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机
静若凝光动似晖,两相生灭尽精微。
境惟心作春潮急,韵本情偕雨燕飞。
不觉风来云漫卷,更非尘扰影空违。
浑然妙致真如幻,待辨灵枢已忘机。
动静之机,万物之枢要,亦诗家之灵犀所在也。
措辞捻韵之间,能得动静之妙;致可融情,不得动静之要。味同嚼蜡,高下之判,如是分明。
故高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相虽殊,蓄势攸同。非动非静,亦动亦静,相生相灭,动静惟中,此真动静之机也。俗手不然,动即亢厉,静则死寂;行惟躁动,沉惟枯静;两不相涉,强略其极;势不相容,判若天壤。此动静之陋也。
盖动中,必有收摄之势,其动始沉着有力;静中,必有萌发之势,其静始浑通自适。杜少陵动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几道尽动静之机。雷霆,动之极也,然必有收震怒之势,始成其威;若铺天盖地而下,恣肆无节,挥霍无度,则万物焦土,无复雷霆之用也。江海,静之征也,九涝不增十旱不减,江海之德亦厚矣。然必有凝清光之萌发,始成其廓,浮光凝敛波动,正见其深沉。若昧暗不明,则天地浑黑,无复见江海之致矣。是以收字,更见动之威;凝字,更见静之深,势使之然也。
动静之机,于前人山水诗中犹见风致,几尽出神入化之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静而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由动而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动静偕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动静自得。此动静互生,相得益彰之要,特见自然生息之枢机也。
山水之外,抒情言志,托物寄兴,而动静之机,亦见风致。杜少陵“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由动而静,落寞之情更浓;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由静而动,奋发之气犹烈;陶彭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动静偕和,亲和之味愈显;韦苏州“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动静自得,超然之致弥彰。此动静互见,烘托成势之要,特见情志消长之关节也。
欲窥动静之机,宜深味前人动静之妙,深察身边动静之征,深省自心动静之微,轻梳诗中动静之情。三深一轻,持之不辍,经久不懈,庶几得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