问题,可以提示关键话语,这是文献解读的第一步。综述大意,文字宜求精简,切合实际。

二、 凸显警策,强调焦点。论文写作繁称博引,令人目不暇给。在琳瑯满目的征引文献中,读者初来乍到,还来不及进入状况,往往眼花缭乱。经典的警策、问题的焦点在哪里?有必要及时掌握。潜藏的精华是哪几句?干吗引用这段文字?当然因为这段话是问题的重心,是思维的亮点,有可贵处,有可取处。为便于阅读,同时有助于此后之问题讨论与议题开展,有必要在阐释解读文献时,凸显警策,强调焦点。犹如在触手纷纶的文字世界中,找到一个座标;在汪洋的学海中,出现一座灯塔,提供一个指引。掌握了警策与焦点,等于找到了策略和工具,就可以举重若轻,执简御繁,有利于全篇论文之写作与申说。

三、 追本溯源,考察因革损益。譬如文献征引到苏轼题画诗,可以跟杜甫咏画作较论;征引苏轼咏牡丹,可以跟李白、白居易牡丹诗、唐宋牡丹诗作较论。引述涉及以文为诗,原则上应该和韩愈、欧阳修、苏轼的创作相较论。苏轼多才多艺,能诗、工词、善赋,如果征引文献提到本色、当行课题,论其源流因革,除述及以诗为词外,又可以追溯到六朝咏物诗、初唐之帝京篇、韩愈、欧阳修、周邦彦之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赋为词。也许,苏东坡这首诗,影响清代同光体诗人的作诗风格,可以作上探下究的流变考察,这样的文献解读,就是立体论说,不是扁平叙述。如果只是直接正面解读文献,用线性思维说明问题,目无余子,就是扁平叙述。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浮光掠影,流于皮相。最好往上追溯源头,往下探究影响流变,这就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四、 触类旁通,创造发明。关键问题,应该举一反三,生发无限。譬如研究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在宋代造成很大的唱和风潮,因为大家都想写出新奇而有创意的作品。从王安石的《明妃曲》,可以联想到整个宋代,甚至于元代、明代、清代;不仅诗作很多,戏曲也不少。能这样诠释解读,读者当下就分享到丰盛的飨宴,这就是立体论述。于是进而知道历代咏昭君的诗篇800多首,王安石《明妃曲》写得最好,前后比较就凸显出来了。又譬如研究陶渊明诗文,就其影响接受而触类旁通,就会联想到苏轼系列和陶诗,和陶《归去来兮辞》,以及苏门、南宋文人的同题共作。掌握脉络系统,交相比较,容易得出优劣得失,而有助于创造发明。总之,诠释文献讲究触类旁通,汇集类似的个案、主题、风格在一起,对一个论题进行立体论述,较容易有心得创见。

五、 共时观照,同侪相形。同期共时,不一定要同时代,前后期都算。再以苏轼为例,他的老师有欧阳修,平辈有王安石,学生辈有黄庭坚,可以把同一时期人物,作一个比较;可以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时代进行综合考察。观看在某个时期,诸家诗人的集体意识是什么?文学表现或学术成就有无共相?一代学术的定位,或者个人学术价值的判断,是要经过比较才得出的。譬如元祐以前,梅尧臣、王安石、欧阳修对宋诗特色形成都有贡献。但是就作品质量比重来讲,以苏轼、黄庭坚的贡献最大。所以诠释文献,不妨共时观照,把同时期的一批人,进行比较论述。研究过程中,触及面广大、深远;论文完成以后,知识的面向就随之扩大了,新的学术生长点也找到了,学问心得的累积,不知不觉就深厚了。扁平述说,仿佛小国寡民的天地,永远在小世界里转转转,是转不出名堂来的。

六、 解疑释惑,匡谬正误。这看起来像是消极作为,其实不然,笔补造化处,无异于再造乾坤。征引文献中,如果发现前人的偏失、学术的悬案、世俗的误会、大家的疑惑,那就得解释疑惑之所在,为之拨迷雾而睹青天。绳愆矫枉,匡谬指瑕,功同再造,具有端正视听,一新耳目的功能。诠释文献如此,可以避免误导众生,贻误后人,学术贡献自然重大。释疑正误,犹如端正视听,正是替读者设想,为真理守护。所引文献有疑问处,我为之解释;错误处,我为之订正。学术研究的神圣使命,莫过于此。

以上,提出六种文献诠释的方法,不妨详尽地去论述,很确定地去解说,自可成为研究的卖点,增强论说的可信度。除此之外,借镜经学家解读《春秋》之策略,也可以转换为论文写作时诠释文献之方法,如:

(二) 比事属辞,脉注绮交,成就立体论说,有助提升论文之水准。

比事属辞,原是历代经学家诠释《春秋》书法的策略。脉注绮交,则是《文心雕龙·章句》术语,提示文章之脉络与结构如何呼应,章句与指义如何交错成文。比事,原指排比史事;作为学术论文,则是罗列文献,提供信据。属辞,是连缀上下前后之文辞,以显示脉络,而凸显指义。孔子作《春秋》,固因事而属辞;吾人撰写论文,亦因征引文献、胪陈信据,环绕问题意识而缀文修辞,而表现亮点,导出心得。譬如苏轼贬谪惠州时,有《和陶桃花源并引》诗文,主张渔人所见,乃避世桃源,并非世外仙境。考苏轼贬谪时期所作题画诗、和陶诗、佛学题跋、读《坛经》、读《大藏经》,以及《酒隐赋》,向往仇池之山川清远云云,皆可充实苏轼“心造桃源”之论说。研读陆游《剑南稿》,载存许多读书诗以及记梦诗,能否借文献之征信与诠释,而考索放翁其人之理想与现实?此一问题意识若成立,则因事属辞,顺理可以成章。

关于解读素材,诠释文献,上文提出六种方法,外加“比事属辞”之《春秋》诠释法。如果能交相运用,排比其事证,连缀其辞文,聚焦于问题意识,而发挥主体概念之精微,则文献诠解八面玲珑,不至于单薄而扁平。文献解读之精确切实,诠释之合宜得体,攸关论文水准之优劣高下,亦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